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4684 发表于 2018-7-16 19:25:43

2018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制度的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已经进入“未富先老”的社会阶段,如何赡养家中老人是目前很多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致使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大量存在,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逐年加快。因此加快建设优质的养老机构迫在眉睫。目前看,农村社会稳定仍然是全社会稳定的基础,仍然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进行探讨就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http://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
  农村养老问题是关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我们继续的深入研究。在当前家庭养老面临挑战,社会养老还未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我们依旧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研究农村养老问题,努力探索建立全面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农村人口养老问题的现实状况及其基本对策。
  当代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养老的内容理所当然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可概括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我国农村历来基本实行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当前中国农村使用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流养老方式。
  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为农村养老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就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关系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突出在于第一,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这主要表现为: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在变化,老年人的独立意识也已经越来越强,他们不愿再依赖子女养老。第二,土地保障养老功能已经削弱。因此,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仍缺乏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一制度的优缺点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发展新途径。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没有在农村老龄化真正来临的时候做好各种接应准备,势必会影响未来农村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是造福农民的一项伟大工程,在新时期更具特殊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农民占我国人口数的大部分,自然而然的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开展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为保障农民老年生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几乎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当时的社会养老保险主要针对城镇职工,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并没有包括其中。从整体来看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本文的选题目的就是从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制度等方面分析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可行性,为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提供理论依据。
  1.3 农村养老制度的理论基础
  1.3.1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建立和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劳动者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劳动岗位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向其支付养老金等待遇,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基本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共同构成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并且是社会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
  1.3.2农村养老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一般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衡量“老年人”的标准并不由年龄来决定,而是取决于老年人退出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时间,因此我国农村养老应定义为:当农民个人达到一定年龄后,因疾病或因身体上的原因不能参加劳动,需要供给者提供经济保障,服务保障以及精神慰藉的过程。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形式可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和自我养老三种。
  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的养老保障工作。但由于现实国情的限制,一直以来,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在大部分时间是由家庭来承担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农村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集体经济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大,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户籍制度松动、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使许多农民由农村走向城市,这些“离乡不离土”的农民工对农村养老提出了新问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建设和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阶段、试点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停滞整改阶段、恢复阶段这五个部分。
  2.2 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应当具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
  3、保障水平过低
  3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3.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为农民提供稳定的、长期的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已经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再单纯是农民的养老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全盘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乡镇企业发展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3.2 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较城市严重。从老龄化人口总量来看,全国65%的老龄人口在农村,?r村老龄人口的绝对数是城镇的1.7倍。据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88.8万老龄人口中,乡村人口为5944万人,占老龄人口总量的67.3%,占农村总人口的7.4%,高于城镇的6.3%。据人口学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将达到14%至17.4%。
  2、土地保障功能退化
  长期以来,农民的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以土地为中心的非正规保障,特别是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被部分赋予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土地的保障功能得到强化。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本身的发展变化,土地的保障作用正在迅速削弱。
  3、家庭保障受到挑战
  我国从古代就有了“养儿防老”等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家庭日益小型化,据统计,农村3.4亿农户中,3人户的比例已经超过30%,再加上1人户和2人户,其比例达到总户数的56%。在这养老问题上就表现为赡养系数大大提高,家庭成员面临的风险不易分散。除此外,大量外流到城市的农村青壮年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观念改变,逐渐弱化了子女对于老人的经济支持观念,家庭保障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参考文献
  陈良谨《社会保障教程》,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葛寿昌《社会保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树新《中国养老保障研究》,华龄出版社,2004
  万克德世纪之交的中国农村养老问题透析,人口学刊,2009
  卢海元.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条件分析.经济学家,2003
  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当前经济管理,2012
  作者简介
  王宇辰(1992―)女,汉族,长春人,硕士,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福利社会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