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德尔矿区钨钼等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德尔地区钨钼等金属矿床的岩性、产状、矿化蚀变、微量元素含量、围岩蚀变现象、各类矿床之间的关系等地质特征。http://
关键词:钨钼矿 金属矿物 地质特征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olybdenum deposit lithology, occurrence, 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trace elements, the phenomenon of wall-rock alter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deposits and other geological features of Delta region.
Key Words: tungsten-molybdenum mine, metallic minerals, geological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O7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德尔矿区地质特征
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七角山组(Pt1q1-2)与中元古界苏家河群浒湾组(Pt2h1-2)。总体轮廓为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褶皱不发育,除在东南可见轴向北东的小褶曲(波及范围100m左右)外,则是一些因岩体入侵、构造变动而产生的扭曲、揉皱现象。断层发育,以脆性断裂为主,主要有北东、北西、及近南北向,规模稍大的岩体主要有大银尖花岗岩体及聂家合水花岗闪长岩体,另见一些花岗斑岩脉。
1.1大银尖花岗岩体
出露于矿区中南部,面积1.4km2,平面上呈向北岔开的“Y”形岩株。岩石类型以中粒花岗岩、中粒二长花岗岩为主体,边缘有细粒(二长)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以高硅富碱、贫钙缺镁为特征。岩体的内、外接触带上一般可见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云英岩化、矽卡岩化等现象,尤以岩体西部蚀变最强,其内外接触带已构成钼、钨工业矿体。大银尖岩体是与钼、钨、铜成矿有关的母岩。
1.2聂家合花岗闪长岩体
分布于聂家合北部,呈椭圆形岩株,岩体东侧下部已与大银尖岩体连成一体。岩体由花岗闪长岩组成。岩石化学成分以高硅富钾为特征。岩体具黄铁矿化,局部硅化。岩体边部有浸染状或脉状的辉钼矿,光谱测定钼最高含量0.03%。
2.矿床地质特征
依据赋矿地质特征,把大银尖钼钨(铜)矿分为3种矿床类型: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脉浸染型钼、铜矿;矽卡岩型钨、铜、钼矿;石英脉型钼、铜、钨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细脉浸染型钼、铜矿分布于大银尖岩体北西部的内外接触带上。地表只见矿化,工业矿体埋深20~30m以下,属盲矿床。
2.1产状、形态与规模
外接触带中的矿体赋存于白云斜长混合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及矽卡岩中,产状与片麻岩一致。地表矿化范围约1.5km2。矿体长150~480m,延深200~400m,厚2.10~8.28m,平均4.43m。内接触带的矿体赋存于自岩体向内120m范围的花岗岩中,盲矿。地表只显示强大异常,个别地方钼品位0.04%~0.09%,工业矿体埋深约50~150m。控制长150~240m,延深180~450m,厚1.00~78.70m,平均4.76m。
2.2矿化特征
岩体外接触带钼、铜矿化主要分布于岩体西侧的黑云(二云、白云)钾(斜)长混合片麻岩或矽卡岩内。辉钼矿多呈细粒状、鳞片状浸染于岩石中,或呈鳞片状集合体,与黄铁矿伴生赋存于片麻理与裂隙中以及石英脉体两侧。石英2黄铜矿脉常穿切石英辉钼矿细脉,钼品位一般为0.02%~0.1%,平均0.09%。铜品位一般 3.3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一般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3.4围岩蚀变
除矽卡岩这一基本蚀变类型外,一般还伴随有透闪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
4.石英脉型钼、铜矿
4.1产状、形态、规模与矿化特征
石英脉主要分布于大银尖岩体西北部的内外侧,其产状、形态严格受走向60°~70°、倾向北西、倾角50°~70°的断裂及断裂两侧的次级裂隙控制。较大的石英脉多见于断裂中,细石英脉则见于断裂附近裂隙中。细石英脉的分布密度变化较大,近断裂带密集而向外依次变稀。最密可达60~70条,稀者3~5条,一般密度5~7条。石英脉长10~120m,有时可断续延长约2km。厚度变化于0.1~3m,一般0.3~0.8m。呈脉状、豆荚状,形态不规则。沿走向和倾向均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的变化。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即赋存于石英脉中。近脉围岩中破碎带亦有钼、铜矿化,并局部富集。钼、钨、铜、硫的含量变化见表1。
石英脉以钼矿化为主,伴生铜、钨矿化,但矿化体规模较小,品位变化大。
4.2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矿物组合主要为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钨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乳白色石英,局部有少量方解石和浅绿色萤石。矿石具自形、半自形晶粒状结构、压碎结构,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
4.3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钾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其中以硅化与绿泥石化最为普遍、强烈。
5.结论
大银尖一带高硅富碱的小(斑)岩体发育,矿床类型多样,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1∶20万地化异常图上,大银尖钼异常面积与已知的汤家坪大型钼矿的钼异常面积相当,目前在大银尖附近已发现具有钼多金属矿化的小(斑)岩体还有张家店、夏合水、铁管山、帅合水等多处,除大银尖处进行过深部钻探验证外,其余仅都处于地表研究阶段,因此加强大银尖一带已知钼多金属成矿类型及成矿规律研究,有利于指导邻区找矿,亦有望在该带发现大型金属矿床。
参考文献:
【1】郑素娟:探讨河南乐川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年第254期、159页。
【2】陈光远: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3】叶世伟:矿床地质与找矿方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