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被误读的“富二代”
正如10年前的“八零后”一样,“富二代”也是―个很流行、却容易被误读的词。在太多的媒体报道中,所谓“富二代”是这么一群人:不学无术、不思进取、挥霍无度、喜欢泡妞、开着宝马车撞人……估计看到这些词语,你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一个“恶棍”的样子,并给“富二代”这个群体贴上了很多负面标签。http://
事实真的如此么?如果你接触过几个真实的“富二代”,你会发现,他们和之前媒体报道的很不相同。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富二代”形象,他们和你周围的人差不多:少数非常出色,大多数普普通通,极少是纨绔子弟。他们和普通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父辈拥有比普通人家多得多的财富(每个人对这个标准的看法都有些不同),他们会为这些财富承受一些额外的东西:金钱带来的便利,以及随之而来的厨恼。
为什么媒体喜欢报道那些负面东西呢?据我分析,这与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媒体传播规律有关。从社会心理上来说,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拥有那么多财富,他们看到有钱人时,除了隐隐的羡慕之外,还需要寻找某种平衡。“富二代”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平衡心理:他们之所以有钱,并不是他个人很有本事,而是他有一个有钱的爹,他本人很可能没有什么本事,而且常常会把事情搞砸。媒体有时会投社会公众所好,以披露这些“富二代”的阴暗面为乐,从而歪曲了这个群体的形象。
媒体对“富二代”的第一个误读,是把这个群体当作―个整体看待。和“八零后”一词一样,其实“富二代”这个群体也是非常多元化的,没有哪个人可以代表这个群体。正如你不能看到一个“八零后”自私、没有责任心,就给这个群体贴上“自私、没有责任心”的标签,你也不能看到一个“富二代”不学无术,就给这个群体贴上类似的标签。正如上面说到的那样,在这个群体中,大多数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卓越或者很差劲的都是极少数。只不过人们的选择陆偏见,才会习惯性地注意那些他们想要看到的人。
第二个误读,是认为富二代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典型的“富二代”大都是出生在1980年代,这个时候他们的父辈可能还没有创业,或者刚刚创业,家境未必会很富裕。往往是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家里才变得很有钱起来,才有机会出国留学。可以说,他们是看着自己的家庭一步一步走向富裕的。所以,他们对金钱的看法很现实,知道金钱的力量可以给他们生活带来变化,也对金钱的可能失去充满了恐惧感。
第三个误读,是大多数“富二代”都被宠坏了。虽然这样的情况也有,但根据我的观察,大多数“富二代”的家教都比较严厉,他们的父辈对子女要求很高。这也符合逻辑,大多数企业家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成功,一定有着非常好的自身素养,暴发户式的企业家往往是守不住江山的。因此,他们往往很小就被送往国外,接受过非常好的教育,而且很小就知道要对自己的家族承担起责任来。因为严厉的家教和父辈的期望,大多数“富二代”都知书达理,飞扬跋扈的公子哥儿并不多见。
第四个误读,是认为大多数“富二代”都不思进取。和同辈年轻人要找一份好工作的压力相比,大多数富二代承受的压力要大得多,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对自己的家族负责。由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许多“富二代”都是独生子女,几乎是家族企业唯一的继承人。父辈的期望在那里,他们大都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希望通过自己的成功来证明自己,而不是躺在父辈的财富之上无所作为。有一些“富二代”选择在年轻的时候自立门户、独自创业,去做一些和家族企业不相关的孝情,也未必是不愿意“接班”,而是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锻炼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为“接班”做好准备。
就我接触到的情况,大多数“富二代”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这种经历往往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他们的管理理念也更贴近西方的人本管理。虽然他们现在大都并不关注政治,但由于这段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往往比父辈多了一些民主和市场意识。这种意识让他们比父辈更希望通过光明正大的竞争来获得成功,也让他们面对“政商关系”等中国特色的“国情”时颇感困扰。当然,这也是这一代年轻人普遍要面对的问题。
总而言之,“富二代”是―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除了“财富”这一用来界定这群人的标签之外,很难给他们贴上什么别的统一的标签。即便如此,他们也对“财富”这个标签的看法很不一致,在有的人乐于炫耀自己财富的时候,还有一群人选择了低调和独立的生活。他们甚至不喜欢“富二代”这个词,认为那只是父辈的财富,和他们本人没有关系,他们要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生活在父辈的恩荫之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