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1237 发表于 2018-7-15 15:32:57

2018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

摘 要:2010年年我国开始我国进入了一轮新的通货膨胀周期,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9月份我国通货膨胀率依然处于6.1%的高位,这意味着我国从2011年3月开始已经连续7个月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在通胀不断高企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阻止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攀升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为降低通货膨胀率,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对策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达到了6.5%高位,创37个月以来新高,8月份以及9月份通货膨胀率仍处于6%以上的高位,处于一个严重通胀的阶段。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货膨胀率攀升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高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货币层面的因素,也有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流动性过剩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即货币的过度发行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尽管目前学界对流动性过剩的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是对流动非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却比较统一,即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经济运行所需。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依然偏松,根据央行的统计2011年6月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4.2万亿元。6月广义货币M2增速达15.9%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总量升至78万亿元,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0多万亿。事实上自2008年11月开始至今的三年多时间,中国货币环境的整体特征为“非正常化”状态,即货币政策仍然处于一个非常态的量化宽松状态,导致今天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能高企。流动性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导致大量的美元涌入国内,截止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由此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2.积极的财政政策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实施赤字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可用于开支的收入。为了应对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实施赤字政策等手段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由此拉开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运动。4万亿巨额投资规模对刺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虽然实现经济的短期增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涨。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
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物质的高位运行给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铁矿石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从而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同样大豆价格以及原油价格都从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谷底价格大幅上升,成为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因素。
  4.房地产泡沫严重
  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风险正在加剧,房地产行业投资额占GDP的比重逐年加大,房价收入比日益高企,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甚至超过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化最为严重的时期,房地产怕泡沫严重导致大量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行业,由此带动水泥、钢铁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上涨。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对策分析
  鉴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货币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财政政策方面的原因,因此对策要综合考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行政手段,具体分析如下: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常用到的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其内容主要包括依靠中央银行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针对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通胀高企的局面,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逐步降低流动性,进而改变通胀高企的局面,具体来讲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手段: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即央行通过卖出各种有价证券,收回市面上过剩的流动性;二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21.5%的历史性高位,但是依然还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三是利率政策,要进一步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彻底改变目前国内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鉴于贷款利率已经处于高位,可暂不作调整,即采用非对称的利率调整政策。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中央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使经济达到平稳向前发展的目的,而综合运用政府支出、税收、国债等工具调控经济运行,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针对目前我国4万亿投资计划带来的投资过热现状,有必要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扩大民生类指出,减少投资类支出,尤其是对于某些过热产业要在财政政策上加以限制,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3.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国家,行政手段往往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最后手段,这是因为尽管行政手段对经济调控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很大,有悖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理念。行政手段往往不单独采用,而是与财政手段与货币手段配合在一起使用。在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行政手段就能派上用场,例如面对我国房地产业投资过剩,泡沫严重的局面,在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都无法在短期内有效发挥作用时,就必须借助于行政手段加以调控,以降低房地产行业热度。再比如针对热钱涌入的问题,国家应尽快使用行政手段来防止投机性资本的涌入,减轻国内通胀压力。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日渐高企的不利局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果断采取包括货币手段、财政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一揽子措施,只有如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的进一步上涨,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人民银行统计司.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叶为金.关注影响全年通货膨胀率上涨的新涨价因素.中国财政,2010 (10).
张英.经济学基础.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