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5264 发表于 2018-7-15 13:38:37

2018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摘 要:浓缩苹果汁,当今世界仅次于橙汁的第2大浓缩消费品种。中国的丰富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使中国成为为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国,90%以上出口美国等发达国家。近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欧美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中国出口不断波动下滑,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趋于降低。需采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技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开拓新兴市场等措施,从而保障出口贸易的长远良性发展。  关键词:浓缩苹果汁;贸易态势;制约因素;优化策略  所谓浓缩苹果汁,是以新鲜成熟的苹果为原料,经拣选、喷淋、清洗、破碎压榨、酶解澄清、超滤、浓缩、杀菌和灌装而成的纯天然产品。以苹果汁为代表的非碳酸饮料,符合欧美等国的独特饮食习惯,因此市场潜力巨大。但是,近年受全球经济低迷和欧美技术贸易措施的影响,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不断波动下滑,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不断降低。根据近十年来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现状,剖析其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和建议,这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西部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贸易态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生产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西北黄土高原和黄河故道3个优势产业带,包括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甘肃等省。2001年以来,我国浓缩苹果汁产业发展迅猛,以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占据世界市场。我国不断引进新生产线,加工能力膨胀,生产和出口居全球首位。其中陕西为我国浓缩苹果汁生产和集散中心,出口量占全国50%以上。2008年以后,由于国际经济低迷及欧美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给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出口量和全球份额下降,给产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近十年来,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贸易呈现两大态势:一方面是出口量减少,占世界比例趋于降低(表1)。据联合国贸易署统计,2007年中国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达峰值,出口量为103.1万吨,金额12.33亿美元,占世界份额51.2%,其后则不断波动并呈下降趋势。至2015年,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仅47.38万吨,金额5.5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0.9%。无论是出口量、总额还是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占比,均下降一半左右。相比2014年,出口量虽略有增加,但出口单价下降,总额反而减少,总出口额创近十年来最低,占世界市场的比例也最小。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进口下降。2014和2015年,出口额分别下降37%和7%。  另一方面,出口市场较为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主要集中在美、日、俄、加、澳和南非等国。美国一直是我国浓缩苹果汁最大海外市场,约占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50%以上;日本是我国较稳定的出口市场,约占12%;俄罗斯苹果汁主要依靠进口,基本保持在10%左右;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我国传统出口市场,大约各占5%;南非、印度、沙特和泰国是新兴出口市场。尤其南非近年来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曾一度超越加、澳,居我国出口第四位;欧盟曾是我国出口第二大市场,如德国和荷兰,2009年进口15万吨,占19%。近年受波兰和奥地利苹果汁竞争,欧盟市场大幅萎缩的影响,2015年进口不过6000吨,700万美元,仅占1%左右。2015年,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前5大市场:美国2.77亿美元,占49.5%;日本0.798亿美元,占14.3%;俄罗斯0.405亿美元,占7.2%;澳大利亚0.304亿美元,占5.4%;加拿大0.259亿美元,占4.6%。前五大市场占中国浓缩萍果汁总出口85%左右,其中美、日就占六成以上,不利分散风险。  二、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面临的障碍分析  (一)原料苹果品质低,优质高酸资源匮乏  我国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加工设备堪称一流,加工原料却很不理想。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浓缩苹果汁以鲜食为主,口感较甜。在国际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是高酸度浓缩苹果汁。酸度值2.8 以上为高酸,1.8-2.8为中酸,1-1.8为低酸。作为售价的一个重要标准,酸度愈高,维C含量愈大,价格愈高。