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外汇储备高速持续增长背景下的调整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外汇储备规模的讨论,普遍达成共识,就是外汇储备已超过适度规模,有很多不良影响。关于外汇储备管理的讨论非常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应对外汇超常增长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与我国对外贸易的相互影响入手,指出外贸的持续增长是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过度的外汇储备对外贸起着抑制的作用,并提出以下对策: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改变货币当局独揽外汇资产的格局;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进行外贸商品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导向政策,进行进出口优惠政策清理,使之合理化,构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关键词:外汇储备;对外贸易;对策
一、关于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达到10663亿美元。近几个月来,外汇储备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从20世纪80年代几乎没有外汇储备到目前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在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扮演重要角色的大国。据估计,今后4—5年,每年仍有1500~2000亿美元的增长。外汇储备的高速持续增长带来的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外汇储备的规模与管理是当下讨论的焦点。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的研究,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时建人、郭恩才、王国林、许承明等运用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吴丽华、高丰和于永达等运用成本——收益法中的阿格沃尔模型测算后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外汇储备的主要是给人“看”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满足进口、支付债务的需要,而是转变为“保持信心”。由此角度来看,我国需要保持的外汇储备应该多一些。成思危估计,大约保持6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足够了。也有学者如武剑、姜旭朝、谢太峰认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并非处于偏高的状态。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认为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另一方面的研究就是关于如何管理外汇储备的研究。目前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不同的对策:李扬、余维彬、曾刚认为应该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巴曙松,吴博、朱元倩对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及对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分析后得出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除了积极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之外,我们还必须大力推进各项机构性调整。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与我国对外贸易的相互影响入手,指出外贸的持续增长是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过度的外汇储备对外贸起着抑制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外汇储备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主要是过去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政策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保持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1.经常项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影响分析
经常项目分为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等四个子项目。货物项目的巨额顺差是支撑我国储备快速增长的源泉。1997-2001年,我国货物项目年年顺差,累计顺差达1975亿美元。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产品供给能力和创造性潜力巨大,顺差进一步扩大,2004年经常账户盈余686.59亿美元,其中贸易项目中货物就实现顺差589.82亿美元,2005年汇率升值之后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当年进出口比上年的11547.4亿美元有所增长,进一步扩大为14221.2亿美元。出口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最终直接导致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飙升。
服务项目主要是旅游和运输部分,该项目在上世纪80年代一直是顺差,但从1992年开始出现逆差,1997年后逆差规模扩大,至2001年平均每年逆差约60亿美元,2004年逆差进一步扩大为96.99亿美元,这反映了我国对国际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竞争还处于弱势,对外汇储备的增长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收入项目年平均的净流入为8亿美元,在1993年以前一直是顺差,但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逐年扩张,外商在我国投资收益大大高于我国对外投资收益,净利润的汇出,以及外债的支付,我国在收入项目上的逆差规模迅速增加,从1991年到2004年我国累计收益逆差达到1312.09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同时期累计经常项目顺差2868、74亿美元中的45、73%都用来弥补收益逆差。该项目逆差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外汇储备有着重要抑制作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经常转移主要是为数众多的华侨与大量出国定居者向国内汇款赠物所致。原来每年顺差稳定在数十亿美元,随着世界经济的好转,经常转移项目的顺差也在逐年增加,2003年为176.34亿美元,2004年为228.98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在经常项目中的贡献仅次于货物项目的顺差,相对较为稳定。
总之,经常项目对外汇储备的增长贡献很大,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于货物贸易,其次是经常转移,近年来服务和收入项目的逆差在扩大。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特别是近年来急剧增加的贸易顺差既有短期、周期性原因,也有长期、结构性原因,反映了中国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造成了资源的错配。
2.资本与金融项目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分析
金融项目主要由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它投资三部分构成。1992年以后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迅猛增加,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式。1997年—2001年,直接投资的5年累计净流入为1947亿美元。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加额仅为18.05亿美元,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增加额就有549.36亿美元,直接项目盈余531.31亿美元,金融账户顺差1107.29亿美元,该项目对外汇储备的增长起了促进作用。
证券投资相对数额较小,主要是债券部分,股票投资占有比例较小。1997年以前我国在证券投资项目上是以净流入为主,我国政府和一些银行过去在海外发行的债券到期要还本,1998年以后出现较大的净流出,四年中形成的净流出分别为37亿美元、112亿美元、40亿美元和194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规范,国外资金看好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出现净流入,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越来越大。
其它投资项目主要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利用基金组织的信贷和贷款等,该项目波动较大。1985年至1991年我国对外借款较多在其它投资项目上一直是净流入。随着我国进入还款高峰,该项目所出现的净流出逐步增大,尤其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以及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该项目出现了规模很大的净流出,1997—1999年净流出分别为312亿美元、437亿美元和181亿美元。2001年开始,由于国际经济的持续低迷和人民币的隐性升值,国外短期资金流入以套利,其他投资项目出现较大的顺差,当年达到169亿美元。2004年我国其他投资流出增加2242.74亿美元,流入增加2621.82亿美元,顺差379.08亿美元。2005年人民币持续升值以来,热钱更是纷涌而入,该项目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更大。
总之,从数量上看,我国在金融项目上的顺差大部分是直接投资净流入的贡献。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很大。近年来,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影响也在扩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