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0068 发表于 2018-7-16 12:41:43

2018徐州市物流发展与高职人才需求浅析

  摘要:人才需求调研是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各院校才能制定有针对性培养方案,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的人才。本文通过调研和利用较大量的数据对此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有利于徐州各院校制定相关的方案,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2/view-383972.htm
  关键词:物流现状;高技能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 A
  
  为了摸清徐州地区乃至江苏省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社会供求情况,我校于02年物流管理专业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又于05年中组织了一批相关人员就物流管理高职专业的建设进行了可行性调研与论证,对徐州地区物流发展的状况、趋势,物流管理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职业岗位(群)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现分析如下。
  
  一、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1.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90年以来,徐州的物流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况,年增长率除了个别年份外一直保持两位数,最大值达到了31.6%。另外,客运量和货运量除了个别年份之外,总体上也呈现出增长的势头,表明了徐州物流业增长较快。
  
  虽然,徐州市物流业虽然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第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份额,在整个GDP中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徐州市2005年的物流增加值/GDP之比只有10.11%,比我国1998年的物流增加值/GDP之比(12.5%)还低,说明徐州物流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徐州发展物流业的空间相当巨大。
  
  2.徐州物流产业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徐州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业,但比起它在区域分工中所承担的职能而言,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认识和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徐州市多数企业和部门物流观念淡薄,对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企业发展乃至对全社会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以及对增强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意义,使更多的企业热衷于选择自营物流方式,向运输公司购买运输服务或向仓储业购买仓储服务往往还只限于一次性和临时、分散的物流服务。
  (2)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组织化程度低
  物流业目前整体上仍然呈“散、弱、小”的状况,小生产特征明显。物流各环节还相互脱节,物流方式过于单一,物流市场无序竞争等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物流产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3)专业化程度不高,业态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市的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慢,生产与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社会分工较低。第三方物流市场尚在培育时期,物流企业专业化操作程度低,物流行业的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很难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4)物流服务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化程度不高,市场分割严重
  我市物流行业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各个经济部门自成体系,使得物流环节的运输工具、承载设备的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物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5)物流人才短缺,经营管理方式粗放
  物流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物流企业成长的保障。到目前为止,徐州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随着现代物流的兴起,物流人才极度短缺,目前徐州的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也难以满足为客户工商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要求。
  (6)信息化程度低
  现有不少物流企业还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离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尚有不少差距。
  
  二、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1.“十一五”期间构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优势优势
  (1)区位和交通条件优势明显
  徐州是国家“四沿”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明显:(1)沿海开放经济带与沿陇海――兰新铁路经济开放地带的重要节点;(2)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带、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具有跨省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中心城市的地位,素有“五省通衢”之称;(3)徐州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铁路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连霍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徐宿高速公路,五条国道公路四通八达,临近的连云港市成为便捷的对外贸易港口,加之境内的民用航空机场(观音机场),构建了徐州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2)兴旺的商贸流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业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徐州市至“十五”末已经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45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25个,超百亿元的特大型市场2个。投资25亿元、占地近4平方公里的中国淮海食品城,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以电子商务为龙头、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级食品交易中心、博览中心、信息中心、市场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2005年徐州各类市场总成交额达602亿元。
  (3)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徐州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3%,达到1212.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6.04亿元,增幅为15.7%;进出口总额11.26亿美元,增长23.8%,公路货运量为5558万吨,铁路货运量为3035万吨,水运货运量为684万吨,货物周转量547.28 亿吨公里。
  (4)有部分物流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
  徐州市各类货运业经过优胜劣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展,联运公司、集装箱运输公司、储运公司等专业运输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成为货运业的龙头企业,为发展现代物流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2.“十一五”期间构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前景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加快建设徐州市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徐州市编制了《徐州市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该规划提出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以徐州经济开发区和铜山、邳州、新沂经济开发区为基地,发展生产原料供应和产品分销物流;以九里物流中心、新沂物流中心和邳州、贾汪等地综合交通为基础,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物流。积极推动物资集团、港务集团、商业储运、邮政物流等企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推进交通、仓储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强与连云港及周边地区开展区域物流合作,打造路桥物流链,实现资源共享,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立足徐州都市圈、与全国重要物流节点相链接的区域性物流枢纽城市。
  总之,徐州市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徐州城市具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商业发展历史,具有规模较大的产业基础,有条件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物流业基地。
  
  三、徐州市物流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省物流产业也存在诸多问题,专业人才不足以及人才在素质、知识及层次等方面的缺陷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和国际接轨和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据调查,在我省的物流企业中,具有大专层次以上的管理和作业人员只有21.34%,而多数经营范围单一的粗放型物流企业中受过物流管理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则更少。同样来源资料说明我省物流核心行业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4.12%,具有高级工和高级技师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1.96%,远远低于全国同时期的5.24%和3.25%的水平,就是在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型制造企业中,也极少有受过高层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地区GDP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徐州市为20%(根据全国05年18.57%并略作调整得出),而发达国家、地区不到10%,这一数字表明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构成对物流产业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按每年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需要25个物流从业人员,则2006年徐州实际需要3.03万人,到2010年实际需要4.88万人,按21.34%的比例推算,2006年和2010年需要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分别为0.64万人、1.04万人。从物流管理的岗位需求看可分为:物流市场营销、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在以上物流管理岗位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物流市场营销和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含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而大量的工商企业则需要能够从事物流规划的方案制订以及企业内部物流运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从近几年我市物流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看,2003年以前,徐州市只有各别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且为中职,每年招生1个班,45人左右;当年无毕业生。近几年,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工业学院、徐州建筑职业学院、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徐州财经高等职业学校等高校和高职院校分别开设了本、专科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毕业生仅数百人左右,供求缺口相当大。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在各院校起步较晚且规模快速扩张,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师资配备、实训教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因此,急需面对江苏和徐州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理清专业建设的思路,加强软硬件的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尽快确定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单位: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唐纳德(美).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杨广君.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7-2008) [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徐州市物流发展与高职人才需求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