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看待生态文明
摘要:工业文明中,人类社会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增长,造成人与自然相冲突、人与社会片面发展,工业文明难以为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旨在修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走向经济与自然协调互动、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当代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视角,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http://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5)04-066-07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首次飞越,农业文明中人类敬畏自然、适应自然,简单地利用自然生存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却片面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与经济高效率,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无节制地开采资源,造成人与自然相割裂、人与人相冲突,经济社会与自然相矛盾。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工业文明中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忽视自然界生物生存的权利,造成人与自然的割裂与对抗,导致人与社会的片面发展。从经济的发展来看,工业文明忽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调。从生产力的发展来看,人类过快追求人造资本的增长不计自然资本的消耗,将自然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环境自洁能力和生态容量可以随着经济发展无限扩大,导致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生产力的难以持续利用。著名生态经济学家John B.Cobb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尤其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是同自然相疏离的,为消除危机不仅应当发展环保技术,更应当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视角,从而回归到合乎生态的世界观与实践方式上来。
在工业文明社会,不但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人与自然矛盾日益严重,而且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文教卫生事业跟不上的人与社会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反思传统发展模式,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思想指导,迈向更高级的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将资源可消耗速度、环境可自洁容量以及生态可承受能力考虑到经济发展中,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关系”的人类发展新文明。生态文明不仅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生态平衡,作为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更突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福利的增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为此,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作为中国2l世纪发展的指导原则,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总揽国内与国际发展形势,推动人类自身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反思传统的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当代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之中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力;以及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我国后工业化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导,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加剧、资源约束趋紧以及生态环境恶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工业文明中,人类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层次的追求,甚至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发展权利,造成人与自然相割裂,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福利增进。生态文明不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更突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人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本来就是自然界”。只有在一定的空气、水分、阳光以及养料的自然条件下,才有人的存在,而人要维持生命必须要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否则,人将死亡。同时,人的生存活动构成了自然界物质能量交换链条的重要一环,人是和自然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其次,人依靠自然界生存与生活。人作为一个自然机体,只有与自然界保持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才能够得以维持生命,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唯一来源”。作为一个能劳动的个体,人的身体需要与人的精神需要的物质能量源泉也来源于自然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制约着人的生存,影响人自身的生命状况,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决定了自然界对人及其社会的制约作用”。因而,要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良好的自然条件促进人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相联接。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来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自然界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自然基础和自然条件,劳动改造了自然界,使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胳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劳动的对象,如森林中的木材,开采中的地下矿藏等以及经过人们加工的棉花、钢铁等等;还为人类提供了劳动工具、土地、厂房、道路等等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实质上是人利用其自身的自然力作用于外界自然力,变“自然资本”为“人造资本”的物质变化过程。人与自然关系通过劳动的纽带相连接,劳动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违背自然规律的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劳动必然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马克思指出,大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在生产输入源大规模滥用自然资源,在生产输出源排泄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人类忽视本身自然属性,割裂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将自然视为人类征服的对象,过渡“控制”自然的不合理“异化劳动”所导致的“自然异化”,而一旦对自然的破坏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更新修复的能力,就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2.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自然是人类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对象,人只有通过劳动与自然相联系相作用才能实现包括愿望、价值和追求等在内的自身发展。而人的发展成果也将直接体现于自然,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状况客观上反映了人类发展与文明程度,也就是说,自然发展包含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通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进而实现自然的发展。“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了本质的统一”,要通过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人与人和谐共处。马克思指出,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人们不仅仅影响自然界,也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相互影响”。这是说人与人的经济社会关系只有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基础。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能动性、最积极的因素。若没有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劳动经验的人,即劳动者,一切生产因素都化为死水,生产停滞不前,更谈不上社会发展,因而劳动者是社会发展的细胞,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劳动力的量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劳动力的质的可持续发展。
