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林西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摘 要: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的林权结构、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的经营主体由村集体变为农民个体。突出抓好林业产业基地,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是顺应林改后集体林业发展方向和满足农民生产需求的有效途径。林西县创新发展理念,把抓好林业产业基地作为发展林业经济的一个重点,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示范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http://
关键词:林西县 林业现状 问题 工作打算
一、林西县林业产业现状
2008年以来,在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林西县林业专业合作社数量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类型从单一到多样,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全县现有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2家,会员2223人,带动农户526户,主要产业有内蒙野果种植与销售、林业产品加工与销售、推广林业技术与林业信息咨询等。同时以林下养殖为载体的养殖合作社也蓬勃发展起来,例如,大营子乡七彩山鸡养殖基地;大井镇金鸡岭小笨鸡养殖基地;北大山马鹿野狍养殖基地;五十家子千户同心野猪养殖基地,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表现较为突出的是林西九佛山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0年6月,现有社员104户,共注册资金662万元,合作社产品主要销往锡盟、北京、唐山、山东、广东、深圳等地,到2010年底,该社有收益的山杏林1200亩,果树6000亩,落叶松6000亩,草地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1.1%,人均纯收入8000元,该社从生态建设中获得的直接产值就达570万元,占总产值的85%以上,其中年产水果400万公斤,果品产值480万元,牧草产值60万元,山杏林产值30万元,2011年3月合作社被林西县委、县政府授予“2010年度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大井镇金鸡岭专业合作社利用村里400亩杏林搞起了小笨鸡养殖基地,投资100万元,建标准化鸡舍3栋,2010年出栏山鸡3万只,实现收入60万元,现有20余户村民也要上山养殖,正在进行圈舍图纸设计。目前小笨鸡养殖基地积极争取QS认证,走品牌战略,注册“金鸡岭”小笨鸡自己的商标,实现循环式出栏,提高市场竞争力。五十家子千户同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獭兔3000只,野猪100多头,小笨鸡10000只,占地面积600亩,实现产值300万。林业产业化基地及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成为林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现代林业、提高林业产业规模、扩大林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的作用。这种全新先进的经营理念,由此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主导、农民或国有林场单一的林业经营模式。现在全县合作社的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万亩,其带动周边的农户在自家林地内发展林地经济已达到5万亩,使全县林业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有效解决了农民致富难、增收难的问题。
二、抓林业产业几点做法
1.今年林西县制定了《林西县关于加快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而明确了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制定扶持政策,并有针对性的对农民进行宣传,营造鼓励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求县级各有关部门为引导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
2.搞好合作社组建和运行的宏观管理
在合作社的组建上,坚持“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思路,鼓励和引导农民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组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不搞强迫命令。同时,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培育“合作社+基地+示范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实现林业产业化经营。在组建过程中,加强行业管理,完善登记注册手续,规范组织行为,保障成员权利。在合作社管理上,突出以农民为主体,坚持“民办、民管、民享”和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形式多样,不搞一刀切。
3.加大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自2009~2010年林业主管部门对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先后给予资金扶持。县政府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向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产业项目倾斜,而对于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建设的林业产业基地,在补助标准基础上给予适当奖励。几年来,共投入资金 100余万元。今年,县林业局分别在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大营子乡、大井镇、新林镇向林业专业合作社投入项目资金268万元,用于发展经济林膜下滴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为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发成立的经济组织,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经验,为了确保其健康发展,林西县强化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大力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服务,加大林业科技使用率和转化率。以林业工作站为中心,全县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0次培训人员达800人次,其中针对林业专业合作社会员5次,此外,邀请林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指导生产10次。
三、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如何引导浓密利用好分到手的林地林木,巩固林改成果,发展林下经济便提到了突出的位置。创新、科学、绿色、人文的开发林业资源,是未来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之一。
首先,林区基础设施需要改善,路怎样修,电谁来配,自来水怎样装,这是发展林下经济最基础的问题。
其次,如何结合实际选好主导项目,林农对好项目从哪里来?技术支持谁来做,发展资金谁来提供,市场开拓谁来办,产业链如何衔接,都需要我们林业部门给林农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两项问题不是林业部门单方面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第三,林业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在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产业组织发挥组织功能、中介功能、载体功能、服务功能;没有政策可以有政策,没有技术可以有技术,没有投入也可以有投入,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收益将会得到保障,经营风险将会大幅降低。“合作社+基地+示范户”能够解决且发挥好以上功能,但它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西县“合作社+产业基地+示范户”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起步较晚,层次低,数量少,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一些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产业基地作为合作社的一个基础,受到人员素质、资金、技术、信息等因素制约,缺乏成型的发展思路、运作措施和有力支撑,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从产业基地发展外部环境来看,对产业基地建设政策扶持、融资渠道、产品销售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产业基地人员以农民为主,缺乏有效的智力支撑。因此,我们得到一个最深刻的启迪,就是凡是产业经济搞得好的地方,都有一个主导项目。任何一个好的产业如果没有主导项目去引领,最终结局是“胎死腹中”。应该说项目投入是产业基地发展的“生命线”,是合作社建设的“铁脊梁”,龙头企业生生不息的“加油站”。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利用好国家林业重点项目投入的机遇期,同时积极争取其它国家重点项目,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引导项目资金投入方向,科学布局,合理整合资源,让基地繁荣、产业崛起、大地增绿、农民增收。
四、林业产业今后的工作打算
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就是为了解决村级组织“统不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瓶颈问题,我们认为下一步,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树立品牌意识,发展精品林业产业。积极推进木材加工、林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种苗、花卉、野生动物(鹿、野猪、山鸡)、绿色饮料、森林生态旅游十大品牌建设,形成规模效益和市场效益。认真做好“地理标志”、“森林认证”以及标准化工作,积极保护和培养林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及名牌产品,争取奖励政策。
2.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
依托林业资源优势结合林西县实际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林产业。林西县有林地面积248.5万亩,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组织引导森林食品的有序采集和加工利用,鼓励并支持野生动植物的驯养繁殖和加工利用。在城镇周边大力发展种苗花卉基地,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用上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良种壮苗,使城镇居民享受到大都市鲜花带来的生活的幸福和喜悦,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多种经营的发展局面,实现近期效益保稳定,长期效益谋发展,定向培育求突破。
3.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积极推进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抓住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关键环节,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进行科技攻关,不断加大林业名特优新品种培育和高新林业技术研发及推广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逐步建立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并组装配套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林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及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林业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4.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努力提高产业基地建设质量,进一步改善合作社的生产条件,扩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
5.坚持典型示范,建立引导机制
“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农民群众最讲实际,最重现实。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是我们推进合作社建设及所有的农村改革试验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林西县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好典型,可以互相学一学、促一促。同时宣传媒体要对现有的合作社先进典型进行总结、提炼、推广。各乡镇都必须要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开展“示范社”创建工作,每个乡镇要建立起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农户多、社会效益好的示范专业合作社,带动本乡镇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使林木成为摇钱树,林地成为聚宝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