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8849 发表于 2018-7-14 16:00:18

2018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

  当前,我国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所引起的生态恶化、污染、资源枯竭、地区性增长停滞及因此而造成的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和分析则会发现,许多地方都出现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种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包括增长格局、地区差距、体制转换、思想观念等深层次问题。因而要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状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对策。
  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国之一
  1.是世界上多数矿产品的最大生产国
  在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所的矿产品种类当中,绝大多数品种我国都有储量并进行生产;在中交易量最大的一次能源和金属类矿产品当中,所有大宗产品的产量我国都名列世界前茅,还有许多种矿产品的产量我国位居世界第一(见表1)。
  2.我国矿产品的高产量是由过度开采维持的
  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位居前茅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相对于庞大的规模,我国的矿产资源本来就十分贫乏。即使不考虑这一因素,就各种矿产的绝对储量来说,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储量也不算很富集。但我国许多种矿产品生产长时期维持高产,这不能不说是对自然资源的不计后果的开发。表2列出了我国主要矿产品种类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和可开采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比重,两者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种类矿产品的产量份额都大大超过储量份额(见表2)。
  3.过度开采使我国的多数矿产资源将在近期枯竭
  不顾储量多少、毫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的大多数矿产资源面临将在近期枯竭的局面。根据联合国《矿业制品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世界金属协会《金属统计》的数据综合整理而成的我国矿产资源可开采年限的统计见表3.表中的金属矿可开采储量的数值为金属净含量,可开采年数由可采储量除以1999年?或1997年的当年生产量求得。
  从表3可以看到,在所列举的12种矿产品当中,只3种的开采可以继续维持100年以上,其他矿产品,包括在我国矿产资源当中储量最大的煤炭在内,可续采年限都仅有50年左右。可以说,我国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总体性的。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我国储量相对于人口的庞大需求规模又严重不足,对这样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后果是严重的,不良影响是深远的。
  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从资源开发战略出发,对本国各种自然资源采取了有计划地节制开发、重在保护的政策。
  表4至表6列出了一些国家矿产资源储藏量与生产量的对比数据,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国家对资源开发所采取的具有长期性的政策。这些国家包括了资源储藏比我国富集的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表中的储量数值都是可开采储量。
  二、资源开发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我们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这一问题的性质具有全局性,并不仅指对所有矿产资源普遍的超量开采,更重要是指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增长格局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增长的维持高度依赖于资源开采产业规模的扩大。
  1.1993年以后,采掘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
  从八十年代末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采掘业在工业增长中的地位上升,到九十年代,采掘业成为增长最快的增长部门。据统计,1985年至1992年的7年间,我国工业净产值年均增长13.17%,而采掘业仅增长10.97%,在轻工业、采掘业、原工业、加工工业四个部门中,采掘业是年均增长速度最低的部门,增幅低于全部工业净产值总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然而九十年代情况发生逆转。自1993年至2000年的8年中,采掘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18%,快于轻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等所有工业部门,其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增加值总增长速度2.03个百分点(见表7)。
  从工业各部门总产值逐年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采掘业增长的强劲势头更为显著,自1993年以后,采掘业在工业各部门中一直保持领先的增长速度(见表8)。
  从表8中我们可看到,自八十年代末期,采掘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有两年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1989、1990年);自1993年以后,直至2000年,采掘业的增长便一直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其中,1996、1997、2000年三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和重工业当中的原材料、加工工业部门。正是由于采掘业在九十年代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矿产品量在世界上排名的前移,也都发生在九十年代(见表9)。
  2.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加大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现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产业依赖程度加大的情况只限于部分省区。我们通过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来反映该地区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产业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提高的省区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省区的依赖程度都在降低,表10的数据反映了这一结果。表中的数据截止到1997年是因为只有1997年以前的数据是连续性的、同一口径的。对1997年以后部分省区的数据证明,表中反映的趋势并无变化。此外,由于直辖市的情况特殊,这里列举的数据没有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
  通过表10可以看出,与1985年相比,各省区之间1997年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一些省区上升,一些省区下降。其中,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采掘业比重都是上升的,只有云南、宁夏除外;其中,上升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省区有黑龙江、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而在东部地区当中,除了辽宁采掘业比重上升了1.16个百分点之外,所有的省区都是下降的。其中下降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省区有河北、福建、山东、广西。
  进一步的测算表明,东部地区采掘业在工业当中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轻工业(消费品工业)和加工工业比重上升的结果;与此成为对照的是中西部地区采掘业比重的上升恰恰是因为轻工业、加工业比重下降所导致的。我们选择采掘业比重升幅较大的省区与采掘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11.
  从表11中可以看到,中西部省区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之所以上升,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由于轻工业、加工工业比重的下降造成的,采掘业在工业增长份额中的上升,恰好等于制造业减少的份额。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工业部门当中,更具有带动性和开拓性的制造业各部门的发展势头相对减弱,这就使这些省区转向依赖资源开发产业。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中采掘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这些省区采掘业生产的绝对减少、总体萎缩。在这些省区,采掘业比重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增长速度超过了采掘业。例如,采掘业比重下降最快的山东省,其煤炭1997年的产量比1985年增加了近一倍,由4922万吨增加到9094万吨。并且,从1995年以后,山东煤炭产量开始超过黑龙江省,1997年产量超过黑龙江576万吨,到2000年产量超过黑龙江省3065万吨,相当黑龙江省当年产量的61.6%.在此期间,山东的原油产量也有所增加,由1995年的2703万吨增产到1997年的2801万吨。
  3.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几个重要趋势
  从以上数据所反映出的事实,使我们必须对几个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
  第一,我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
  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当中比重的变化,依各省区所处的位置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