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3759 发表于 2018-7-16 11:39:13

2018深化中非投资合作的对策思考

  [摘 要]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在中非贸易额逐年攀升的基础上,我国对非洲各国的投资力度不断扩大,在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新世纪中非经贸合作的良好前景,必须以企业为先锋,以政府为后盾,在投资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把中非经贸合作推向新的高潮。
  [关键词] 对非投资 合作 策略
  
  2006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年初,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4月和6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相继访问非洲10国,极大地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发展;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召开,成为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在中国政府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背景下,非洲正日益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热点。
  
  一、中国对非投资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中非经贸关系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目前,中国已超过英国,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同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同4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与35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经贸混(联)委会机制,同2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鼓励和保障投资协定》。
  1.双边友好的政治关系为双方合作提供保障
  加强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不断在国际事务和政治领域加强团结与合作,中国政府支持非洲国家的主权领土的完整,尊重非洲国家的民族尊严并支持非洲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使得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更加巩固。
  2.对非投资步伐不断加快,投资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对非投资额达62.7亿美元。据初步统计,2006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3.7亿美元。中方投资项目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带去了适合非洲国家的技术,增强了非洲国家自主建设的能力,受到普遍欢迎。
  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的对非洲的投资规模与我国对非友好关系的发展是极不对称的,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发展有着相当广阔的空间。
    ;
  2003年~2005年,全球流入非洲的外国投资分别为185.17、171.99、306.72亿美元,同时,我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分别是0.75、3.17、3.92亿美元,由此看出,尽管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在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也只不过是3%,而在流入非洲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比例就更是微不足道了。
  
  二、制约中国对非投资的主要因素
  
  1.投资环境限制
  从投资环境上分析,非洲大陆总体趋向稳定,但是局部地区政局比较动荡,政策相对多变,民族、宗教、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经济发展落后,市场狭小分散,基础实施和金融环境较差,人力资源素质很低。经济改革的步伐特别是私有化进程远远落后于拉美和东欧等发展中国家,不少非洲国家并没有专门的针对外国投资的法律,而是体现在相关的法令之中。综合这些因素使得非洲成为世界上投资风险最高的地区。
  2.面临其他国家的挑战和竞争
  非洲现在得到的关注是空前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普遍重视对非发展政策,对非关系重点由政治转化为经济,由援助转化为投资和贸易。第15届非洲经济高峰会议发出了积极的信号,这项由英国首相布莱尔牵头制定的计划旨在让西方发达国家每年给非洲提供250亿美元甚至更多,帮助非洲实现一系列的振兴计划。不仅是英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都已在各自的财政政策上体现出对非洲的支持。中国对非投资面临着其他国家的强烈竞争。
  3.部分西方国家的无端阻挠
  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加深,在某种程度上触动了西方国家的既得利益。一些西方舆论利用中非贸易争端,将经济问题片面放大和政治化,其深层意图在于阻挠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与欧美企业竞争。最近两年,一些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增长之势,成为部分西方国家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口实,如廉价商品出口冲击非洲国家市场问题,环境问题、劳工权利问题等。
  
  三、促进中非投资合作的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1)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引导力度
  鼓励和引导中国优势的产业到非洲国家进行投资,特别是鼓励民营企业去非洲投资,完善公共商务信息制度,全方位地传播非洲投资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对非洲国家投资环境不熟悉等问题。积极沟通政府和金融机构与中小型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中非发展基金的运作效率,鼓励企业到中非经济贸易区开展商务活动。
  (2)促进改善投资环境,保护中国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在促进非洲国家逐步完善投资环境方面做出努力,以保证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能够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减少在非投资的负担,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
  (3)完善对企业投资非洲的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
  建立非洲地区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改善我国对投资非洲的金融服务,为企业融资创造宽松、便利、灵活的环境,鼓励投资企业把政策性资金、商业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结合起来使用。
  (4)积极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充分发挥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和投资贸易中心的作用。利用已经成立的中非民间商会、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等,鼓励中介机构发挥在促进中非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作用。
  (5)以文化交流促进中非投资合作
  通过开展互派留学生、教师和文艺演出团体、办艺术展览、对非人力资源培训、医疗卫生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互相借鉴,促进投资合作。截止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但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
  2.抓住机遇,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投资合作
  (1)深化能源合作
  中非之间能源合作市场空间巨大,经济效益理想,可以列为首选项目。非洲油气、矿产资源丰富,开采成本总体较低。加强与非洲国家的能源合作特别是油气资源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企业可以在非洲参与能源开发时涉足管道网线建设、炼油厂、风险勘探、提高采收率等多个领域,形成上下游一体化投资。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开展资源和能源的开采及加工合作,不仅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同时缓解国内能源的短缺问题。
  (2)加大企业在非洲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非洲地区的承包市场潜力较大,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和通讯设施的建设上,工业项目也逐步增多。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工程承包企业已经在非洲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为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投资机会。2006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完成承包劳务营业额95亿美元。中国对非承包工程涉及房屋建筑、石化、电力、交通运输、通讯、水利、冶金、铁路等领域。中方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供了优秀的工程质量,而且降低了造价,增加了就业,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3)开拓新的投资领域,扩展投资项目
  化工领域:主要可以集中在如塑料制品、日化用品、轮胎等行业。非洲塑料制品方面比较落后,产品通常从欧美进口。我国在塑料制品的生产方面优势明显,相关企业可以在当地建小型的塑料制品厂,投资小,见效快。非洲日化用品市场的年增长率达到30%。而中国日化用品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还非常低,有待进一步开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深化中非投资合作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