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贸易的发展前景
全球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不断发生变化,这是现阶段世界发展的一个特点。然而所有重要的地理经济变化都发生在欧洲,随着经济发展、货物和资金的流动、经济较为活跃和影响范围较广的中心地区正从西方向东方、从欧洲向亚洲转移。 未来主要的地理经济发展趋势由以下方面决定:(1)世界经济空间被划分为具有后危机时代不确定性和处于下降态势的、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西部(欧洲大西洋)地区和不断发展变化的东部(亚洲和后苏联欧亚)地区,后者在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贸易和世界投资进程中的作用飞速增长;(2)地区问题比民族问题更受关注,因为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成的地区联盟(包括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不断加强,它们可以解决全球化中的重要经济问题。 欧亚经济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一体化联合。欧亚经济中的领头羊是几个新的区域主体,在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下这些主体确定了经济合作空间的地理范围。现阶段,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都对亚洲、后苏联欧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合作具有全球性意义和规模。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国包括亚美尼亚共和国、白俄罗斯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此外,塔吉克斯坦、叙利亚、突尼斯、埃及相继表示过加人欧亚经济联盟的意愿。当前,欧亚经济联盟正在积极与欧盟合作,讨论建立共同经济空间如何开始对话问题,以及与联合国积极开展合作等。在欧亚经济联盟组织的最新一轮会议中将接受联合国作为与成员国享有同等权利的参与者。此外,欧亚经济联盟已经与越南签署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中国、印度、以色列、伊朗的合作前景广阔。 欧亚经济联盟保证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及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实行协调、协商或统一的政策。欧亚经济联盟为了使成员国实现全面现代化、合作化和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为提高成员国的居民生活水平、创造稳定发展的环境而成立。 起主导作用的几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决定了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可能性和前景。共同利益包括:一是在中亚地区的经济利益;二是参与建立多极世界体系和全球共管的利益。中亚国家被视为推进两大构想的地区领袖,这两大构想分别为独立国家联合体自由贸易区、关税联盟、统一经济空间和欧亚经济联盟形式的欧亚一体化构想,以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与中亚其他四国,即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下文简称中亚四国)经贸合作的基本趋势反映出制约中亚和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建立欧亚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基本趋势包括:在中亚四国地区经济发展中原料结构性愈加稳固、对中国投资的依赖性加强、社会经济分化加大、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贸易政策中发挥的作用下降、该地区国家加入欧亚一体化构想的金融动机和贸易动机正在消退。 中亚四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贸易合作的特点表现在,俄罗斯丧失了在与本地区国家进行贸易活动中的领袖地位,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区贸易中所占比例不大,中亚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较少,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国家贸易中所占份额减少。中亚四国越来越倾向于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国在四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例为35.3%,而俄罗斯占31.5%,哈萨克斯坦占7.6%。 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原料不断增多,向中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额增长,并试图简化中国商品进人中亚市场的手续。目前,中亚四国在中国贸易额中所占比重为0.5%,在俄罗斯贸易额中占1.1%,在哈萨克斯坦占3.8%,在白俄罗斯占15.8%。因此,中亚暂时保留着对于欧亚经济构想的特殊意义。在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由于经济形势恶化而对未来经济增长表现出担忧),中国对独联体国家的兴趣迅速增长。中国提出的与邻国加强合作的最重要的构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其目的是保证中国的交通运输和能源安全,能源进口多元化,以及为中国商品寻找销售市场。 中国对外政策严格服务于为国内发展创造最佳条件的方针。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平衡是制定新的战略构想的重要动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通过加强与邻国合作来积极开发中部和西部省份的潜力。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中国提出创建一个以庞大金融资源为支撑的、以中国为核心的一体化区域。 如果说之前中国在独联体国家中主要在对外贸易领域发挥作用(就贸易额来说,中国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中都占据首位)的话,那么近几年中国作为欧亚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的地位显著增强。目前,中国是独联体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曾为两国贸易额在十年间增长3倍而举行庆祝活动。中国从俄罗斯手中获得了中亚,无需一枪一弹,只需数百万美元的投资就做到了。 2015年前,中国实行了向后苏联地区的选择性投资政策。