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843 发表于 2018-7-15 17:07:08

2018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视角下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2009年3月份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里程碑的历史意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国际金融中心与银行金融市场业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
  (一)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同时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5号)(简称沪府09年25号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沪府发40号)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代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上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纵观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后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先行先试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二)金融市场业务拓展的市场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今后将争取在上海建立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中心、信贷转让市场、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在债券市场方面,计划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期货市场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安排。这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的上升,都给商业银行参与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金融交易,进一步拓展金融市场业务广度和深度带来了诸多市场机遇。
  (三)金融市场机构建设的发展机遇
  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企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保障。同时,随着CEPA和ECFA相继签订,香港和上海两地金融中心的职责分工更趋清晰,沪、港、台两岸三地经济金融联系日益密切,也为加强两岸三地金融市场业务合作奠定了基础。按照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的发展和开放,加快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新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推进金融经营综合试点和地方国有控股公司改革和试点工作。这些举措的实施,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业务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四)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的历史机遇
  金融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人民币产品创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落脚点。今后上海将大力发展各类债券产品,包括扩大企业(公司)债发行规模,大力发展资产支持债券,开展项目收益债券试点,推进外币债券和其他债券品种的创新和发展;稳步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将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 )的基准利率功能,积极培育以其为定价基准的各类衍生产品,逐步推出国债期货、外汇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权、利率期权、黄金 ETF 等金融衍生产品。上
  海陆续推出的各类金融产品创新给在沪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在第一时间参与前期产品设计与开发,丰富和积累产品创新的经验,不断提高金融产品定价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挑战
  (一)宏观经济新环境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经济环境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化的趋势有所减缓(De-globalization),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金融市场波动和短期资金跨国流动加剧,各国围绕各自利益在全球能源、贸易平衡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摩擦和冲突日益激烈,同时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从国内环境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000美元的中等水平,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推进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商业银行如何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在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抢占先机,成为下阶段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视角下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