酸度每增加0.5度,吨价可提高100美元。我国加工原料大都是鲜食果,专用优质高酸苹果资源很少。如陕西以秦冠和富士为主,酸度在1.2-1.4之间。榨汁量较小,果汁档次和品质与国际需求错位,价格相差很大。  欧美浓缩苹果汁生产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我国汇源果汁等实力较强企业虽建有原料基地,但相对整个产业仍远不够。按产能计算,我国高酸苹果基地面积应在400-500万亩,而目前实际建成不足2%,而绝大部分企业的加工原料来自千家万户,从分散果农手中收购,质量参差不齐,很难达到标准,造成品质控制困难。不少企业甚至采用残次果和落地果,质量更受影响,会出现棒曲霉素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问题。由于果农分散经营,农药使用的分散性和随意性,农残含量更难有效控制。面对发达国家的严苛技术贸易壁垒,原料问题成为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主要瓶颈之一。  (二)科技含量不高,品牌建设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共有浓缩苹果汁企业70余家,大都追求以量取胜的粗放式增长。缺乏发展国际品牌的主动性,至今在国际市场没有树立自已的名牌,缺乏竞争力。一方面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品种单一,都是清一色的浓缩苹果汁,不能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多为雀巢、可口可乐等国际公司的原料提供商,缺乏国际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且生产中一些主要技术点难以突破,如色值指标偏低、农药残留去除难、浓缩苹果汁后期浑浊等,严重制约我国浓缩苹果汁的品质提升。  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一些不利因素困扰,如诚信意识不强和竞争无序等。一些原料供应商和企业不能诚信经营,使用残次果、落地果和腐烂变质果,或原料果中混入梨类,掺杂使假。少数企业非无菌包装,造成产品中霉菌、酵母菌和厌氧菌等微生物检出超标,遭国外扣留、降级和退货。由于我国生产企业较多,行业总加工能力达4750吨/小时,一个月即可加工苹果360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90%以上。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突出,企业激烈争夺,哄抬收购价。而产品出口时,各企业为占领国际市场,又竞相压价出口价,致使企业利润微薄,且频繁遭遇国外的反倾销调查,导致整体市场逐渐萎缩。
 (三)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未与国际全面接轨
  我国制定的苹果汁相关标准,现有国家标准、商业行业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三者在指标和限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判定哪个更严格。目前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原料收购质量标准,也没有完全建立自己的果汁真实性标准,不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如进入美国市场,要获得FDA认证。美国FDA 2013年苹果汁无机砷残留限量降为10ppb,我国《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卫生标准》和《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则分别为500ppb和200ppb,相差悬殊。欧洲对果汁真实性的检测采取CGC法验证,比对标准是纯度较高的淀粉糖(果葡糖浆),其本身的局限性,对中国果汁企业带来极大困扰。
  苹果汁农残指标方面,由于自然地理及传统农药使用习惯的不同,中外在指标数量和限量标准上存在很大差别(表2)。中国2014年GB《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涉及苹果150项,美国《食品中允许使用杀虫剂化学品残留限量》涉及苹果127项。其中57项中国未规定,草甘膦等23项指标低于美国。欧盟农残限量标准(EU)No752/2014号条例中涉及苹果389项,中国239项没有规定,阿维菌素等76项低于欧盟,占总数50%。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涉及苹果353项,中国247项没有规定,比中国指标严格的有29项。特别需关注的是,中国有规定而外方未列出的,将执行最低标准0.01mg/kg。
  (四)欧美生产国挑战,国外贸易壁垒影响
  中国出口虽居全球首位,但近年与世界其他生产国的竞争增大(表3)。波兰为世界第二出口大国,年出口25万吨左右,产品竞争力强,2013年曾占世界21.1%份额,2015年为18.4%,通常指定种植基地,以3.5度以上高酸品种为主,售价和我国不在一个层次,吨差价200-300美元,还有一个望尘莫及优势,就是可调制各种酸度,满足客户需求。奥地利、德国、意大利及土耳其等生产国,产量高质量好,在欧盟区销售无需关税,中国苹果汁根本不具竞争优势。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年出口13-14万吨,占全球9%,80%供应美国市场。新兴的乌克兰,2014出口额曾达1.5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受经济低迷影响,欧美装瓶商也在调整产品配方,以葡萄汁代替浓缩苹果汁,导致中国出口不断下滑,国际占有率降低。
  全球经济低迷,也促使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国家又开始采取相应技术贸易措施。如欧洲的生产国波兰和匈牙利,建议欧盟取消对中国果汁25%最惠国关税待遇,要求给本国果农2000- 3000欧元/公顷农业补贴,给我国果汁出口设置新的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近年欧美一些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浓缩苹果汁的检测力度,如多项农残、微生物和重金属等强制批批检验,延长报检时间,增加相关费用。另外,发达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ISO26000的颁布实施,也成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包括尊重人权、员工福利、爱护环境、保护消费者、聘用残疾人比例等社会责任问题,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很大挑战。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技术创新
