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分析和优化措施研究
一、引言http://
目前,根据数据显示,小微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比例高达95%以上,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关系到国计民生,必须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然而,小微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是淘汰率也极高。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其主要依赖内源融资和民间借贷,导致其资金力量薄弱,缺乏成长力;另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发展模式多为“成本驱动型”,其创新能力不足,如今,随着各类人力、物力成本日益增长,小微企业如果仍旧依靠成本驱动,那么势必被市场淘汰。
根据数据显示,小微企业税收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为4.87%,远高于全国1.92%的平均水平。高额税负??加了企业负担,加之小微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成长力较差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那么,调整税收政策,给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促进其健康成长、保持发展态势显得极为重要。
二、理论基础
1.小微企业的概念
目前,小微企业的概念划分主要适用于中国,美英等发达国家只有中小企业概念,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独特的概念。
小微企业即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税收上的小型微利企业除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以外,还包括资产总额、从业人数和应纳所得税额三个标准,如表1所示:
2.税收优惠的概念
税收优惠是指为了配合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在税收方面相应采取的激励和照顾措施,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对于小微企业的主要税收优惠政策如表2所示:
三、现状分析与存在问题
1.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提出的“双创”背景下,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呈现税费品目杂乱、平均税收负担过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于“税”和“费”的界定存在争议,除了应纳税款外,企业还需要负担各种品名的当地政府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因此造成小微企业税费重,平均税负过高,一度达到30%~40%之间,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小微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还会受制于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根据数据显示,其平均利润仅为 1%~3%,可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每年以 30%~40%速度增长,这与我国政府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2.存在问题
(1)优惠政策立法体系不完善
目前,小微企业的优惠措施多通过税收实施细则、通知、公告等形式作为临时性规范发布,没有成文的税收法律或行政法规作为保障,导致优惠政策零散地分布于各个税种之中,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下:①由于政策的分散,导致不利于整体协调与征收;②优惠政策无法适应小微企业的多样性;③对企业生产销售环节无法给予全面的政策支持。优惠政策的不完整性以及调控手段的单一性会导致执法标准的不统一,进而在政策执行中会出现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加重了小微企业的税负负担,弱化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加之,优惠政策是通过临时性规范进行落实,所以每一项优惠政策都有了客观存在的时效性,这对于在优惠政策时效性末期成立或实施政策的企业来说,并不能真正享受政策红利,反倒因为优惠政策在时效性结束后的终止或变更,又得重新进行政策学习或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对于享受了整个优惠过程的企业来说,优惠政策一旦不再实施,大多数小微企业无法适应,很可能受此影响,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退步。
(2)优惠政策导向性不强、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确,为小微企业的融资、企业转型升级、研发创新起到的作用很小。反观发达国家,普遍能够认识到小微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其发展面临的融资难、成本高、税负高等现实问题,普遍采取了多样性、广覆盖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小微企业政策上的倾斜,使小微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因此,我国也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明确政策导向,树立明确的政策目标,从小微企业本身的角度考虑,为实行多样化、力度大、广覆盖的优惠政策,能够为小微企业的转型、创新提供政策优惠,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3)优惠政策申请复杂、成本高
我国针对财务账目不健全的企业,往往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可是如若要享受优惠政策,必须为查账征收,要求企业能够准确核算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建立账务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很多小微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在征管过程中,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需要去办税服务大厅进行备案或审批,各项优惠政策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小微企业为享受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签字,比如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时需要科技部门的证明文件,再来税务部门进行审批,各个行政部门间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带来较高的遵从成本。
四、优化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立法体系
目前,我国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表现为零散分布、单项单列的特征,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够系统化、缺乏稳定性,还会出现法律层级效力冲突,从而引发争议。因此,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立法体系。 首先,应严格遵循税收法定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统一规范的促进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提升相应的法律层级,建议能够上升到行政法规甚至法律层级,增强优惠政策的法定性和效力性。其次,应确保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目前,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往往具有临时性,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那么,为了真正促进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应避免短期行为,出台科学合理、规范完备的政策。最后,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也应该结合实际,确保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使小微企业有优惠可享受,且应享尽享,使小微企业真正得到获得感,享受税收红利。
2.完善优惠政策,加大优惠力度
针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优化措施:一是建议对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实行“低税率”。处于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其?Y金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淘汰风险高。因此,建议给予创业初期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实行低税率,同时,免除各项行政性收费,降低小微企业负担。 二是加大增值税优惠力度,现行的增值税优惠政策是月销售额2万元(含本数)至3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建议提高月销售额标准,给予小微企业增值税的直接优惠。三是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现行的优惠政策是对于年应税所得30万元以下的,符合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和从业人员标准的,给予20%的优惠税率。建议日后能够给予小微企业直接的税率优惠,可以考虑确定一个应税所得限额,对限额内的小微企业减半征收,并且给予创业初期的小微企业一定的免征期。
3.建立信息交互平台,提高服务效率
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互联网+”的思路,完善税务部门与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搭建信息交互平台,促进信息全面共享。一方面,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进行简政放权,简化办税程序,推行“一站式办结、一窗口受理”等办税方式,对小微企业办税人员进行提醒服务和预约服务等个性服务,形成税企良性机制,增进税企双方交流;另一方面,税务部门针对小微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辅导小组,定期进行辅导,及时收集问题。此外,建议政府成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社会化服务机构,能够为小微企业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办理纳申报等工作,使小微企业充分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规避小微企业的涉税风险,维护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
苗雅楠(1992―),女,籍贯:陕西榆林,专业或研究方向:税收、财务管理、会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