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必将掀起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下面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几点认识。http://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等问题的新创造,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密切关注社会思潮的运动进程,把握趋势、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努力在多样中谋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激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与活力
坚持用改革精神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与活力。
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和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当前,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使得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单位都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例如,我区很多文艺院团承担着服务群众、传承民族文化等职责,由于一直以来经营性单位和公益性单位不分,很多文化单位经费不足、待遇不高、活力不强,使很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外流较多,也使很多单位职能发挥不够,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现在,我区应抓住中央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和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要积极予以政策扶持,推动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还要抓住文化产业兴起的机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市场主体,发展起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对公益性事业单位,要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增强活力,提高效率,发挥好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也要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和支持。
要不断推出新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期待。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要坚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的方针,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创新作品。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作品,使文化作品充分反映人民主体地位、现实生活和优秀民族文化,能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改造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实现表现手法、表现形式多样化。要积极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技术,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创新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力度,创作生产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精品。
要加强和改进管理,建立良好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营造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使文化主管部门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当前,还要更加注重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舆论的影响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提高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特别是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认真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各类突发事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最大限度挤压各种谣言和负面信息的传播空间。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建好主流网站,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依法打击、有效防范利用或针对网络的违法犯罪活动。引导社会舆论,不能只靠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引导舆论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舆论引导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增强新闻舆情意识,切实做好职责范围内的舆论引导工作。
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着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对基层和农村文化发展的支持,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着力解决基层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向农村延伸,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要把弘扬主旋律作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等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鼓励国有文化企业积极开发市场、占有市场,发挥骨干作用,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积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网络影视、网络图书、手机电视等现代文化服务业,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要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要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力开展城乡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的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阵地,支持群众兴办各种演出团体,使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