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出发,力图通过阐述其中经典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来解析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以探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一些文化理念。/2/view-387026.htm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和谐融合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基础
1、宏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出不满足现状、努力创造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自强不息可以激发农民摆脱贫苦现状、期待幸福生活的斗志,也便于在全体公民中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宏伟浪潮,号召全民族的力量投入中来。厚德载物则呼唤一种宽容和谐、涵纳共生的社会环境,要求缓解社会矛盾,打破城乡、工农、地区间的隔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积极统筹城乡、工农、区域协调发展,建成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这种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发扬创新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问题。
2、发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保障作用
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注重个人作为家庭、社会、国家一分子的作用和责任,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社会、国家、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强化了个体对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责任,内化到人的心灵深处,能增强人的理性,使人宽恕做人、待人、爱人,这恰好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相契合。
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区,小农意识是存在的。如果任由自私自利、言而无信的行为持续下去,将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妨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甚至将威胁民族存亡!在当前全社会呼唤诚信、提倡奉献、讲求和谐的情况下提倡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保障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社会道德的整体提高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3、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现实社会中,传统农业社会“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农意识和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人生信条仍然广有市场,一些人无心生产、企图靠不义手段获得眼前利益,既使他人、社会和国家利益蒙受损失,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一大隐患,又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工具。这时就需要我们用积极的“义利观” 匡正“火中取栗”的不义观念。同时,它也有利于实现工农、城乡和地区间的和谐,有助于建设“以工促农、以城代乡”的长效机制。
4、中庸之道的和谐影响
“中庸”要求把握事物两端,寻求其“中”,“执中”,从而使矛盾统一、协调保持下去。中庸重在和谐,它是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又具特色的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强调中庸,既不能搞盲目跃进,也不能嘴上大吹大擂,实际按兵不动,而是要追求时时处中的和谐状态,遵循波浪式前进、曲折性上升的发展规律,脚踏实地走好建设步伐。
5、“入世精神”的推动作用
所谓“入世精神”,就是积极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中华民族在艰苦环境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锤炼出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
传统的人学文化是积极入世的,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积极的入世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提倡入世精神就是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中国农民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实践模式,发展了乡镇企业,为国家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必须提倡和鼓励这种入世精神,让更多的农村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大德,主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些光荣传统在建国初期得到了充分弘扬,发展成顺应时代潮流、艰苦创业、勤俭自强的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提倡这个光荣传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既要在迫切需要投入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上大胆投入,又要预防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家应当激励起全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牢记胡锦涛同志“两个务必”的重要指示,激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奋斗力和竞争力,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风格各异、绚丽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诸多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瑰宝。我们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中要注意符合各地特色和依托不同资源发展形式各异的新农村:既要促进“奶牛村”、“蔬菜村”、“旅游村”等特色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要尽量保持乡村原有的精神文化、历史风俗、民间传统,使新农村建设尽展社会主义风采!特别要注重保留村庄原有味道,决不能走“集中、统一、高速、盲目”的道路,尤其各级党委、政府决不能用行政命令盲目统一建设步伐,走上“机械主义”的不归路。
8、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动员全社会投身新农村建设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意义非凡。新农村建设关系国家兴旺、民族复兴,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好指导。同时,要注重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的文化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的和谐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始终是农本国家。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民休戚相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因为处于城市边缘、与异域文明接触较少,思想意识和传统道德观念较城市变动较为稳定,乡土观念较重,人民更为传统、质朴,受传统文化的的影响也更深一些。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相通的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平共处、和谐共进,将个人责任与国家荣光、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找到个人在社会中的合适角色,构建稳定的社会关系,进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谋求民族的崛起。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形势下针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的正确方针,目的也在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所以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2、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从《诗经》中的“小康社会”到《礼运―大同篇》中的“大同社会”,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源头。“小康”、“大同”的社会是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契合的。因此,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指导好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3、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特色是“新”
“新”强调农村建设的亮点和前景,是旧有形态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它要求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涵纳外国的先进文化、技术和管理经验,借鉴已有的典型例子,走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文化,是重要的理论源泉和精神动力。
4、合理利用中庸
中庸思想能够消除社会竞争带来的重压,使人际情感得到沟通、消除误解,也会对缓和城乡、工农、东西部地区间的矛盾起到作用,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应当合理利用中庸思想,强调保持“动态中庸”的发展过程,追求稳步推进,建设“动态和谐”的新农村。
5、要发挥积极的“入世”精神,注重管理科学、民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及时听取人民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八亿农民的首创精神、入世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关系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繁荣、关系民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要注重农村基层领导的选拔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民主观念,以期有利于新农村 “管理民主”;鼓励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到基层锻炼,以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改善农村部分群众素质低下、对民主选举等管理模式产生的冷漠态度和不良行为,加强社会教育、传播先进理念、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做到充分科学、民主,才能保障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6、应用德治和法治共同建设“乡风文明新农村”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没有健全的法制就没有良好的秩序,没有良好的秩序就不会达到社会和谐。要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有力地结合起来,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继续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阵地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完善法治的同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完善村务公开和村民民主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建设好“乡风文明新农村”。
7、积极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不唯农民,全国各族人民都将会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倾洒热血和汗水,奉献青春和力量。必须重视作为全民族特有思维形式和人生准则的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它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更好地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
三、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走的一步,在它后面还有更多、更严峻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始终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必须注重探索积累和沉淀更新,积极引导它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重视发挥其积极作用,研究出带有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新文化、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丰富和完善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共产党员. 2005.10.6-12.
邵汉明. 中国文化精神.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
宋志明. 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
张德元.新农村建设中要“把根留住”.调研世界,2006.7.29-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