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基于信息化的物流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物流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显著。本文对信息经济环境下物流业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分析,明确提出了我国物流业未来重点发展的三种趋势。/2/view-384721.htm
关键词: 物流; 网络化; 标准化; 绿色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 A
物流科学是管理工程和技术工程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物流技术是物流各项功能实现和完善的手段。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与物流业的紧密结合,使物流的业务社会化、管理系统化得以实现。本论文结合物流技术的一般经验理论,通过对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信息化环境下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我国大型企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物流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信息经济时代的物流发展趋势,为物流组织者进行目标决策、提高物流效率、效益以及服务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一、 物流与物流信息技术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对物流的定义并不相同,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业界对物流的定义也不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最近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做了界定:“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以及储存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这一定义不仅对各个国家、各个学派及产业界的不同认识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加进了“信息”概念。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物流信息通讯技术、物流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物流信息存储技术、智能物流信息技术等。
物流信息存储技术是应用于物流信息的大量存储和相应管理的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DB)、数据挖掘技术(DM)等。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物流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是基于某种数据结构模型,以统一的方式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库接口的管理平台,而在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应用的统计分析工具、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以及基于各种介质的高性能存储技术,将支持所存储物流信息的各类事务型应用、分析型应用的有效实现。
智能物流信息技术是各类信息技术、人类经验与智慧的集大成者,将它应用于物流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物流操作、物流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且对于物流管理的合理决策意义重大。
二、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现状
物流信息技术在国外已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GIS、GPS、INTERNET等技术在发达国家研究和发展较早,信息交流已表现在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上。在物流运作中,运用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微机技术进行的车辆运输、订货管理、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管理及工厂和配送中心的选址分析等,都是IT在物流中的具体运用形式。
我国大型企业如联想、海尔等,近几年在信息技术与物流的结合上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其客户,包括代理商、分销商、专卖店、大客户及散户,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下订单,由综合计划系统处理。供应商按订单备好货后可以直接将货送到工厂,此前综合计划系统会向工厂发出通知,哪个供应商将在什么时间送来什么货。工厂接货后,按订单生产出产品,再交由运输供应商完成运输配送任务。运输供应商也有网站,与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连通,给哪个客户发了什么货、装在哪辆车上、何时出发、何时送达等信息,客户都可以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查到。
然而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仍处于以基础信息化为主的较低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决策者、系统开发商尚缺乏一种战略眼光,只是根据眼前的现状争夺市场,没有看到我国物流信息化长期的战略任务以及信息化市场具有的巨大潜力和长远发展前景。因此著名物流专家戴定一感言:我国的物流业“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进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由于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影响了公共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各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
三、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1.网络化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GPS车货跟踪监控、GIS图形化仓库、配送路由等都有一定应用,但大多局限于某个点或单方面,功能的优化以及信息共享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快物流网络化进程。
(1)社会信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要求物流信息同步的网络化发展。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仅中国的网民总人数达就到了1370万人,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23.4%。中国网站数约为84300个,年增长近5万个。
(2)新型商业运作模式要求物流信息网络化。社会网络化进程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成熟,在网络普及的形势下电子商务取得了飞速发展。但近年来由于物流配送服务导致的“瓶颈”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各电子商务企业不能独立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受聘的物流企业由于地域和规模的局限也不能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在这种不确定性强、时空跨度大的新需求面前,凭借单个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调度资源来完成物流服务往往困难重重。只有将这些信息系统、信息平台联合起来,共同为这些“特殊客户”服务,才能达到目的。
(3)物流业全球化竞争需要以物流信息网络化为后盾。国际社会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企业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突破了组织边界,而且冲出了国界。随着服务对象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化的物流企业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物流企业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决定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物流信息网络的对接是物流网络资源全球配置的重中之重。所以,物流信息网络化将使得物流企业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尤其是大系统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效率的提高有着决定作用。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等手段能够加快流通速度,减少物流节点数,保证物流质量。同时,物流标准化也给物流系统与物流以外系统的高效连接创造了条件,对开展国际物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发展状况,国家之间差距很大。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物流标示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距离现代物流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至于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建设和物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几乎是空白。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来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各成员国的基本要求。从物流标准化的发展过程看,各国标准化进程尽管会有起落,但是行业技术标准的管理模式一定会逐步与国际接轨。
3.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中规定,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绿色物流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为循环型经济奠定了一定物质基础。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绿色物流可以通过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来促进绿色制造,通过绿色物流管理来满足和促进绿色消费,进而提高物流对生产和消费的服务水平,以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作者单位:李秀梅中国海洋大学淄博职业学院
王振环 山东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何明坷.物流系统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戴勇,钟宝篙.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物流技术,2004.1
汝宜红.现代物流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P.M. Reyes. Logistics networks: A game theory application for solving the Transshipment problem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2005(16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