欧亚发展银行一体化研究中心对欧亚地区直接投资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到2015年前,中国向独联体最大的经济项目直接投资累计达270亿美元,其中对哈萨克斯坦投资多达236亿美元。截至2014年底,中国向俄罗斯直接投资累计仅为34亿美元,占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14.3%。 中国向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额虽然高,但具有如下特点:中国跨国公司几乎将所有投资(98%)集中在能源领域采掘业、石油天然气运输。,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投资120亿美元用于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还有62亿美元投资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用于将中亚能源输送到中国的管道运输建设(乌兹别克斯坦获得17亿美元)中。此外,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在哈萨克斯坦投资14亿美元用于开采碳氢化合物,中信集团公司和中国投资公司投资9.5亿美元,还有几个小型公司投资7亿美元。中国还在舍姆格恩特投资建设一座炼油厂。而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数额非常少(例如,自1993年起,哈萨克斯坦就有两家中国开设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但直到2014年底,它们的固定资产只有5800万美元和3600万美元)。 哈萨克斯坦对此有何看法呢?我们认为,这与中国在落实欧亚地区构想中试图在地区范围和经济领域中实行多样化的政策有关。对于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是重要且非常可靠(因为容易控制)的能源供应地,比从更远的国家进口能源风险要小。同时,哈萨克斯坦可以帮助丝绸之路的走向更加多样化,使构想在落实中存在多种选择,从而确保欧亚和亚洲在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方面的合作顺利开展。 对于哈萨克斯坦本身和其他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来说,在一带一路构想中具有首要意义的关键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优先合作领域包括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能源和电信领域。对于哈萨克斯坦、欧亚经济联盟和中亚的其他国家来说,一带一路构想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为本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 应该指出,中国在欧亚拥有自己的经济优先发展方向,而它们并不总是与俄罗斯或哈萨克斯坦的优先发展方向相符合。在丝绸之路构想中中国将设法推动一条横向的、东西走向的运输走廊。对中国来说不太重要的是纵向的南北走向的运输走廊,但这一走向对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却意义重大(通往伊朗、近东方向,未来还可向印度延伸;运输的商品有谷物、农工产品、化肥、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石化产品)。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希望横向和纵向的两个走廊在里海两侧修建,当然是优先依靠两国自有资源投资修建。 中国向独联体国家投资增长说明该地区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容量巨大的销售市场、便捷的能源供应地和便于建立一体化构想的区域。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直接投资仍然会呈现增长态势。中国大型公司首先是国企按照比东西、南北走向更大的范围拓展对外经济合作,这将促进中国在欧亚经济联盟地区直接投资领域的多样化。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中国在其他地区的直接投资方向、规模发生了变化。因此,落实大手笔的丝绸之路构想,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重获增长动力,也能促进欧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利益交叉与经济目标吻合,为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创造了相互渗透和合二为一的条件。顺利将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能够加强欧亚经济联盟作为欧盟与中国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加强各成员国(包括哈萨克斯坦)两大构想之间的对话。为实现上述目标,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应该针对一带一路构想打造稳固合作的根基,并着眼于长期合作。 回到几年前的时候,那是2012年2月,中国对外贸易创近10年最大单月逆差,逆差高达315亿美元。贸易状况恶化与季节性因素、欧盟国家经济恶化和进口石油数量增加有关。年初出现的贸易逆差造成的负面影响还不能表明全年贸易持续恶化的状况。中国认为这一贸易逆差是季节性的。在第一季度贸易顺差处于下降轨道,并将达到年内最低点,到年中得到回暖。一般来说,危机爆发前贸易顺差最高点要发生在第四季度,但是近2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中国贸易顺差最高值都是出现在7月,之后小幅下降,年终大幅反弹。 分析中国贸易的商品结构可以得知,2012年初的贸易逆差出现首先是受欧盟国家对外需求缩小以及石油进口增加所致。而中国与亚洲国家和美国的贸易形势却呈现好转。例如,与日本的贸易逆差从2011年1-2月的93亿美元减少到2012年1-2月的37亿美元。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加了44亿美元(从2011年1-2月的215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1-2月的259亿美元)。与其他国家贸易逆差显著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石油进口增加。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与2011年1-2月相比,2012年1-2月中国石油的进口增加了100亿美元,按照进口石油的平均价计算,进口总额应增加22%,而当时的实际进口额增加了12.7%。 自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建立以来发生了很多变化:俄罗斯成功在索契举办了冬奥会、与美国近50年的争夺世界秩序和价值观的斗争进入一个平缓阶段、遭遇了其他国家不可能遇到的史无前例的经济压力、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人民在选举中支持本国领导人、石油价格跌至2008-2009年危机时期的最低价格之下。 