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汇率敏感度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ARDL模型研究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一、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对于部分国家成立;二、无论从范围还是程度上讲,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我国初级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大于加工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三、在分别使用国家间的加总数据时,都出现了总和偏倚现象。 关键词:农产品;实际有效汇率;自回归分布滞后;总和偏倚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制度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幅度放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出持续升值的状态,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加剧我国农产品的内外价差,对国内农产品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一、实证模型 1.实证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说明 由于农产品量纲不同并且双边进出口价格很难获得,无法计算出口或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因此,本研究用进、出口金额替代进、出口需求量,得到以下方程: 计量研究表明,要更好地估计变量间的长期关系,需将短期动态过程也纳入估计,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体现,本文利用Peseran etc. (2001)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将(1)和(2)式写成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得到方程(3)和(4): 如果测出的F值很高(高于Pesaran提供的F值的上界,F统计量的上限为3.77,下限为2.72),说明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其次,利用对b、c和d的估计量形成误差修正项ECMt-1(ECMt-1=LnVX+c/b*LnYj+d/b*LnRE+C),代替方程(3)、(4)中的一阶滞后变量,再次估计模型以检验短期动态过程是否以合适的速度向长期均衡收敛。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显著为负,这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另一条件。只有当双边进口或出口的F 统计量的值大于临界值的上限并且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显著为负的时,才能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数据来源 考虑到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本文以2005年第二季度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初级农产品进出口的汇率敏感性分析 本文将使用AIC准则以选取最合适的滞后结构,对3式和4式的ARDL模型进行检验。本文进行检验时,使用以美元计价的进出口贸易金额。由于本文是对贸易额、国民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不对J曲线效应进行说明。 实证结果①表明,就初级农产品的出口需求而言,考虑ecm(-1)显著为负,且F检验的统计值大于临界值3.77,仅我国对美国和泰国出口需求的系数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这表明对美国和泰国而言,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影响他们对中国初级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原因。我国对其余八国初级农产品出口需求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不敏感。 就初级农产品的进口需求而言,我国对美国、巴西、加拿大、阿根廷、泰国、印尼、澳大利亚和法国八国初级农产品进口金额与我国国民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考虑LNRE系数显著为正,我国对澳大利亚和法国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反应敏感,对其他国的初级农产品需求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皆不敏感。 对比初级农产品出口需求方程和初级农产品进口需求方程的长期系数关系,可以发现初级农产品进口需求方程系数间大多存在协整关系;而出口需求方程系数间只有两个国家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对于我国而言ARDL模型对于我国初级农产品进口需求的拟合度更好。 2.加工农产品进出口的汇率敏感度分析 本文同样使用AIC准则以选取最合适的滞后结构,对3式和4式的ARDL模型再次进行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出口需求方程系数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国家中,满足理论性预期,即LNYj系数大于0,且LNRE系数小于0的国家有三个,分别为香港、韩国和印尼。 就加工农产品进口需求而言,存在协整关系的国家中,LNRE系数都为负值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与理论性预期不符。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各国为保持在中国这一大市场的市场份额,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时,会选择降价,以保持份额,从而以美元表示的进口金额反而下降。 通过对比通过对比加工农产品进出口需求方程,可以发现,初级农产品进出口需求方程比加工农产品进出口需求方程的结果更加符合理论预期。 3.总和数据农产品进出口的汇率敏感性分析并对总和偏倚进行检验 实证结果表明,当使用总和数据时,四个需求方程中,进出口金额、实际国民收入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均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总和偏倚现象在这三个方程中是存在的。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以往研究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多对贸易总量进行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初级农产品贸易及加工农产品贸易对汇率变化的敏感度,并且使用多个双边贸易数据进行研究。一方面,避免此现象在本文中出现,另一方面,通过与总量数据检验结果的对比,检验这种总和偏倚现象针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是否存在。 本文研究最主要的几大结论如下: 1.初级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贸易的汇率敏感度不同,就出口而言,加工农产品贸易对汇率变化更加不敏感;而就进口而言,初级农产品受汇率变化的影响更小。 2.我国加工农产品进口金额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向变动,与马歇尔-勒纳条件不符。 3.就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而言,使用总量数据,会出现总和偏倚现象。 4.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贸易对汇率变化不是很敏感,因此,人民币市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不用过于担忧,只需针对部分农产品做出适当的农业扶持政策即可。 注释: ①由于篇幅有限,文中不再对实证结果进行展示,读者如有需求可联系本人获取。 参考文献: 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经济研究,1997(7):55-62. 杨庆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复旦大学,200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