从个人层面来讲,劳动力全面发展侧重于劳动力的质的方面,包括劳动者个人的才能、个性以及精神需要等的发展,劳动力的质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物质生产归于个人完整发展的关系……”要促进劳动力的全面发展,不能用牺牲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代价来维持劳动力资源量的丰裕,虽然科技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体力劳动的强度,但竞争还是会使劳动者身心疲惫,无暇放松与提升自我。从社会层面来看,由于劳动者构成社会的细胞,劳动力的量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是劳动力资源的所有者,“劳动力发挥即劳动,耗费人的一定量的肌肉、神经、脑等等,这些消耗必须重新得到补偿。”也就是说,劳动力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其自身是需要进行再生产活动的。要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良性循环,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自然界来寻找必要的物质资料补给劳动力的消耗。当然,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实现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需要也不同。马克思指出:‘‘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的自然需要本身也就不同”。因而要依据具体的自然条件区别对待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存与繁衍,如果生态遭到破坏,被污染的自然必然会危害劳动者的健康,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因而既要实现劳动力量的稳定,又要实现劳动力的质的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社会发展,为劳动力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真正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基础:自然生产力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但过于追求人造资本增长,忽视自然资本的保护。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生产力的基础支撑作用,注重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产力作为劳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
1.自然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在劳动生产中“人本身和人外在的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劳动生产力包括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两部分。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这五点便包含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两部分。前四点涉及到人的是社会生产力,最后的“自然条件”则是自然生产力。自然条件是“不需要任何代价”并“末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在的自然资源”,如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森林、矿藏、各种动植物等。虽然“蒸汽和水”是“不费分文”的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但要使得自然条件成为自然生产力,就需要一种“人的手的创造物”,比如要利用电磁力就要让“电流饶铁通过使铁磁化”,要利用水的动力,就要用水车将水抬高,要利用蒸汽的压力就要用蒸汽机产生蒸汽等。也就是说自然条件只有被“人的手的创造物”所利用而产生出能力时,才是自然生产力。
2.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制约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指出,在整个劳动生产力体系中,自然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巨大,自然生产力的条件对社会生产力具有制约作用。首先,自然生产力构成社会生产力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谈到,劳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条件相关。自然生产力条件可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人周围的自然于经济上包括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两类,不管是生活资料还是劳动资料都制约着社会生产力。其次,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到社会生产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形式的多样化。社会分工指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化,体力劳动创造有形的社会物质财富,脑力劳动则创造人类精神领域的无形财富,如文化艺术的繁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思想理论的发展,会提高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因而,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人们的社会生产分工通常比较简单,生产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最后,自然力条件还是国家社会生产力重要影响因素。马克思谈到,“一个占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鱼类资源、富饶的煤矿(一切燃料)、金属矿山等等的国家同这些自然条件较少的其他国家相比,只要较少的时间来生产必要的生产资料”,劳动生产率较高,社会生产力相对发达。因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已有和潜在的自然生产力,能够提高一国的社会生产力。
3.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可提高劳动生产力。马克思指出,“自然力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自然生产力的利用引起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表面来看自然条件与生产过程无关,实际上则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手段以生产要素进入了生产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的提高不一定非要通过增加某些方面的劳动消耗来实现。通过“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将风、水蒸汽、电等自然生产力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生产力变成劳动因素。也正是合理地利用了自然生产力,将巨大的自然生产力并人生产过程,使得劳动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高。但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不能滥用自然,要“社会的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倘若“滥用和破坏劳动生产力,包括人类的自然力”,会使得“劳动者精力衰竭”,给经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发展造成灾难,因而合理可持续地利用自然力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4.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都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将自然资源纳入劳动过程使二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创造使用价值。由于物质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自然生产力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因而可以说在马克思视域中,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是生态源泉――自然生产力,二是其社会源泉――劳动。在物质财富的产生过程中,劳动会出现中断,这恰恰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自然生产力作用的时间,是“受产品的性质和产品制造本身的性质制约的那种中断”,“劳动对象受时间长短不一的自然过程支配,要经历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变化”。工业生产中,“例如陶瓷业,产品制造要经过一个干燥过程”,还有“鞋楦制造”,“木材要储存18个月才能干燥”,“这样制成的鞋楦才不会收缩、走样”。又比如漂白业,需要把“产品置于一定的条件下,使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林业的生产周期较长,“木材生产靠自然力独自发生作用,在天然更新的情况下,不需要人力和资本力”,“只有经过长时期以后,才会获得有益的成果,对有些树木来说,需要15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周转一次。”畜牧业的产品生产必须要保证有一部分牲畜在自然生长中即处于储备状态,只有少部分作为年产品出售。农业较易受气候和年景好坏的影响,光照和雨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在播种和收获之间,农作物要经过漫长的自然生产力作用才能成为农业产品。可见,无论在工业、林业、畜牧业还是农业,都离不开自然生产力,而采取新的生产方式与技术则能够有效地提高自然生产力的效用,创造更大的社会物质财富。
四、生态文明的核心: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工业文明片面追求经济质量增长,忽视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矛盾,这是工业文明最主要的发展问题,生态文明突出资源的节约性,环境的友好性以及生态的平衡性,强调生态系统循环是经济社会系统循环的基础,推行以“减量化”、“循环再利用”为理念的清洁生产方式,以及以“适度”为理念的消费方式,修复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
1.生态系统循环是经济社会系统循环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社会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四个环节所构成的连续不断且周而复始的再生产循环过程。四个环节的循环使得经济社会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等得以交换与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如果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联系中出现了裂缝,或是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与可承载能力,以此为前提的经济社会系统循环就根本无法进行。而不顾生态环境污染和资源过量消耗的以短期经济利益为着眼点的经济循环,必然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破坏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灾难。因此,经济社会再生产循环要以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与修复能力与可承载能力作为前提条件,始终把握好生态阈值,协调好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
2.清洁生产是推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清洁生产不仅有实施的可行性,更有实施的必要性,它是协调经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途径。关于清洁生产的可行性,马克思指出,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原料日益稀少而变得昂贵,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废物的再利用性问题,同时大规模生产和不变资本节约也使废物再利用具备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发现了早前不可能实现的废物有用价值,还促进了机器改良与生产工业革新,从而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为清洁生产的推进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关于清洁生产的必要性,马克思是通过不同产业生产来说明的。在工业生产中,通过新方法的创造与使用,不仅可以将几乎毫无用处的本工业废料加以利用,还可以将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料变废为宝,比如可以把原先的工业废渣煤焦油通过新工艺转化为染布的苯胺染料,还可以把毛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废毛料、旧的破的毛织物加工成再生毛呢,把丝织业过程产生的“废丝加工成新的丝织品”。在农业生产中,消费的排泄物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得好则可以将其作为再生废料变废为宝,利用得不好则成为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