毫无疑问,石油市场低迷影响了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哈萨克斯坦与成员国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2010-2015年,哈萨克斯坦与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额见表1)。 图1中欧亚经济联盟和关税同盟成员国贸易额的统计数据表明,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亚美尼亚的贸易额都在减少,只有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额出现增长。显然,在分析这些数据时要考虑到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即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白俄罗斯汇率面临严峻形势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各国间贸易的发展。但是,还有一些情况要特别弄清楚,就是关税同盟和欧亚经济联盟根本没有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例如,在近6年时间里,哈萨克斯坦向白俄罗斯出口下降了83%,而同期进口仅下降了18%。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体化进程问题特别严峻。我们看到,世界经历着诸多事件:太平洋伙伴关系建立、欧洲一体化经历腾飞和低谷、中国在国际社会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等。在类似的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中,独立的一国很难置身于任何一个一体化联盟之外。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些国家(东欧和中亚国家)的发展和繁荣问题将取决于能否适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体化进程银行领导人如是评价。 应该如实承认,今天欧亚经济联盟正处于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既包括世界经济呈现的复杂状况,也包括西方对俄罗斯的、波及联盟国家经济的制裁,还包括特别是这一年来能源价格的暴跌。例如,欧洲经济委员会工业和农业综合体委员会成员谢尔盖西科尔斯基认为,仅2014年全年,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贸易赤字就超过2000亿美元。 正如在大会上指出的,成员国存在的问题都与目前欧亚经济联盟中较少高技术产品相关。出口的主要商品都是低水平加工商品。因此,要确保从建立在高油价基础上的需求型经济向供给型经济过渡,即把资金投入新技术产业,生产可以替代进口的产品,进而在国际市场谋求新地位。基于此,提出了扩大出口生产、吸引补充性金融工具与吸引补充资源问题。在这一层面上,欧亚发展银行、金砖五国发展银行、亚洲发展银行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国在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合作中将起积极作用。正如欧洲经济委员会工业和农业综合体委员会成员西科尔斯基预言的那样,今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他说:中国认为,对于它来说,加强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这是我们应该支持的一个论点。
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在一年内的贸易状况。以及这些国家与第三国对外贸易活动不尽相同。尽管由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货币大幅贬值、出口主要商品价值下降等原因引起贸易额大幅降低,但是欧亚贸易的实物指标表现平稳,在个别领域甚至出现增长态势。
根据欧亚经济委员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9月,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与第三国间的贸易额为437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34.5%)。因此,联盟国家商品进口要比出口下降得更快,才能保证贸易顺差。如果说与2014年1-9月的进口额相比下降36.8%的话,那么出口则下降33.1%,出口额多于进口额1348亿美元。去年的出口额比进口额高40%(1 882亿美元).这是基于尽管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出口的主要商品价格猛跌,但却能保证销往外国市场的大部分商品可以正常供货,最终才使欧亚经济联盟的对外贸易维持顺差。
欧亚经济联盟要在复杂的环境中起步。媒体在讨论如何让联盟的活动更具活力。须注意到,西方制裁俄罗斯而导致的经济危机仍在继续。在这样的形势下,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应该完成一系列提前拟定的指标。但遗憾的是,这取决于外界环境。能源价格持续走低,自年初起,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贸易逆差已达2000亿美元之多。一体化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开展合作的主要工具之一。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出多领域开展合作的基本方向,包括宏观经济方向、工业政策、国际合作、统一交通运输体系、建立石油天然气统一市场等。西科尔斯基说,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我们应该在2025年前签订这些协议,它们将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的坚实基础。
西科尔斯基还补充说,世界正在形成几个大型的经济联盟,这成为国家的生存问题。欧洲经济委员会设想欧亚经济联盟与多个构想开展合作。中国是主要的合作对象,我们可以达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水平,但即使这样的贸易额,我们也不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国承认,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合作对于它来说是一项战略任务。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首脑应该协调联盟与一带一路构想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打算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建立公路网。这将形成一个新的全球化经济区,在总长度1.2万公里的地区内建设公路和光导纤维网。出处:西伯利亚研究作者:M.y.斯帕诺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