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0222 发表于 2018-7-16 19:57:38

2018新时期人们道德困境和道德文明建设

   摘 要: 近百年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整个封建文化衰落,传统道德文化渐见式衰败,而新道德的建构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中国人生活在新旧道德的历史嬗变期,陷入无法避免的道德困境。新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体。他们不仅要有现代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现代生活方式,现代道德心态和人格理想。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建设与现代文化目标相一致的道德文明。
http://
   关键词: 新世纪;道德困境;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10-0005-01
  
  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近代以前,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随着传统社会的解体和整个封建文化的衰落,传统的道德哲学受到了人们的怀疑与否定,不再能为人们提供普遍道德信念;传统的道德秩序也日益受到新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挑战;在几千年漫长岁月中形成的道德禁忌,日益受到破除和亵渎。
  人们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道德理想所产生的“敬意”,对卑下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所产生的“耻感”。在道德价值整合度较高的社会中,人们对何者为荣,何者为辱;何者为善,何者为恶;是不言而喻的。人们能不假思索地做出符合多数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原则。而在道德转型的过渡时期,人们受双重标准或多元标准的影响,似乎无论那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这种情境使当今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流荡失据。人们在道德评价上不再相信有一个普遍有效的恒定的标准。
  在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的社会评价系统下,都会因价值标准不同而得到不同的评价。而评价失范必然导致道德选择迷惘。这种选择矛盾冲突在今天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人们常常感到它的存在。例如,人们的职业选择、婚姻选择、人际关系选择、行为方式选择、理想人格选择,总难以找到一种最具有充足理由的方向。选择失衡使人们普遍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丧失信心和诚心。
  非道德主义是这样一种倾向,即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放任自流,用虚无主义来对待社会提倡的道德理想和行为规范。在现代变迁中,中国人的伦理精神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人们的传统道德意识相对松弛,非道德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开始抬头和泛滥。社会越轨和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例如职业道德懈怠和行业不正之风泛滥,以权谋私、以职谋利;商业活动中的见利忘义和以坑、蒙、拐、骗获取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婚烟和谐方面的“第三者现象”、“性自由”、“形式夫妻”往往受到某种程度的宽容。
  社会道德控制机制低效,道德评价和舆论监督弱化。一个社会要形成稳定的道德秩序,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保持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道德控制机制。社会道德的控制,一是要有社会舆论监督,二是要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良知”自律。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媒做好道德导向,宣扬具有时代精神文明价值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生活方式,批评和谴责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阻碍现代化建设的非道德行为,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背反的封建道德。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它能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评价来净化人格心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理想境界,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社会需要。
  道德教育扭曲变形。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先天本质。要使人类养成高尚优美的人格,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道德价值对社会成员进行的关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和形成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影响人们的道德活动。由于双重价值标准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有时出现把相互对立的东西一起向受教育者灌输的现象。使道德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助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对道德教育产生排拒和抵触。道德教育缺乏一致性,道德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水准和影响力。
  现代中国人的道德困境,妨碍着新世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序发展。道德价值新旧交叉造成现代人的价值紊乱和道德选择上的迷惑,人们无法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圆满的“本善”。新世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我们必须要有现代道德心态和现代人格理想。这就需要走出自相矛盾的道德困境,重建与现代化目标一致的新型的道德文明。
  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我们的道德选择,我们的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的重建,就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一时代主题和历史发展趋势,确立现代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建立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文化与伦理精神,自强不息的敬业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准则的道德规范体系;事业上崇尚竞争,和生活上相互理解、支持和宽容;尊重自我,理解他人,个人生活的多样性与社会团体生活同一性相结合;外在的实用功利性与内在的道义圆满性相结合。
  我们重建现代中国的道德文化,离不开优化我们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教育环境尽可能成为中国养成良好道德风尚的外因。只要商品经济日益繁荣有序,民主法制日益严整完备,社会教育日益发达合理,我们就一定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伦理精神,与此同时,我们将逐步摆脱困惑和迷失,走出道德困境,不断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现在的人们道德缺失和文明诚信,人们追求最大利益是金钱,而利益的代价是人情冷漠,缺少尊重和诚信。如奶粉事件害人,地沟油买卖盛行。主要是缺少约束机制和保护措施,缺少制裁机制和淘汰机制,商人追求的目标是最大经济利益,建立市场诚信机制是必然的选择,对于无德无信者,必须淘汰。重道德守诚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道德,是人们的行为准则,理性,是道德的智力活动,是任何有道德的人不可缺少的,尊重纪律、法制,奉献社会,有理性、自律强,教育人们体力智力道德方面社会化,重点是品德社会化。
  加强道德价值观念,把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的习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从小道德教育道德的社会化,儿童从小接受道德社会化教育,开始逐渐走向道德自主化教育,使人们对道德有深刻认识认知,加以深刻理解,最后才能辅助行动。自觉自主自律行为,人们的独立主体是有意识的,这种意识就是人们的先天教育,父母、老师是人们的表率,只有思想境界提高,才能杜绝各种不良现象。
  建立建全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是十分重要的。找出薄弱环节,有利于人们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支持关心道德建设的氛围,着力净化社会环境,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和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希望工程,不断开拓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不断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秀文化服务,稳步推进长效机制,不断推进文明道德建设可持续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可靠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新时期人们道德困境和道德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