2018北京经济2011:调整与蓄势
北京经济2011:调整与蓄势2011年,北京市经济增长呈现出预期中回落调整的态势,且回落幅度明显高于全国
2011年,在经济增长周期、外需环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我市主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市经济增长呈现出预期中回落调整的态势,且回落幅度明显高于全国。预计全年GDP 增长8%,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
论文联盟http://
经济运行三大特点
具体而言,2011年北京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内需主导型特点增强,需求结构调整积蓄增长动力。在主动调控带来住房、汽车销售同比下降的情况下,投资消费依然保持平稳增长,而受国际经济复苏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国内生产成本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规模尚未达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全年三大需求分别增长15%、10.5%和3%,内需对经济的贡献继续提升。主动调控带来内需结构更趋优化,为后续持续增长积蓄动力。在投资领域中,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和推进使工业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在全社会投资中的占比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投机性需求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业的民生属性和产业承载功能逐步增强。在消费领域,受汽车限购、停车收费措施的影响,机动车保有量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购物平台、支付方式、物流运输等环节的改善和公众消费理念的转变,网购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并以同比增长1.3倍的速度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服务型消费支出增速自2009年以来持续快于消费性支出增速。在出口领域,一般贸易持续保持高位增长,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降幅则持续高位。http://
第二,服务主导型特点增强,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孕育增长势能。在外需放缓和主动调控因素叠加作用下,二三产业增长均呈现回落态势,预计全年三次产业分别增长0.1%、6.6%和8.5%,三次产业比重为0.8:23:76.2。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预计为80%,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与制造的相互延伸和渗透,不断产生新的发展业态,孕育新的增长势能。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引领制造作用持续增强,制造业轻型化、高端化态势逐步显现并延续,成为产业发展新生动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伴随国家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陆续发布,1+6政策体系的发布实施,创新资源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行,十二五规划的未来科技城、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将推动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第三,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短期应对危机刺激政策推动物价持续高位上涨。2011年以来,受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大量流动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以及极端天气影响,北京市价格整体处于高位运行,CPI当月涨幅一度达到2008年2月以来的高位。其中,受服务业用工成本提高、房租价格上涨等影响,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在去年高位上始终保持7%左右的涨幅,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全年CPI涨幅5.5%左右。应该说,本次通货膨胀是2008年物价高位运行的延续,尽管金融危机使涨价态势发生中断,但要素市场化改革和二元体制改革滞后作为推动价格长期上涨的因素,一直在发挥作用,涨价效应始终在积累并逐渐成为主导力量;而应对危机中,刺激经济的政策在释放流动性的同时,更多是低效的政府主导、国企主导的投资,在相当大程度上助推了2011年物价的持续攀升,加之2011年的自然气候、房地产调控等因素,进一步推动价格走势上扬。 代写论文 http://
2012年,面临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大的国际环境,在国内政策基调微调、宏观经济形势趋缓的作用下,我市经济仍将保持趋稳调整状态,预计2012年GDP增长8%以上,CPI 有望控制在4%以内。
需要关注的五大问题
成本攀升影响投资环境改善,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伴随融资成本、劳动力成本、租房成本、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企业运营环境进一步恶化,2011年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北京排名由前两年的第六位下降至第九位,经营成本过高、消费力指数下降是主要原因,北京市劳动力成本和办公用地租金位列榜首。运营成本提高,加之市场需求下降,必然会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影响产业持续发展,特别是体现城市活力、承载大量就业的小微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可能会对我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北京市投资环境改善不足,也会影响我市服务经济和总部经济特色的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滞后作用或将逐步体现。
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持续偏低、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是影响居民消费扩大的瓶颈。2011年以来,在物价持续攀升的影响下,居民收入是增长持续缩水,预计全年实际增长不足6%,达到近20年来的新低。在外部环境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有所降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依然在0.66徘徊,低于十一五时期0.69的平均水平。同时,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高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之比持续扩大。在当前国内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增长的背景下,实际收入增长放缓必然会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也影响了有效需求的释放,而边际劳动者报酬缩小也会影响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瓶颈。 代写论文 http://
持续宏观调控下资金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使地方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收窄。2011年以来,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使地方政府可支配资金的供需矛盾不断显现。资金来源整体趋紧。房地产调控直接影响了地方的土地财政;在央行持续收紧流动性、中央清理整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到影响;而外需不振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企业利润增幅明显下滑,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资金需求规模依然较大。过去两年国家四万亿刺激政策下陆续上马的投资项目、十二五规划部署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项目、高物价下保民生各项支出的增加,都将加大对政府主导资金的需求;加之,大规模土地储备带来的偿还贷款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地方政府可支配资金的供需矛盾不断显现,将使地方政府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能力受到影响。
房地产市场长期积累的矛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依然突出。在房地产领域一系列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市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房价整体出现下降的预期也在逐步形成。但由于历史积累矛盾尚未解决,加之政策调控前瞻性不足,未来一段时期,我市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表现在:一是住宅供需结构性错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需求主体的本市居民对中心城区二手房和远郊区县大户型住房的较大需求与国家70/90要求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背景下我市的住宅供给将可能出现脱节,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住宅限购政策引致资金流向商业地产,但甲级写字楼、高端物业在配套环境和持有、经营、管理水平上与高端需求对接还需要协调,适合就业型、创业型需求的中低端物业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三是保障性住房供给以租为主的建设导向与我国传统的买房置地观念相冲突,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相关的分配、运营等配套法规政策尚不完善,都将影响保障房建设的目的实现,影响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四是房价一旦进入下降通道将加剧房地产领域信贷风险,并影响土地价格,加大市区两级财政的信贷风险,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http://
服务业增长动力趋缓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自2008年以来,服务业增速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增速依次为12.5%、10.2%和9.3%,2011年预计增速8.5%左右,远低于2007年15.4%的增长水平,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短期来看,服务业增速的回落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无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其回落与服务业自身结构有着密切关联,是服务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我调整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家和首都发展战略的调整,服务业发展经历了80、90年代传统劳动密集型发展向新世纪以来以资金、技术密集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伴随全球化不断深入,服务业发展在拓展行业领域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依赖扩面形成产值的发展空间逐渐饱和,而通过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的融合发展,来延伸产业链,释放产业能级,目前仍处于积蓄能量阶段,尚未达到质变的过程。可以说,服务业发展进入了产业深度融合和机制创新驱动并重的内涵发展阶段。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在1967年提出,当一个经济体整体转向以服务型为主时,由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升速放缓,会抑制城市整体长期经济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服务业增速放缓将会影响我市的经济增长速度。 代写论文 htt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