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国退出QE政策预期、影响及应对建议
摘 要:本文就当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逐渐强化的情势下,美国QE政策退出的预期前景,以及美联储退出QE的对我国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美联储、货币政策;QE退出
自2008年11月开始,为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美联储先后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和两轮扭转操作政策。伴随美国经济复苏基础的不断夯实,在2013年6月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暗示在未来几次货币政策制定会议上开始逐步缩减QE计划的规模。尽管美联储在2013年9月的会议又宣布维持现行的宽松政策不变,但市场对QE缩减的预期依然强烈,全球股市和其他风险资产价格在短暂上涨后迅速回落。美联储QE退出,势必会改变当前宽货币、低利率的全球金融环境,进而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预期前景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作为国际上中央银行领域史无前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以下简称QE)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宽松是指零利率政策;量化是资产购买计划。其目的是压低长期利率,缩小长期国债收益率与按揭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和房地产市场的恢复。2009年3月18日,为改善信贷市场环境和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声明将在未来6个月购买总额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简称QE1)。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决定在未来的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意味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2)正式开启1。与QE1和QE2不同之处,QE3是欧洲债务危机促使美国启动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2012年9月15日美国推出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担保债券( MBS),在2013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随后这项计划被延长到年底。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简称OT)2,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宽松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之外,美联储还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0.25%的极低水平。美联储在启动QE3时,明确表示保持极低利率的条件为:失业率高于6.5%,通胀率低于2.5%,且长期通胀预期十分稳定。由于美国通胀水平及预期均不高,就业情况及其背后的经济数据便成为QE退出节奏及程度的主要参考因素,尤其是经济增长、就业和房地产三类经济指标。但失业目标与通胀目标两个约束条件具有内在不一致性,这将直接影响到QE的持续时间和最终规模。2012年以来,美国失业水平持续下降,但根据历史经验,要下降到6.5%的目标之下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此外,欧洲中央银行、日本银行、英格兰银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性货币贬值竞争中,美元贬值速度加快,通货膨胀加剧。美国退出QE取决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状况和通胀水平,尤其是失业率的变化。
2013年6月,在联邦市场公开委员会会议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向市场发出了调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2013年7月,美联储发布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称,6月至7月,美国经济持续保持温和复苏势头,居民消费、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和财政金融状况持续向好,就业市场形势改善,失业率降到危机后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明显改善,意味着量化宽松已经基本完成应对金融危机的历史使命,QE逐渐退出的预期在加强。2013年9月以来,作为缩减QE规模主要依据的美国失业数据,经历了7.2%、7.3%、7%的变化,整体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格局。但就美国货币政策而言,仍保持着宽松的基调,推动着经济复苏。
2014年1月,美联储会议再次强化了QE退出预期,按照会议精神,美国开始缩减QE规模,每月缩减了100亿美元购买国债。美联储公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简称为褐皮书)是其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根据2014年4月公布的褐皮书报告,在美联储监测的12个主要地区中,8个地区经济呈现缓慢到温和的增长。截至2014年4月,美国QE规模为550亿美元。美国股市已全面复苏,美国月度QE规模从850亿美元降至550亿美元,QE缩减幅度达35.29%。无论是出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还是减少对市场冲击,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将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长期的、复杂多变的过程。
二、QE退出对全球的影响
一是将带来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贬值。金融危机期间,美元呈走软趋势,美元指数3一度下跌至75的历史低点。根据历史经验,美元汇率指数与利率呈高度正相关,美联储一旦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往往会带来美元的持续走强,如2004-2005年美联储加息8次,期间美元指数从87上升至92.4。一旦QE政策退出,美元必将进入升值通道,新兴国家外汇贷款成本升高,还债压力加大。尤其是那些经济结构失衡的国家,比如巴西、印度、土耳其和南非,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2013年4月开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开始谈到QE退出,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仍然在升值,印度卢比却大幅贬值20%。
二是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下跌。美国QE政策引发全球的流动性泛滥,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作为反映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水平的CRB指数4,每15秒钟更新一次,可以实时反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状况,成为衡量通胀的更重要依据。从历史走势来看,美元指数与CRB指数大致存在着相反走势。QE1期间,美元指数下降5.3%,原油价格上涨23.5%,QE2期间美元指数下降9.9%,原油价格上涨33.6%。一旦美国退出QE政策,美元升值将使大宗商品价格长期进入下降通道。
三是将进一步使得资本流动发生逆转。金融危机以来,美元长期弱势及零利率,投资者以极低的成本套入美元,然后投资于高利率或高收益的国家,获取高额回报。一旦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势必会引起美元大规模回流,将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一方面预示着此前国际市场大量廉价美元充斥的格局将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也是以官方的身份确认美国经济复苏的程度,增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将进一步加快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向美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