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6917 发表于 2018-7-15 15:41:16

2018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成为国际热点。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也基本实现了。从理论上来说,汇率波动对外贸的影响,要考虑到马歇尔-勒纳条件和时间效应。从实证数据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外贸收支的平衡影响不大,但是,这种波动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条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
一、背景
  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于1949年1月18日首先在天津产生。从1949年到1950年,人民币汇率的制定以“奖出限入、照顾侨汇”的方针,按照大宗出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换汇成本、出口商品理论比价、进口商品理论比价和侨汇购买力,再按照国际平均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和国内经济恢复程度进行了调整。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改革实行的是双轨制的过渡方式,人民币汇率也是如此。1981年到1984年,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双重汇率的体制。第一次汇改后,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以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现了人民币的并轨,人民币在并轨后呈小幅上浮趋势,由1994年的8.62元人民币/1美元升值到2004年8.2765元人民币/1美元。在这十年里,我国对于人民币汇率一直执行的是“盯住美元”的策略,这一策略使得人民币汇率在这段期间一直保持稳定,对我国外贸部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加入世贸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外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迅猛增长。我国2004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与2003年相比增加了35.7%,达到11547.4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国。进出口顺差高达31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6%。截至2005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7109.73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伴随着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突然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此开启了人民币小幅升值的时代,至2008年7月,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超过17%。然而,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虽然不断升值,但是我国的贸易顺差不降反升,2006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2005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24.1%,高达9230.4亿美元。贸易顺差同比增长36.1%,高达915.8亿美元。截至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
  2007年底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不久这一危机蔓延至全球,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我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外贸部门,也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出口首度出现了负增长,沿海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关门。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7月起,我国人民币汇率再度采取盯住美元的策略。至2009年下半年,这一策略初见成效。出口部门开始好转,外贸顺差也再度增加。人民币汇率问题也再度被提出来,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重新出现。人民币汇率这十年所走过的历程为我们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实证资料。
二、汇率对外贸影响的理论分析
  关于汇率对外贸的影响,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知道这样的一个“常识”:本国货币升值不利于本国的出口,有利于进口。这是因为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了,而以本国货币衡量的外国商品价格下降了。反之,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这是因为以外币衡量的本国商品价格下降了,而以本币衡量的外国商品价格上升了。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常识”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一“常识”的成立要受到两个限定条件的制约,当这两个限定条件不成立时,这一“常识”也没办法成立。这两个条件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最早由琼·罗宾逊于1973年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考虑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影响,而它的根据则由马歇尔提出,并由勒纳加以发展。所谓马歇尔-勒纳条件就是在讨论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时,不是简单的本币升值阻碍出口,有利于进口;本币贬值阻碍进口,有利于出口。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最终是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系数。所谓的进出口价格弹性系数就是进出口商品数量变动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的比值,也就是说,当进出口商品价格每变动一个单位,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量。当本币升值时,对本国出口部门的影响是: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了,但是出口量下降了。对出口总额的影响则不确定,因为出口总额为出口商品的价格与出口量的乘积,这两者一升一降。因此,本币升值对本国出口部门的影响就取决于出口商品价格弹性系数。当出口商品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本币升值将减少本国出口总额。对进口总额的影响,也是取决于本国进口商品价格弹性系数。当本国进口商品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本币升值将增加本国进口总额。相反,当本国的进出口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时,本币升值不会减少本国的出口总额,也不会增加本国的进口总额。总而言之,汇率对外贸的影响最终要看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系数,也即马歇尔-勒纳条件。不过马歇尔-勒纳条件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那就是出口国必须是小国,也即出口国供给需求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需求规模,对其他国家不会产生“挤出效应”。如果出口国是一个大国,对国家市场有重要的影响,就可能产生“挤出效应”,特别是当受到“挤出影响”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变动直接或间接与货币贬值国家相联系时,这种“挤出效应”又会产生新的影响,即经济的传递效应又会反过来影响货币贬值大国的出口规模,进而抵消因货币贬值带来的积极影响。
  汇率对外贸的影响分析还必须考虑到时间效应,也就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并不会立即对一国的外贸产生影响,这其中还有一个时滞的影响,也即J曲线效应。当本国汇率变动后,汇率变动的信号传递到外贸部门还得经过一段的时间,因此汇率变动后,外贸部门并不会也跟着立即变动,这一变动过程就好像J型曲线一样。这是因为,首先,进出口商品的合同通常在几个月前就已经签订了,它们是依据当时的汇率确定的进出口额,汇率变动后这些合同还是要照常履行,不可能因此而废除。其次,即使在旧合同执行完后,新的交易要完全适应相对价格的变动仍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生产者来看,厂家必须增加投入,建立新厂,这需要时间;从销售来看,国外消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