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浅谈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管制问题
摘 要:内容摘要:在后危机时代,各个国家更加重视外贸管制问题,并以此作为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载体。本文将结合我国外贸实际情况,对外贸管制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关键词: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外贸管制; 体系
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地位日益凸显。科学合理的外贸管制体系,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具体外贸管制体系内容分析如下:
1、 禁止进出口的管制措施
在我国外贸管制体系中列出的禁止进出口货物或技术,主要来自《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禁止进口货物目录》以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中国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等。我国采取禁止进出口的管制措施,主要在于保护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人类安全和健康、国家安全等。另外,为了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我国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个别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
2、进出口许可证的管制措施
进出口许可证是我国采取管制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针对我国限制进出口的各种商品。一是进出口许可证的管制。主要指商务部配合发放的,允许商品进出口的证明文件。从定义来看,进出口许可证仅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更多规范文件,共同规范进出口业务;二是进出口配额管制。主要针对我国规定数量的进出口商品,实际上就是对进出口商品数量的管理,而非种类管理。进出口配额管制可分成进口配额与出口配额两大部分。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做出的承诺,我国已在2005年取消进口产品的绝对限制数量,而只采取相对的数量限制,即关税配额管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采取了一种惠国惠民的关税配额管制,在其包含范围内的产品,可以根据配额中的税率征收,然后再进口;如果不属于配额范围内的货物,则仍然按照普通税率征收。以当前后危机时代的国际贸易环境与特点来看,有关出口配额管制问题,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相悖的前提下,我国还可以适当绝对限制商品数量;而在外贸过程中,出口配额管制问题体现了出口配额分配管制与出口配额招标管制两种形式,针对不同商品采取不同的管制策略;三是其他许可证。除了以上提到的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配额管制等证件外,由我国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在各自权责范围内签发的特定种类产品的进出口证明文件,具有一定灵活性。
3、对外贸易的经营资格
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经营权,由对外贸易企业或者经营者组织开展活动。在我国,有关对外贸易经营权,采取备案登记方式。也就是说,在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之前,必须在商务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备案,获得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之后,才可在允许范围内开展一切对外贸易活动。目前,我国针对一些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进出口产品,采取国营贸易管制,也就是由专门授权企业经营,例如白银、钨制品、锑制品等。
4、进出口付收汇核销
当前,我国采取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度,对实际产生进出口的商品进行付收汇核,避免出现偷套外汇、防止偷逃等问题。由于我国人民币并不能自由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出口就是创汇,进口则是付汇。出口商将产品出口后,赚取的利润必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比率卖给银行,兑换人民币;而进口商的进口商品,必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比率购买外汇以支付价款,同时,外贸企业还应将出口创收或者进口支付的外汇在银行办好核销手续,达到外汇管制目标。
5、出入境检验
出入境检验管制制度主要包括进出口的商品检验、国境卫生监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我国为了确保进出口产品质量,确保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健康等,国家质检总局授权各地质检机构,依法对当地进出口商品采取检验检疫制度,如果进出口商品不能达到标准,则不准许进口。
6、技术管制措施
技术管制主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或者非强制性政策、手段等,确定进出口产品的特殊规定、法律法规及其标准,这样在检验商品时,需判断是否符合技术法规要求,确定产品的数量、质量,规范相关性能的审批、认证与试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采取的技术管制措施应呈现多元化、灵活性,例如通过提高环保技术标准来限制进出口等。
7、贸易救济措施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允许成员国在进口产品出现过激增长、倾销等给我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适当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保障措施,以维护我国国内产品的合法权益。采取反补贴、反倾销政策主要是针对不公平竞争或商品数量激增等状况。
总之,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外贸管制措施,应以国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避免盲目管制,切实维护我国国民、企业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龙春燕.论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对外贸易管制.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4)
徐元国.从外贸管理向外贸管制转变:外贸管理刍议.改革与战略.2009(11)
杨国彪.关于对外贸易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管制问题探讨.天津经济.2010(7)
许英.外贸管理对合同效力的具体影响研究.前沿.2006(12)
段航.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原因与战略调整.西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20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