  首先是调整苹果种植结构,建立优质高酸原料基地。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引进推广高酸度苹果品种,如澳洲青苹系列、红科普和凯威等,提高出口果汁酸度和品质。除新植外,还可通过高接换头方式,早中晚品种搭配,加快发展。采取订单农业和政府补贴等措施,扶持优质高酸苹果,降低种植风险。鼓励企业建立自有基地,在原料标准、产品质量及农残等方面,实现统一控制。其次,加工企业重组并购,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我国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资源配置为出发点,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操作,组建出口大企业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及深加工水平。促进产、学、研一体化,重点是低碳种植或有机栽培、无公害绿色农药、现代生物天敌技术、绿色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运输等技术创新。如原料预处理环节的绿色高效清洗新工艺,苹果汁防褐变技术、二次浑浊、棒曲霉素控制和芳香物回收等技术,使苹果汁色值、耐热菌数、棒曲霉及果汁农残等,达到国际市场的高端要求。
  (二)加大深加工力度,培育中国自主品牌
  浓缩苹果汁本身是一种加工产品,应进一步深加工,使其更具附加值并成为重要的营养品。波兰拥有欧洲最大的苹果汁产业,产品系列丰富,除浓缩苹果汁外,有气泡果汁、果醋饮品、果糖、果胶、苹果蒸馏白酒、汽酒和NFC等系列产品。而我国具有竞争力的大公司集团,如国投中鲁、中国海升、山东安德利等,其主导产品均为浓缩苹果汁中的清汁和浊汁,其它新产品开发和产量很少。应改变只作为原配料出口的现状,加大深加工力度,培育中国自主品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除推进国内技术创新外,还应引进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高端设备,对果汁加工龙头企业,可通过部分无偿资助、无息和低息贷款等方式,对购买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及深加工关键设备予以扶持。提高果汁企业出口退税率,从目前征17%退15%提至不征不退。并在仓储、运输、车站码头及商检等费用方面给予支持,缩短报检时间,减轻成本压力。鼓励企业开发混合果汁、果醋饮品、果酒系列、果胶和果糖等产品体系,延伸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和驰名商标,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中国浓缩苹果汁的国际话语权和产品定价权。
  (三)推进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中国应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跟踪研究国外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最新动态。加大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评议的参与度,力争取得话语权。同时参照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浓缩苹果汁相关标准,与国内标准进行比对,不断调整、完善和更新,尽快构建一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另外,还需加强沟通交流,以推进国际或国家间的互认,为我国企业生产和出口提供法律依据。
  健全果品质量控制和可追溯体系,加强源头种植管理,建立严格的农药使用准入监管制度。采取公司+基地+标准化经营模式,推广农业、物理和生物等综防技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在农药采购、药械使用和病虫防治等环节,统一协调进行。强化产品清洁生产,避免微生物污染和能源浪费。推行国际GAP(良好农业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体系)认证,控制生产和加工中的农残及卫生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质检仪器设备投入,注重人员培训,提高检测水平。在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管控。确保出口浓缩苹果汁质量,突破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四)借助丝绸之路,开拓新兴出口市场
  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面对发达国家不公正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出口企业,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利益,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于此之外,在稳定传统市场同时,积极开拓中东、亚洲、东欧等新兴市场。如丝绸之路沿线及延伸的国家和地区,大都在北纬40度左右,即苹果适宜的生长带上。近几年,我国对中亚地区、沙特阿拉伯等地出口鲜果和浓缩苹果汁成倍增长。2014年,陕西与哈萨克斯坦达成建立10个中哈苹果友谊园的共识。可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设备优势,实施海外建园建厂战略,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成为我国的出口基地。扩大市场用量,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现阶段中国浓缩苹果汁行业,是以出口国际市场为主,其中90%以上出口美、日、俄等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果汁人均年消费量,欧美发达国家20升,一般发展中国家11升。而做为出口大国,中国人均年消费量还不足1升。随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观念更新,已认识到果汁的营养和健康价值。应该说国内市场潜力巨大,需逐步开发,满足13亿人口的消费需求。出处:对外经贸实务作者:刘晓亮 赵凌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