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俯仰皆“道”
摘要:“道”的哲学内涵在美学层面推演,使得中国艺术无论是空间艺术还是平面艺术都力图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物我两忘的妙悟境界。这个现象从建筑的结构与环境关系,从建筑使用的文学语言,以及从体现在建筑上的综合艺术三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来。http://
关键字:道哲学中国古代建筑结构
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E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117―01
中国哲学,一“道”字包举海内,囊括古今。老子讲道:“道生万物”、“道法自然”;荀子讲道:“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魏晋玄学讲道:“视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则道之全焉”;宋明理学讲道:“万物待是而后存者,天也;莫不由是而之焉者,道也”。“道”既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是价值观意义上的。既是大千万类运行变化的规则规律,又是社会伦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如果说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在儒释墨法等流派的哲学互相对峙与消化,角力与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内核,那么一“道”字境界全出。在这个意义上,“道”引导了中国人的审美方向,塑造了中国的国民性格。
“道”的哲学内涵在美学层面推演,使得中国艺术――无论是空间艺术还是平面艺术――都力图达到一种天人和谐,物我两忘的妙悟境界。不但要富含美学意义,同时要背负哲学内涵;不但要创造行而下的视听空间,而且把开拓精神空间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使命。宗白华先生说:“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在古代,中国人没有习惯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艺术,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却是深藏在古典建筑中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建筑的结构与环境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承山顺水,力图使建筑在自然中找到自由舒放的最佳状态。这样做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主体顺应客体变化,起居安宁,动静自适,“还自然之心于自然之物”。从而达到中国哲学“修道”的大境界。在这一点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个体建筑是“斋”与“轩”。
由于传统含义的历史积淀,作为古典的个体建筑,斋的功能是使人或静心养性,修身反省,或聚气敛神,潜心攻读。斋需要让人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对于环境与结构也必然有其特殊的审美要求。它有阴阳,隐显,抑扬,幽敞的性格区别。“堂堂高显”之美,可显旷士襟怀;“藏修密处”之美,可窥居士雅兴。斋在空间创造上展现了主体的精神内涵与人格气象,并对主体产生哲学意义上的引导。我们看到,在紫禁城这样严肃工整,体现严密等级观念的建筑群中,也依然有着养性斋这样相对自由与舒放的建筑。
轩可以指一个极小的建筑空间,也可以指廊。它一般具有陪衬的性质,偏副的性格。按《园冶》的说法,轩的典型形象是轩举高敞,也就是说,地处高旷,空间畅达。由于轩是不封闭的,或不完全封闭的,它与自然结合的更为巧妙和紧密。或凌波临水,或曲折环绕。而四周又多半环香拥翠,蜂飞蝶绕。加之,中国传统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木材感性而自然的特质使得轩的人工痕迹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达到了中国哲学历来崇尚的“一任天真”的境界。
非但是个体建筑,在群体建筑上, 无论是选地,布局,排列,都有考究的文化内蕴。宫殿和都城规划气度恢宏,特别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取中轴对称院落式布局,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观念和帝王气象,宣王道;佛教的建筑群宝相庄严,艺术性格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合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宣禅道;而园林中的建筑群,则多选自由布局,自然活泼,巧夺天工(苏州园林即为典型)。使人逍遥自在,悠然自得,力求达到老子所倡导的“见素抱朴”的境地。
我们看到,在环境和布局的自由中获得身心的自由,在物态的自然中恢复人性的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高明之处。
其次,从建筑使用的文学语言来看,中国古典建筑巧妙的利用了中国的诗、词、歌、赋、文,使为主体创造的精神空间向深处拓宽。建筑是最重要的基础艺术,但建筑艺术突出的表现出沉重的“形而下”的物质性和客体性。使用文学语言是为了在建筑语言的基础上画龙点睛。换句话说,是使文化气象由无形化为有形,更明晰清楚的表达“道”的内涵。
在《红楼梦》中,有一幕著名的场景,即“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在大观园建成之后,贾政说:“偌大景致,偌大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句话正好点出了文学语言对物质建构的精神性生发功能。试想,佳木葱茏、奇花炳灼、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的大观园若没有意蕴深刻的题名、匾额、对联,必是失色不少。
我们可以看一下大观园中建筑的题名与对联:
题名:潇湘馆。对联:宝鼎闲茶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题名:稻香村。对联:新帐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题名:蘅芜苑。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蘼梦也香。
……
从中可以看出,在大观园中,文学语言不但提示了建筑的用途、风格,而且深掘了建筑的美学底蕴与哲学内涵。题名与对联的使用,旨在引导主体在自然中寻找自身,由身体的舒适、清爽转向精神的宁静与悠游,并向空灵、无我的境地迈进。
文学语言使建筑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归根结底是由于哲学在文学上的精神辐射。中国古典文学不但具有美学内涵,而且一直是受哲学滋养的――这一点有常识的人都有体会,无需多说。
再次,从体现在建筑上的综合艺术来看,古典建筑的装饰大量的使用了书法、绘画、雕刻等艺术品,从而使建筑本身更富有社会人文之美。
在各种的艺术成分的建构序列中,书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前面曾论述过文学语言对于建筑的巨大意义。书法不仅具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文学语言的载体。“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没有书法,抽象的文学语言就失去了物质承担者。西方园林中,根本就没有书法这门艺术,甚至没有综合进文学的成分。从中国人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来讲,这无疑使建筑大为逊色。书法是一种别有意味的的建筑装饰,它经常充当建筑的“眉眼”,激活了建筑厚重巨大的物质躯体。不仅如此,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性,没有书法,建筑就会眉目不清,不容易显现精神内涵与艺术风貌。
书法具有实用功能,且内外皆宜。相比而言,绘画要逊色不少。但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绘画的作用就很突出。无论是堂中的“大幅横披”,还是斋中的“小景花鸟”,无论是写意山水,还是工笔楼台,悬挂绘画的目的都是形成一个室内的艺术“场”,从而统摄整个建筑内部精神空间。
作为立体艺术的雕刻,和建筑结合的更为紧密。在中国古典建筑上,雕刻多为依附于建筑的装饰。建筑的雕刻主要表现在内檐装修上,一般是长窗、隔扇上面的木雕。我们看到,雕刻的内容多为松、竹、梅等植物,鸟、兽、鱼等动物。这些雕刻精致动人,意趣隽永,为建筑创造了生动多姿的艺术景观,并拓宽了艺术遐想的空间。
我记得,美学大师李泽厚曾写下一条分析和考察社会生活的路径,社会生活―历史―艺术―心理。这条路径延伸下去,就从具体技能与艺术升华到哲理与精神的殿堂。中国哲学与中国艺术相伴相生,相育相化,彼此借用着彼此的精神气质。前者让后者大气宛然,后者让前者感性动人。从源头与内质上说,包括古典建筑艺术在内的中国艺术是无差别的。
建筑艺术所含育的“道”,无论在哪种意义上,在什么层面上,都要达到人谐物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这个境界为立足点,主体才能“自失”,才能“忘我”。而这个境界,不仅是艺术的境界,哲学的境界,还是人性的境界。
于是,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参考文献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陈从周.《惟有园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杜汝俭等.《园林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刘乾先.《园冶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