清洁生产以“减量化”、“循环再利用”的绿色生产理念为指导。马克思指出,要“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也就是说在生产的源头减少资源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这正是“减量化”的理念。而废气物减少的程度则取决于生产过程中机器与工具的质量,因而需要从改进生产流程、提高工艺技术、开发新型材料和革新产品设计等方面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关“循环再利用”的清洁生产理念,马克思指出,每一种产业都会产生废料,但对于不同产业废料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废料本质上是生产排泄物,也“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它可以通过加工“转化成为该产业部门或是其他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转化过程,生产排泄物就重新回到了再生产的循环之中。科技进步“使那些在原先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能力不断提高,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效率会更高。
3.适度消费是间接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手段。消费是再生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一旦离开消费,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环节就会发生断裂,社会再生产便无法继续,因而在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上,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需要对再生产具有拉动作用。从社会再生产的要素来看,生产主体是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的消费过程就是其体力恢复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没有物质产品消费,劳动者的体力就无法恢复,劳动者的消费情况决定着再生产的水平。可见,消费能够刺激和影响生产,消费是间接调节经济与自然关系的手段,而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则通过产品反映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消费应当与生产的能力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发展消费的能力以及消费水平。恩格斯还指出,要依据生产力与消费能力的关系来确定生产与消费的水平。过度消费会刺激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更新和恢复造成压力,而一旦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更新能力,超过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就无法吸收、再生和补偿自然力,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危机。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当代人创造物质财富追求发展时,要将生态阈值作为必要的约束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再生能力、环境污染的吸收净化能力以及生态系统的修复平衡能力,把握好这一原则,才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经济与自然协调平衡,人类自身与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为思想指导,促进“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人与自然不是矛盾的,而是和谐共处的,人的自身利益与自然密切相关。人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关心自然的命运与发展,必须认识到其他生物也有在自然界生存的权利,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重新审视以往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树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共识,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隔阂,协调不同民族与地区之间以及当代与后代的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要特别重视人类自身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力量特别是人的创造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曾指出:“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对人本身的一般劳动力的占有。”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创造性的劳动能力,无疑构成社会生产和物质财富基石,创造性的劳动包括生产技术的革新,科学发明及成果应用。人的力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劳动者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来学习,满足物质、精神以及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人的发展又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形成人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以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实现发展的自然基础,合理利用自然力,加快制度体系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系统的循环是经济社会系统循环的基础,只有保障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要采取经济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强对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的宏观管理和调控。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在缺少必要的监管和约束条件下,往往造成资源能源的盲目竞争以及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因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现有制度体系向生态化转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要实行调节,“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二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要“应地制宜,趋利避害”地发展地方经济,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条件规划产业布局。我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要适应自然力的分布优势,突出不同地方、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特点,将人力资源与自然力优势结合起来合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
3.以经济与自然相协调的绿色生产为途径,以适度消费为手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我国依靠原材料劳动力的低成本扩张,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宏观经济数量性增长加重了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更新的压力,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因为经济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会受到生态系统边界的限制导致不可持续。生态文明以高效的经济资源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最大化的社会福利为核心要求,它摒弃传统工业文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追求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复合目标。要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生产方式以及适度消费与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通过采取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走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从重型、高碳化向轻型、低碳化优化升级,促进社会生产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从源头上节约资源能源,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树立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并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适度消费观念,培养积极、友好和公平的消费理念,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消费结构,引导微观消费主体转变盲目过度的消费模式。要增加可反复使用及使用周期长的商品消费,减少一次性易损耗商品的消费;增加可供多人共同使用的公用物品消费,减少只能独享的私人物品消费;增加环境友好性商品的消费,减少对环境有害有毒商品的消费,低碳出行,节能环保,绿色生活。
4.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构建关于生态环保的创新机制,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支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强调改良工艺机器设备、改进生产流程、革新产品设计等对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技术进步引起自然力利用效率提高对改善经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在我国现有环境下,技术进步的目标要由原先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劳动时间为技术进步标志的“经济效益”一元目标,转向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复合型目标,凸显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生产排泄物、促进资源循环再利用,以科技促进智慧生活、便利生活、低碳生活,将发展的成果分享于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为长久的驱动力。要加大对有关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科技创新研究的财政资金和补助,构建以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效生态环保创新机制,促进科技研发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科技创新挖掘新的自然力,便“废弃物”为在循环利用的自然力,把潜在的自然力变成现实的自然力,从而突破能源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自身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郑洪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