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630 发表于 2018-7-14 16:37:41

2018提升珠三角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力

  
  [论文关键词]21世纪;珠三角区;技术创新;竞争力提升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外与条件的变化,珠三角原有的初始竞争力优势将逐步淡出消失,代之而来的。技术创新的竞争力的新优势将是21世纪中国区划潜在的竞争力的主体。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主要素。文章分析珠三角潜在和未来的竞争能力的缺陷,及如何进行对珠三角潜在和未来的竞争能力的进行培育,并相应地提出建设珠三角的技术创新平台的战略性建议。
  
  珠三角在20世纪的后20年间,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的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的持续增长,昔日并不起眼的珠三角迅速崛起,成为的领头羊。然而,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全面迈向经济和加入WTO,以及国内外区或联合与竞争的展开,国内外的环境与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珠三角依靠的制度创新的领先优势已日益减弱和淡出,一种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新竞争主力——产业技术创新已在国内几大区划中悄然展开角逐,从产业技术资源的存量与实力来看,珠三角显得相对滞后、底气不足。珠三角区面对挑战,唯有与时俱进,认识自身潜在竞争力的缺陷所在,从现在起持久不懈搞好技术创新,才能提高它在21世纪的国内外区域竞争中的竞争力,保持它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产业技术创新和品牌效应是潜在的和未来竞争的主力
  
  纵观中外经济发展的长河,制约经济发展有诸多因素。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自然环境、、资源秉赋等,除静态的外部环境外,还有动态的外部环境,诸如战争、社会动乱和自然灾害等,即便是资源秉赋很好的地方,如果遇上战争和社会动乱等阻碍和破坏,经济也难以发展起来。就内部因素而言,在和平环境的条件下制约生产力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制度,一是科技。两者互为作用,当科技需要制度创新时,制度创新成为关键,这时,不创新制度经济社会就不能发展,科技就不能进步;当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扫清障碍之后,技术创新就成关键。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而科技创新又对制度改革和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反过来促进制度创新,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
  进入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之初,争取到国家给予的特殊灵活的政策,积极进行经济制度改革的探索和产权制度创新实践,使经济发展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导羊、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这时期的珠三角以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独领风骚20年。进入21世纪,国内国际环境与条件都发生巨大变化,珠三角原有的初始优势,即由制度创新而形成的竞争力,已日益淡化、消失,因为制度创新的成果,已经全国普及,制度创新不再是珠三角的独有优势。虽然制度创新仍然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原来起主要支配作用的制度创新已经让位于技术创新。换言之,技术创新的竞争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珠三角要想保持现在和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的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技术创新是继制度创新之后,替代制度创新的新的竞争力主体。因为由珠三角创造的制度创新成果已在全国普及,制度优势对珠三角来说不再具有独占优势。而产业技术创新优势的形成,却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整合过程。由于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资源在区域存量分布不平衡,将在较大程度形成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不平衡。与其他区域相比,珠三角的技术基础资源存量与实力明显不足,而且隐含了珠三角的在未来的潜在竞争力的缺陷和不利因素。正是如此,研究长三角的学者曾得出比较结论,认为珠三角在未来的潜在竞争力中的排位最低。技术创新的资源存量固然是衡量区域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但并非是唯一的标志,还需要其他创新变量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未来竞争力的形成,产业技术基础资源是否成为主要的或唯一的决定,当然还需要通过实践来,但是,珠三角的产业技术基础资源存量相对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就这点而言,未来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不足的隐患确实存在,必须引起广大企业和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技术创新之所以成为21世纪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原因在于:一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股份制为中心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二是经济全球化、市场日益一体化、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商务广泛应用使生产销售的周期日益缩短。一方面,商品可供选择范围的扩大,对质量要求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提高质量要依靠技术创新;一方面,商品名牌意识增强与名牌效应扩大,而创名牌和保持品牌的魅力,需技术创新,同时为争夺市场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技术创新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市场份额的占有率,技术创新成为坚强的后盾,从宏观上来说区划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要求,从微观来说企业市场所的竞争对技术创新要求的依存度日益紧密。所以,技术创新无论是对一个地区还是一个企业都是生存与发展之道,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为履行人世承诺,必将进一步地全面加大对模仿冒牌产品打击力度,直至仿制仿冒产品完全消失。因此,靠仿冒牌产品以劣质低价竞争来赢得市场的现象将一去不复返。技术、质量、品牌是世界市场经济中真正的弄潮儿。21世纪中国区划经济中谁能引领中国经济,最终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竞争力。
  
  二、珠三角潜在的技术创新竞争能力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或的经济要在世纪经济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取决于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个地区或区划要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也同样取决于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国内外竞争中站住脚跟,并处于领先地地位,除了以技术创新领先外,别无它途。技术创新在未来区划经济竞争中如此重要,我们不能不对珠三角的技术资源作一摸底,对技术创新能力作一评估。
  技术创新能力构成主要通过科研、高等机构体系存量和科研、开发、教学人才存量等两大部分构成的。这两部分技术基础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明显不及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这两大区域。比如,作为国家重点投入扶持的,代表21世纪科技教育实力的211重点大学,长三角的核心区内就占23所,其中长三角龙头上海就占12所,是珠三角核心区龙头广州的3倍。环渤海湾核心区龙头北京就拥有211重点大学25所,天津则有6所,是珠三角核心区6倍。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这两区211的重点大学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显然是未来的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实力保障。相比之下珠三角就显得逊色多了。还有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比例,长三角、环渤海核心区分别明显高于珠三角。此外,经济增长中科技术创新所占的贡献率,长三角、环渤海都比珠三角高。如此等等。从技术创新力的层面上,这反映了珠三角与长、环两区的在未来经济中的技术创新实力的悬殊差异,也说明了珠三角在未来经济竞争中所潜隐的不利因素。严峻的现实提醒珠三角:不能陶醉于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光环,要认清差距,找准和抓住技术创新这个突破口,再创出新优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提升珠三角产业技术创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