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1746 发表于 2018-7-16 13:01:24

2018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东部和中西部经济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通过对造成此种差距的因素分析,提出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治理对策。
/2/view-384100.htm
  关键词:经济差异;经济政策;体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也在逐步拉大。我们仅从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两方面加以比较。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差距很小,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差距在不断扩大。1980年,东、中、西部地区GDP的比例为52.17:30.3:17.53,至2002年相应的比例就变为59.94:26.59:13.47,在这期间东部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了7.77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3.71个百分点和4.0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是西部地区的4.45倍。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GDP的比例更是扩大为60.46:26.35:13.19,中西部GDP占全国GDP的比例比2002年又下降了0.52和0.28个百分点。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为7702.8元,而西部12省区的平均水平只有7062.2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7%。如果以全国平均水平为1,东、中、西部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所占比重分别是41.39:28.54:30.07,东部分别是中部的1.45倍和1.38倍。2005年东、中、西部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所占比重分别是47.62:24.88:27.50,东部猛增6.23个百分点,而西部却又下降了2.57百分点。
  
  一、东、中西部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
  
  1.地理因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心位置,南部毗邻港、澳、台、东盟诸国及澳大利亚;东部与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地区相距不远;从海路上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隔洋相望。该地区交通发达,城市密布,气候宜人,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纵览世界地理,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都集中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所形成的三角形地带及沿海与交通枢纽地区。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这些地区土地气候适应人类生存,地形平坦,河网密布,便于人们交往沟通,由此形成农耕文化的发达区。历史沿革至今,无论从文化积淀、人文素质到经济基础都形成一种比较优势。仅从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的比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西部地区的面积545.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77%,其中耕地面积约为22.0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但其中大部分处于干旱少雨、气候恶劣的地区,且大多处在山地高原上,农业生产率极低,水土流失严重。东部地区12省(市)的面积129.8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3.52%。其中耕地面积29.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1%。该地区平原广阔,河网密布,气候湿润,无霜期长,农业生产率极高。
  2.政策因素:从新中国成立起至1978年的30年间,以现价计算的国民生产平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85%、5.26%和7.45%,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0.6个百分点。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如此大的飞跃呢?是这个时期的区域经济政策向中西部倾斜所致。从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到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均衡经济发展政策,即全国有计划地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重点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内地倾斜,安排沿海地区大批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转移至内地,并选派大批技术人员支援西部建设。仅举一例就能说明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三线”地区投资就占全国投资的42.4,1400多个大中型项目,“三线”地区就占55.8%。所以1953~1978年,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和西北。经过这一时期,在生产力布局上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形成的沿海与内地工业非均衡布局及经济非均衡发展格局,使两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及利益差距开始缩小,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
  3.人文因素:这其中包括历史、文化、教育、习俗、信息、观念、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从历史上看,唐宋以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使东部地区逐渐成为中华经济中心地区。早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就产生于东部沿海地区,到了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的进入使东部沿海地区在文化、教育、习俗及观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靠近海洋,古代就有中国人到南洋谋生的记录,到了近代,更是有大批国民移民南洋、澳大利亚及更远的美国,这些移民的后裔又大都在改革开放后回乡兴办实业,带动了一方经济。加之沿海地区从近代到现代,由于地理原因,易受西方文明影响,商品经济意识深入到每个角落,扎根在每个人心里,即使改革开放前的禁锢年代也是如此。
  
  二、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中西部经济与东部的差距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必由之路。依据以上原因分析,要缩小差距应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考虑。
  1.宏观经济层面。(1)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所谓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订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论理道德规范。所有制结构是制度的主要内容。从我国近几年的统计资料可以得出一条统计规律: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区、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比较大的省区,经济发展都比较快。(2)思想意识的创新。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方式,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配置方式,是一种思想和一种文化的体现,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客观上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文化与之配合,没有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文化与之配合,改革就不能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3)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均衡发展是一个国家走向发达的必由之路。中西部经济要赶上东部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国家似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加大政策倾斜度:一是加大对中西部投资力度。由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公有经济规模很小,市场很不完善,所以加大国有投资力度不会产生所谓挤出效应,而且还能增强中西部产业的后劲,缓解就业压力。我国改革开放前十年,东部经济GDP的高速增长,和国家的投资倾斜密不可分。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固定资产投资。二是放开自然资源价格。我国的资源分布状况是西丰东缺,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和主要原材料价格受国家严格控制,一直偏低。据粗略计算,每年向东部地区转移资金上千亿元,后又以附加值高的最终产品,返销中西部,造成中西部地区间贸易呈现贫困化状态,严重影响了中西部地区资金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下放中央直属企业到地方,放开资源价格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税收、金融政策、开放政策应向西部倾斜。在税收、贷款、利率、偿还期、政策性融资、吸引外资等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更大的优惠。四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中西部除继续立足于发展好自身优势的资源性产业外,应鼓励东部企业产业升级,加强研发力量,向高附加值产业进军,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来,即把“世界制造中心”从沿海搬到内陆来,形成东部与中西部产业结构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2.微观经济层面。企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单个企业的兴旺发达往往和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密切相关。因此培育中西部地区的微观经济主体??企业,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企业与东部企业在企业家才能、投资决策、捕捉市场信息、对宏观政策的把握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要缩小这些差距,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企业家才能的培养。企业家才能是新古典经济学“生产四要素”之一,它对其他三个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进行有机“组织”,才能有效地产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家才能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家才能比其他要素更为稀缺,尤其是对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来讲更是如此。由此中西部应从制度创新、体制变革和完善市场机制方面入手,为企业家才能的产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2)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治理结构意为公司权力机关的设置,运行及机关之间的法权关系,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极为关键。由于中西部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内部治理结构松散,缺乏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3)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现代企业的竞争体现在产品、市场、人才、管理等全方位的竞争,科学的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而中西部企业普遍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缺少现代管理方法。因此,中西部企业应学习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产品成本,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才能做大做强。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需要逐步缩小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99年党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做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路决策”,就是一个实现这一目标重大战略步骤,“十一五规划建议”更是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这都充分说明了中央对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决心和信心。中西部更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努力进取,迎头赶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89-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123-1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因素分析及其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