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浅议大学生精神家园的重建
摘 要: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知识体系构成的实用化倾向、价值观念的功利和自我倾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等现象。在对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当代大学生精神家园举措:一要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二要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三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实精神家园。http://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家园;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3-0313-02
大学生,作为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特殊群体,他们的人文精神被赋予时代的主题。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分化,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完善的重要时期。但是当代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观念碰撞和思想渗透,另一方面还要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就业压力,使他们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质欠佳,出现了精神家园的荒芜。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大学生科学发展,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仅对在校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家园的内涵
精神家园,是一个漫长而又古老的命题,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就在寻找,而现代人的这种渴望似乎更强烈了。然而,精神家园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柏拉图,现代人似乎更注重物质家园的建设,其实谁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就会精神空虚。精神家园是人体的动力,对大学生而言,拥有一个灿烂而充实的精神家园是超越有限生命本能自我的需要,更是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心灵获得安宁、得以安顿的地方。有了精神家园,人就有了安全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就有了意义。一个民族也必须有一个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精神家园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四个方面。其中信仰是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
二、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表现
当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与世界接轨时,“无精神价值感的世纪病”在中国大学生身上也泛滥起来。教育产业化改革的实行,对大学生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成了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支出与产出的比例关系,金钱成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修课,而且比什么理论来得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看见,一些大学生选择了钱财作为追求的理想,一些大学生以热衷于谈恋爱作为自己的生活享受,一些大学生认为进入高等院校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得过且过,放弃更高的追求;一些大学生空有理想信念,但缺乏实现理想信念的恒心,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经受不起挫折;一些大学生对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不足,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政治信仰发生了动摇等等,使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出现了荒芜的景象。特别是表现出的信仰危机,在信仰上出现了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此外,信仰还表现出现了非理性化,怀着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极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与动摇;只注重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信念,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献身等等。这些信仰危机已经损害到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削弱了部分青年人道德价值信仰的坚定性。
三、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精神家园缺失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既有认识上的误区,也有实践上的不合理。
1.社会原因。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化程加快原有单一模式的校园文化被打破,市场经济规律务实特性导致原有“象牙塔式”的大学生精神家园随之发生变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的推行,在高校中,科学和技术教育等能够带来实际功利的知识教育被推到了首位,而精神需求则实质上降到了次席。虽然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引领大学生精神家园变革前景是美好的,但伴随变革所带来的“阵痛”同样要给予积极关注并加以及时解决的,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货币化、组织机构官僚化、知识学习工具化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倾向等方面。
2.学校原因。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描绘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蓝本,在当前高校专业介绍时往往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型人才”,殊不知正是这种以短期“社会需要”的就业取向取代了大学生精神家园全面发展。另外大多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教学和宣传中出现大量的“大”和“空”的现象,往往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难以使大学生将得到的教育信条化为内心坚定的信仰。
3.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很多学生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理论的学习,加上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价值观上的混乱。另外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张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喜欢标新立异,在追求生活、享受生活中创造生活。另外,由于变革中的社会节奏加快,出现了许多人们无法把握的不确定因素,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核威胁等,一些悲观厌世的人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缺乏生活阅历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发生混乱。
四、大学生精神家园重建的路径探讨
1.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这里所说的信仰从心理结构上讲,信仰是以“信”和“仰”为特色,表示了情意的非理性因素,具备更多的人格动力色彩。人有了某种信仰,不管是宗教的、政治的、抑或是关于人自身的,“都会对属于他们的所有行为产生创造性的压力”,能激活完成这种动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促成个体理想人格的发育。
在西方,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中国,共产党人则靠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前赴后继,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全社会培育、塑造和坚持一种科学的主导信仰,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应该坚持我们党在历史上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核心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营造具有浓郁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健康和谐的高校人文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外在推动力,因为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可以扭转专业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靠自身的学习、实践、感悟、内化和升华,更重要的方面是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建设校园的人文环境,利用环境育人,是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和礼仪修养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益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化。南开大学校长母国光说过,办高校就是办一种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形的课堂”,它无时不刻不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因此,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实体或活动载体来营造和形成特定的人文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改善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大有裨益。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大多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气氛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充实精神家园。充实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外因只能发挥辅助功能,而关键因素,则是大学生们自身要认识到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性,参与到其中来所以我们在强调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来理解他们,多途径地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受教育者在参与实践中得到切身感受,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教育。另外要发挥榜样作用,优秀的精神品格常常能使后辈学人产生“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崇高情感。因此,建设高校精神家园,要充分发挥那些大学者和优秀学子的榜样作用,要宣传和学习他们的事迹,增强师生对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学术境界的向往之情,使大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取则行远”,“止于至善”,形成浓厚的精神家园的氛围。同时引导大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和高尚的人格,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健康协调地发展,主动去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只有拥有了充实健康的精神家园,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且专业知识面又比较宽广深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然而,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任重而道远,还需要大学生、高等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共同重视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贺新芳.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路径探析.党史文苑,2009,(9):78-80.
吴桂花.人的精神生活全面发展的个体价值.学术交流,2004,(8):27-30.
陈世国.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营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思想教育研究,2005,(1).
郭建锋.建设高校精神家园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中国高教研究,2005,(5).[责任编辑 魏 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