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世界经济全球化自从80年代末开始初见端倪,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益联系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国际贸易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国际贸易的出现使得国内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能够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这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融合,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获得共同发展。然而经济全球化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尤其是对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关键词: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小企业;金融危机;
一、世界贸易组织WTO及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提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
自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了国际社会,充分地利用了国际资源和市场,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商务部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2009年相比增速在2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但是,在国际贸易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显示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很深,在经济危机的余波未平的情况下,发达国家进口需求下降,部分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打压和限制,我国经济发展受到的巨大的冲击。
二、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优势分析
中小企业界定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所不同。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从企业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一般雇佣人数不超过3000人,销售额在30000万元以下规模的企业通常被认定为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容易迅速转变经营模式,克服了僵化体制束缚。中小企业应该准确定位,有效地利用开放的国际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
1.开放的国际环境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中小企业引进外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实现体制创新。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发展契机,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2.经济全球化给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提供了机会,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可以发挥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占领国际市场,使“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三、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的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发展历程只有20几年,这就决定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必定存在诸多弊端。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较短,大多数还延续着家庭管理模式或者是作坊式经营模式,有的是经过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中小企业,延续了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各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明确,产权不清晰,不健全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削弱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限制了它的发展规模。
2.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企业的竞争实际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忽视人才储备,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战略方面存在着缺陷,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导致中小企业人才匮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最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信息不对称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的中小企业多而杂,虽然有些产品在国外市场所占份额较大,但是竞争力却相当薄弱。追其根源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导致中小企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最终影响中小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而使国民经济受到损失。
4.与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地位相对低下,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也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融资支持力度不到位。这种不健全的服务体系在中小企业出现危机之时,不能协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
5.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国际竞争意识,它们通常立足于国内市场,不能把视角放远到国际市场,不了解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国际经济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 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趋利避害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认真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清楚国际市场的运行状况,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制定更加有利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外企业大多拥有健全的公司体制和先进的组织管理制度,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应该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方面的进行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中小企业应该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不断吸收优质资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为员工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做到人尽其才,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政府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引导和智力支持,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相应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扶助项目,从宏观上正确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提高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于志宏.《WTO经济导刊》,,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2010,(03).
刘毅.《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2).
蔡玉洁.《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研究》, ,新疆事发大学罚金法学院,2010,(03).
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2009,(02).
闻君.《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及返利全书》,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0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