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刍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
【摘 要】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各银行为了适应当代市场环境,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的时候,其信贷风险也随之提升。对其信贷风险的评估不足,就会导致银行信贷的危机。与此同时,国家也已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去化解信贷风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更应该对信贷风险加以重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近年来,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就属信贷风险,这也是目前商业银行向上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对信贷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本文就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进行简要分析。http://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管理;防范
在我国的金融领域中,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它在金融领域中起导向作用。银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简称CB,根据拼音可译为“存吧”,可见商业银行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高,防范能力十分薄弱。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量的增大,其信贷风险也在增大。例如,朝华集团董事长张良宾曾被称为资本市场的“西南王”。而在2006年,已被警方控制,并终审判决终生监禁,原因就是他存在资本运作“黑洞”,数额有20亿元之多,其中违规担保高达9.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较高,影响着商业银行体系的安全。针对这种情况,银行就要去了解信贷风险的原因,然后出以对策,最终保护银行的利益,确保银行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
1.客观性
所谓客观性,其实就是真实性,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因此说,商业银行信贷活动越多,其信贷风险就会随之体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参杂个人的主观意识。
2.隐蔽性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有很多企业去银行贷款时,这些企业中有很多有可能资产很少或不足,他们会首先选择向多家银行贷款。然后,它们通常会依据贷款协议“及时还款”,无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而这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蒙蔽了银行,它们以企业的信用好的特点,而一直掩盖资产不足和亏损等现象。因此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隐蔽性对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3.可控性
可控性,就是指可以控制的特性。商业银行信贷的可控性就是指在风险来临前,银行可以对分险进行预测,然后在事中进行防范。如果发生风险后,也可以对该风险进行及时的化解。
4.扩散性
商业银行一旦发生较大资金的信贷风险后,就会给银行带来灾难,使银行增加了坏账。发生这样的情况,不仅对商业银行有着巨大的影响,还会引起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因此,我们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具有扩散性特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
1.素质风险
素质风险就是由于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或对贷款人分析审核不到位,导致的信贷风险的出现。素质风险包括业务素质风险和品德素质风险两个方面。业务素质低下的信贷员,无法正确的判断每一笔的贷款,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而品德素质低下的信贷员更容易犯错误,导致银行风险的发生。这两方面的风险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
2.管理风险
人们在银行贷款后,银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其进行贷后管理,贷后管理在贷款管理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贷款借出后,能否正常收回是贷后管理的目标。从目前来看,贷后管理实施的还不算完善,还存在着走形式、走流程的现象,这给贷款回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严重的还会导致银行收不回贷款,产生坏账,同时也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
3.政策风险
到银行办理贷款时,各种贷款政策层出不穷,贷款政策可以促进信贷业务的开展与开办。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信贷业务却很难随信贷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就产生了政策风险。
4.程序风险
近年来,办理信贷业务的个人与企业数量均有所提升。而现在审批程序又如此的繁琐,从而无法控制信贷风险,严重时会导致风险的增加。
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指的是借款人管理自身企业的风险。借款人的企业经营的好坏,影响着企业还款进度。当借款人向银行贷款后,对审批下来的资金有使用决定权。也就是说,资金在借款人手里,借款人掌握着主动权。当企业未及时还款时,银行没有权力去干涉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说,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影响着银行贷款的风险。
三、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1.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加强内部控制,形成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首先,就应该从基层到高层开始强化各级别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建立员工风险责任制度,从内部就构建出一个防御系统。最后,实现降低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
2.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我国应建立一个高级信用系统。商业银行在为企业或个人办理贷款时,可以通过信用系统判断他人的信誉。信誉好的,发生道德风险的几率就会稍小一些。而信誉不好的,发生道德风险的几率就会很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信贷风险,就要健全我国的信用体系。
3.改变经营管理理念
要防范商业银行信贷的风险,就要转变银行的信贷管理观念。首先,要改变商业银行的理念,从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银行的规模取决于贷款数量的多少,而银行的安全与效益却在于贷款的质量。高质量的贷款会给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使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在我国,各银行的贷款普遍存在注重贷款数量而忽视贷款质量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从长远利益考虑,商业银行要想发展的更好,就必须从观念上高度重视贷款的质量。其次,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贷款的安全性尤为重要。现如今,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在这种情形下,商业银行要坚持自己的管理理念,慎重审核所要发放的贷款。在信贷管理方面,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让贷前、贷中、贷后,逐步形成规范的流程。
4.贷款风险的预警监控策略
风险预警,是贷款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提前预警布控,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而对于一些不良贷款,也可以起到监控的作用,并提前的发现以及处置。在预警?O控时,所用的设备也要求是最先进的,可以引进国外的高科技,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
5.贷款风险的清收策略
清收工作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贷款回收损失。对于一些无法还款的个人或企业,商业银行应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去行使收回应得来的款项,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在清收的过程中,银行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还有可能会依靠内部员工的积极转化,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贷款的风险。
6.加强金融监管
近年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金融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行金融监管时,要改变以往的监管模式,从单一监管转换为风向性监管,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各项指标,从而根据指标来确定监管对策。
7.开展科学的贷款组合管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去买彩票,当我们把赌注都压在一个号码上时,中奖几率很渺茫,此时的风险就较大。而当我们把赌注押在多个号码时,我们中奖的几率就会大,风险就会减少一些。贷款组合管理与这个例子很相像,它就是利用投资的多样化与分散化,来减少风险的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解决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势在必行。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发展。根据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特征以及表现形式,应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漆腊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陈一元.贷款风险分类管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