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谈“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
论文关键词:城市化; “就地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论文摘要:“农民进城”只是农村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它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方式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在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和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众多的国情相适应,是一种新型城市化的路子。农村“就地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想,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实践和理论的科学概括,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把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本文提出的农村“就地城市化”观点力图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 深化对“农村城市化”的理解
(一) “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就地城市化”
要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首先对什么是“城市化”要有深入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定义基本上反映了以往人们对城市化的认识。城市化一般也是指农村城市化,即农村变为城市。但是,在理解这一概念时,人们往往只重视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忽视其实质,一提到农村城市化,很多人就会理解为是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农民进城越多,城市化率越高,发展就越先进。这种“农民进城”的单一城市化思路,曾经使我们吃了不少苦头。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不顾经济发展条件,片面追求提高城市化率,一味扩张城市规模,千方百计吸引农民进城,甚至用“圈地”的办法把大批农村人口并入城市,致使全国几千万农民失去土地,而利益又得不到合理补偿,就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年老无保的“三无”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教训应该记取。
随着当代世界发展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看到,农村城市化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认识这一事物,刷新这一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它的表现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而它的实质则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即农民生产方式工业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日益文明化。在当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变迁,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城市化,决不能再走传统城市化的道路,而应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这种新型城市化,不仅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而更多地表现为实质内容的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农村“就地城市化”。
所谓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址,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即原有的居住地,包括原自然村、村和合村并点的新社区。
(二) 农村“就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所致,我们不能重走欧美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我国有13亿人口,而适宜人们居住的面积有限,所以在短时间内把大部分农民集中在城市是不现实的,很多人只能“就地城市化”。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和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因为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的过程,也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过程,当然也是增强农民购买力、扩大农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城市大量的物资、技术和人才投向农村,因而拉动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会给城市工业提供更多优质的原料,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会使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转移到二、三产业,满足城市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国城市化的路子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制定了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为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带来强大动力。农村就地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高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不断成长着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因素,农村就地城市化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 农村“就地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现代交通和通讯的高度发展,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先决条件。现在农村交通四通八达,很多地方村村通油路,全国大部分农村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农民出行和货物非常方便。在通讯方面,现在大部分农民家庭安装了电话,或有了手机,基本普及,少数家庭拥有电脑,不出门也能了解天下大事,也能进行商务活动。交通和通讯的高度发达,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减少了生产要素集聚的,使相对分散的农村也能产生资源的集聚效应,使城市和农村的区别不再那么明显。电视等传媒的普及,使城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广泛向农村,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城市几无差别。
2. 农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将会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职业非农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产业化,以及先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将会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批农民逐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农产业。现在,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乡村企业就是农民群众在自己的家乡兴建的非农产业;也有大批的农民长期进城务工,从事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这说明,农村中一部分农民已经脱离农业生产,或部分脱离农业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的市场观念、信息观念大大增强,生产技能和水平也在提高,农业生产日益工业化。这和原来意义上的农民相比,已经发生部分质变。
3. 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国家对农村的巨大投入,为农村就地城市化提供了直接动力。将有力地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农村的、医疗卫生和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民将得到更良好的教育,享受象城市人一样的医疗条件和充裕的文化生活。2007年,仅中央投入的支农资金就达4300亿元,以后还要逐年增长,使财政的阳光更多地普照农村,更多地惠及农民。
4. 我国社会人文因素是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重要根据。首先,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东中部地区,人口稠密,把大部分农民集中到城市是不现实的。并且,农民有着浓厚的乡土观念,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办厂创业,在家乡安排自己的事业,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其次,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惠农政策,也有利于农民亦城亦乡、亦工亦农,这种就业方式也有利于减少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震荡。再次,从更长远的时间看,即使将来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甚至更高,也还会有好几亿人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村是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难道不应该把它建设得更加美好吗?难道不应该让几亿农民同样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吗?所以,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也是人心所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