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3140 发表于 2018-7-16 14:23:11

2018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的技术创新观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要取得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是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发展高新技术,向市场提供丰富各异的“新、特”产品,以此占领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此,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和技术创新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2/view-387649.htm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分析
  
  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中小企业选择生产大型企业的旺销产品,在当时市场需求旺盛,产品技术含量低下,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以及其他诸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下,这类中小企业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得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大企业各种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大企业拥有了更完善的营销网络,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以及更低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再加上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此时的中小企业若不及时调转船头,必然与大企业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这无疑是“以卵击石”。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避开和大型企业的正面冲突,在大企业的边缘地带和无暇顾及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争取在一些特殊产品和技术上成为佼佼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第一,在与大企业分工协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大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 ”的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生存空间。例如,日本松下公司就以系列化方式控制了1500家中小企业。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则有6.2万家中小企业为之提供零部件。但合作并不摈弃竞争,为了在合作中同大企业保持对等的地位和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在协作生产期间,必须注意技术积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树立信誉。
  第二,在大企业不愿涉足的市场进行技术创新。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追究“规模经济性”,大企业一般采用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这就自然为中小企业留下了很多大企业难于涉足的狭缝地带,它们的特点是:首先,市场规模较小,对大企业来说生产价值不大的产品;其次,大企业认为信誉风险大的产品;第三,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产品;第四,小批量特殊专用产品。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这样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确定在这些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在不与大企业发生竞争的情况下成长起来。20世纪80年代,德国多次雄踞全球年度出口之冠。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其主要力量来自一批有“隐形冠军”之称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虽然默默无闻,却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积极开发新产品,活跃在大企业难以涉足的隙缝市场;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他们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产品销售到全球,从而真正成为这些市场上的“王者”: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90%。
  第三,在大企业无暇顾及的空白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市场消费者群体需求各异,他们的消费需求因人、因时在不断地变化。可以这样说,针对人们千差万别的需求,任何产品的服务和功能都是有限的,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因此,无论多么完善、多么成熟的市场都不可能长期不变。中小企业可以在先进企业对关键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善这些产品的不足之处,填补其缺陷,提升其使用价值,建立新的局部市场优势;而且,通过这种不断改进,这些产品的优势将不断积累,最终会使这种产品改变,并创造出崭新的市场。我国著名的方太集团在1996年决策进入抽油烟机领域时,全国已有多家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已经很多。但方太集团却敏锐地捕捉到当时抽油烟机市场产品的缺陷,开发出当时市场上还没有引起注意的深度抽油烟机,以此进入抽油烟机市场。与以前的浅度抽油烟机相比,深度抽油烟机功率强,更适合于中国家庭。方太推出的抽油烟机在众多的品牌中立即胜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在适宜的市场上进行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就如花儿找到了适宜生存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绽放出艳丽的花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就“王者”地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在正确的市场定位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创新中强调技术上的适宜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生产上的继承性;不要好大喜功,好高骛远,要注意量力而行,发挥自己的优势。技术创新一般应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采取模仿创新的途径。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实验和设备手段相对落后,为推动技术创新,首先应采取模仿创新战略。模仿创新回避了研究开发竞争所带来的风险,与自主创新战略上相比,模仿创新战略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战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模仿创新并不等同于照搬照抄袭别人的技术,它同样要投入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以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日本在这方面的表现极具代表性。日本大多数中小企业非常擅长对引进技术不断进行研究改进和创新。他们首先从研究开发某项专门技术开始,进而确立企业的主导技术。然后,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主导技术为核心,吸收其他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这样,当某一种产品滞销,就可以马上转产,使企业具有分散风险、适应环境变化的内在调节能力。
  第二,采取联合创新途径,即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用联合创新的中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我国中小企业可采取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模式和区域联合创新模式等形式。
  以行业为依托的联合创新是利用本行业的资料、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此外,区域联合创新是由地方科委、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自愿参加。地方科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协调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为某一项目成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要实现的目标。这种技术创新模式往往以推动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
  第三,采取与大企业合作创新的途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分工协作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利用大企业的科技、设备、资金等优势,快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与与之国产化进行配套生产的20多家中小企业的“双赢”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上海大众成立之初,桑塔纳车项目规模仅为3万辆,许多大企业不愿为其配套。在上海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一大批中小企业加入到桑塔纳车国产化配套行列,使桑车国产化率由最初的几乎为零上升到目前的93%,也使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辆,跃居中国轿车生产之首。这些中小企业在为桑车配套之前,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诸多问题,但他们抓住了桑车国产化的契机,依托大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之路,使企业由弱变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目前,上海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企业已成为当前全国同类产品的最佳企业或最佳企业之一。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风险。当今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对市场有准确的把握,而且还面对拥有充分资金,强大科研能力和营销网络大公司的竞争威胁,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创新面临极大的风险。而优秀大企业一般具有市场前景较好产品的较为成熟的先进技术,为这样的大企业配套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利用大企业品牌和技术的外溢效应,将极大地降低市场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使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成功率。
  据统计,20世纪的主要发明中,60%是独立发明人或小企业的贡献。在1975-1993年间的310项发明中,有24%出自雇员在100-999人的中小企业。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登记的专利中,40%为独立发明人拥有。从发明与革新成本看,雇员少于1000人的企业取得革新的成本大约是中等规模企业的1/4和大型企业的1/25。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不仅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而且他们做出贡献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已成为保持国民经济增长活力的基础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旅游经贸学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的技术创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