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3949 发表于 2018-7-16 21:37:55

2018淮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淮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
一、淮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1.与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联系
  淮安市政府非常重视淮安高职教育的发展,进行深度谋划和布局,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产教对接、校企平台搭建等方面为淮安各高职院校发展营造条件。淮安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淮安市委转发市政协关于加快全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案的通知》《淮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在文件中,淮安市政府对淮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持,提出高职教育要大力培养面向淮安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淮安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与此同时,淮安各高职院校与淮安市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企业加强联系,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工学结合和服务提升等方面达成共识。
  2.办学方向适应淮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淮安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淮安既是农业大市,又是新兴工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城市。近年来,淮安各高职院校立足地方实际,结合自身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财经学院均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则是一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发展中,淮安各高职院校都创建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江苏品牌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
  3.专业设置随淮安产业结构变化调整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专业随产业变化动态调整,培养出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淮安4所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紧贴淮安市特钢、IT、盐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食品五大主导产业;纺织、机械、轻工、建材、餐饮等传统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加强。如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等都是紧扣淮安市电子信息产业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设置;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涵盖了淮安食品药品产业链中原辅材料生产、安全质量控制、贮运与营销等主要环节,都是依托淮安市旅游、餐饮发展而重点打造的专业;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金融保险、法律事务、粮食工程等专业,则是与淮安市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应用英语等专业,也紧密联系淮安市产业结构,覆盖了地方制造业、土建、电子信息、财经、旅游、交通运输等职业岗位群和行业。
  4.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淮安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提高淮安市人力资源素质、提供社会服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淮安高职院校为淮安市生产、服务等行业输送了四万多名技能型人才,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先后举办各种研修班、培训班,成为许多行业企业的服务基地、人才培训基地、考试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同时,与国内知名在淮企业共建校内二级学院6所,极大地提高了学院的服务能力与办学影响力。此外,各高职院校还主动深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免费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
  二、淮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目前,淮安高职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采取订单培养、联合办班、工学交替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但是在办学过程中,也发现目前校企合作未能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需求很好地融为一体。主要原因是各高职院校的育人理念与企业用人理念、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高职院校的人才质量标准与企业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对接存在差距,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地方企业的真正需求,加之院校科研能力、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对企业没有吸引力。因此,校企合作中往往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现象,学校对校企合作满腔热情,但企业积极性不高,重表面合作轻实质内容,经常是热闹地举行合作仪式,但后续工作没有继续跟进,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实际动力与具体措施。
  2.院校各自为政,整合优势欠缺
  整合办学资源,使高职院校各种教育资源科学有效整合,有利于实现院校整体优化,协调发展。淮安各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不同,体现出自身办学特色,但在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过程中,各自为政、各搞一套现象比较明显,校际间的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与共享不足,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专业实训室及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师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等,由于院校利益、各自立场的冲突,资源难以共享。
  3.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度不高,跟进滞后
  目前淮安4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明显,呈现出交错发展的态势,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从其专业设置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淮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