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能源汽车:从制造向服务的全链条发展
我们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我们的供给制度,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目标。http://
过去的五年是汽车界砥砺奋进的五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活用好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它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发展新形势
去年一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都取得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142万辆,中国汽车的销量按照中汽协的统计达到77.7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2.69%,全球新能源汽车累积销售已经突破了340万辆。其中在中国行驶的电动汽车超过了50%。
从销售情况来看,值得注意的是,纯电动汽车增长了82.1%,插电式增长了34.9%,商用车主要是城市公交客车,增长了18.4万辆,达21.5%。
关键技术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也取得了新进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技术进步加快,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稳步提升,单体、电池包、管理系统等的低温性能、安全研究和全面推进三元材料的电池比能量都得到快速发展。
多品牌的网联车上市,取得了市场好业绩成了追捧的目标,而自动驾驶的技术和样车的展览运行也崭露头角,相关的一些政策也在推动。
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产业、市场、政策创新和基础建设方面已经呈现了明显的综合优势。在研发体系上面我们建立了三纵三横的布局和纯电驱动的研发战略,产学研紧密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形成产业链供应体系。在产业发展上,整车到零部件的产业链条基本形成,转型升级的速度也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和一些新兴企业正在加速形成。2017年我们的保有量和销售量都取得了进展,在政策上面已经逐步形成了全环节、中长期、可持续的政策扶持体系,也正在探索用户市场的激励措施。
基础设施方面,在政策上都十分给力。全国开放运营的公共充电桩超过了20.5万个,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参与的市场机制。从商业模式的角度上,共享汽车新兴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电动化、智能化正在吸引着跨界融合的发展。
回顾2014年到2015年的快速发展,正是全面创新、政策落地的一年,这些政策的落地实实在在地使企业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奋进和整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今年我们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7万辆,相对于2015年翻了一倍。但是对2020年200万辆的目标,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还需要持续的发力。
挑战与创新
在新形势下还是有很多新的挑战。我们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政策制度和业态的创新。
未来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智能化、纯电驱动的发展。纯电驱动发展的方向,智能化最合适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但是我们对动力电池的要求可能是更加高的密度和安全,对于燃料电池的发展需要高的功率密度,对于驱动电机要注意它的高效率,特别要注意它的能量回馈系统,也就是电力、电子。在智能化动力系统方面,我们要重心更多的放在算法、芯片等这些最基础的共性的关键技术方面。我们的混合动力,也会把重点更多的放到增程式等更高效率的混合动力方向。科技进步总是要与时俱进,它总是要顺应着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来确定在关键技术上、在共性技术上,在基础研究上做好基础工作。
明确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方向。整车产品要在综合效能上下工夫,提高质量,就是说高比能量的蓄能、高比功率的发电,燃料电池或者增程器,高效率的驱动和能量回收,智能化的控制、轻量化的车体等方面。今后衡量新能源汽车,应该从综合性、多目标的角度得到它综合的最佳。为了达到这个综合的最佳,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提升“三电”的核心基础,加大对于高密度能量、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的燃料电池、高性能驱动、高效率回馈等等各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的创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发力度,推动区域化、商业化的市场运营,加快产业化进展,拓展燃料电池新的应用领域;要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实施,来研发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平台,积极稳妥的推动自动驾驶上路,逐步的进入市场应用的阶段。
从现在发展的趋势上看,内燃机与电动化的相结合,将成为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除了?热蓟?本身的技术创新之外,我们更加要注重内燃机与电动化融合发展方面的技术革新。研发高效率增程式机电混合的系统,将是今后的重点研发内容之一。
我们要继续完善我们的政策创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税方面,坚定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的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同时汽车节能积分制和相应的奖励制度也快完成,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业创新模式以及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份额等方面都还需要政策下力。总之,我们的政策创新今后将继续扩大电动汽车市场销售的配额,加快公交、出租车的普及和推广,开阔共享汽车的新市场,完善充电设施建设措施,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制度创新,也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因此要制定好、落实好各项标准的规范。一要制定好技术标准,支撑转型,加强标准的研究和供给。环保部门已经公布了国六排放,这将是全球最严厉的汽车排放控制法规,但是在实施之前应该同步做好整车开发、油品质量、相关检测能力的建设和监管工作。我们应该着手研究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和超低排放的技术标准。制定汽车新标准的时候,要扩大新能源汽车专家参与,要听取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的意见,要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传统汽车的转型和升级。
二要加快电力价格机制的改革。要注重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波谷电利用政策,降低成本。三要以安全、绿色、高效、共享为原则,及时出台自动驾驶试运行的发展规划和技术规范,要明确适应阶段和区域的法定标准。汽车的自动驾驶是大家的期望,但是它的上市必须以安全为最重要的标准。发展自动驾驶的目的,第一重要的还是安全驾驶。
业态创新方面,新能源汽车产品也正在从制造向服务的全链条发展。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从单一的提供汽车产业,逐渐地向产品、服务、充电、运营等多个环节组合和新型商业模式转变。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十家开始进行商业运行,分时租赁和共享汽车在国内开始运行,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运行效果,规模也在不断扩展当中。从自动驾驶的汽车产业链正在推进跨产业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到,从传感器、地图、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整车制造、通信设备和通信服务等各方面已经形成了前提。需要国家下更多的力气来支持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同时将有把现有的重点研发计划和供电应用领域,一直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连成一个整体,通过开放的知识平台、开放的软件工厂、开放的硬件平台和开放的众创空间,使新的技术能够全方位的形成这种产业融合发展的链条,能够更加快的推动自动驾驶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的推广。
总之,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起步虽早,但整体实力优势还是十分微薄的,我们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政策创新、业态创新,着力提高我们的供给制度,提高经济和社会的效益,实现我们国家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