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的经济改革:一个国际性的对比观察
一、介绍;; ;
; 西方的学家们在解释中国的经济改革时总是遇到一些难题;中国根本不符合他们关于经济增长的标准处方。因此,他们经常有意识地不去注意它。关于这一点,一个很好的例子是1993年世界关于东亚的题目为《东亚奇挤的报告。中国代表了东亚的一半以上,而且世界银行本身参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已经有了10年多的时间。尽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篇报告的作者们却有意识地忽略掉中国的情况。甚至是该报告所涵盖的东亚国家的经验,也和西方经济学家们中间正在出现的标准处方不完全一致,这种标准处方后来被称作“华盛顿共识”。因此,作者们把这本书命名为《东亚奇挤。奇迹不是所为的,它是神力干预的结果。对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们来说,对东亚成就的最好解释似乎就是,它是神的一种作为,而不是被看作优秀政策与辛勤劳动的结果。;
; ;
; 尽管国际上对中国政策的理解仍然不够充分——人民币现在变成了全球经济失败最新的替罪羊——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西方经济学家们日益严肃的意图,即理解中国改革的成功并从这些改革中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和教训。;
; ;
; 让我们先把中国改革的成功放到过去20年的全球中。我们把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增长用作一个基准。在20世纪最近的40年中,这些高收入国家中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是2.7%,前20年稍微低于后20年。这个增长率意味着每经过30年,新的一代人就会经历一次两倍的收入增长,这当然是一个合乎情理的渴望。;
; ;
; 除中国以外的东亚“奇急国家在80年代和90年代能够维持相对于60年代和70年代的增长率,尽管该时期结束时发生了危机,但是它们在这40年中的年人均增长率为4.4%。;
; ;
; 有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即拉丁美洲,极其严格地遵守华盛顿共识处方——金融规则、自由化和私有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在80年代减少了,尽管在90年代时有所恢复,但是其增长率只有80年代之前20年中将近3%增长率的一半。;
; ;
; 前苏联和东欧经济奉行“宇宙大爆炸”和“休克疗法”的转型战略,这些国家的经验甚至更加有益。这些经济体于1991年之后大都经历了60%的剧烈的产值崩溃这些产值崩溃以及实际收入在现代上是史无前例的。经济衰退的规模和时间长度(8-10年)远远大于1929-1932年的大萧条,当时的产值减少了大约35%,时间是持续了4年。;
; ;
;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尽管改革的广泛程度远不及拉丁美洲,但是前者也追随正统的经济政策。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在过去的20年里也减少了。;
; ;
; 事实上,1980年的时候,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也位列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国家;正是在这两个国家里,人们发现了成功进行经济改革的故事。在过去的20年中,两个国家都实施了虽然渐进但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改革。;
; ;
; ;20世纪80年代,印度自从独立以来第一次得以摆脱“印度增长率”(年人均1%),人均收入以超过3%的速度增长。作为对一个金融危机的反应,印度于1990-1991年进行了明显经过强化的改革。继此改革之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人均增长接近5%,但是在最近3年里又落回到了3.5%以下。;
; ;
; 从这个国际对比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成就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在20世纪的整个80年代,人均收入的增长平均接近9%,而90年代略低一些,是8.3%。由于这种迅速增长,据估计2亿穷困人口在此期间得以脱贫。;
; ;
; 我想在余下的发言时间里,对印度和中国的改革进行一些对比。在发言结束的时候,我还会谈一谈俄罗斯的情况。俄罗斯当然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像中国一样,它也试图从一个苏维埃类型的指令性经济中建立起一个经济,而它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将允许我们更好解中国的成就。; 二、中国特色的改革;
; ;
; 在我看来,20世纪80年代最经常使用的那句话是对中国改革的最佳描述:“摸着石头过河”;
; ;
; 正如这句话所暗示的那样,中国的改革过程是渐进的,对于应走哪条道路,没有任何明晰的想法。曾经有过大量的试验、很多尝试和错误。试验通常是在地方上进行的,但是一旦发现地方上取得了成功,那么该试验就会在整个国家得到迅速的复制。这在改革中是最为明显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时候引入了家庭联产责任制。;
; ;
; 我记得自己于1980年以世界银行正式官员的身份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的情形。在北京,中央当局在他们的“简单介绍”中概括了最近几年里国家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打算在未来几年里准备进行的改革。接下来,我们去了几个省份——甘肃、湖南和江苏。在那里,各省的当局向我们透露他们已经实施了中央当局准备在未来引入的改革,而这是中央当局所不知道的。各个省份粗略地概述了他们打算在未来几年里引入的改革。当我们深入这个经济体的较低层次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再重复。只有当我们接触到公社和生产队的层次时,我们才发现了正在发生着的真实情形。;
; ;
; 中国改革的特征一直是实用主义的,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就是对它的总结。对改革问题的反应是根据中国的条件和能力,而不是任何经济理论或者原理。当然,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限制,但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总体目标下,实用主义一直都是性的原则。今天,我们可能会对这个实用主义原则不以为然,但是太多进行改革的国家都奉行了书本上的教条或者外部的意见,而没有充分考虑它们自己的能力和条件。;
; ;
; 这是一个审慎的战略,它认识到了中国的条件,也认识到了改革并不存在经过证明的公式。我记得1982年在浙江莫干山的一次会议上,人们进行过是选择激进改革还是渐进改革的争论。最后,该会议,甚至包括外国的与会者们,都一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没有多少犯错误的余地,这个国家没有别的选择,它只能进行审慎而渐进式的改革。如果追求大爆炸式的战略,那么出现失误的后果可能是整个人口无法忍受的。10年之后,我们在俄国的经验中为这种担心找到了十足的理由。;
; ;
; 三、中国的改革与增长;
; ;
; 在改革的初期,中国的战略不是致力于重组现有的国有经济,而是允许以市场为基础的非国有经济出现在边缘地带。这当然就是现在著名的双轨制。举例来说,它不是允许所有的价格都直接由市场力量予以决定,而是既定限额之内的产品价格继续在国家设定的水平受到控制。如果农民们能够生产超出该限额的产品,那么他们就能够以市场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出。基础也存在同样的情形,比如煤碳、钢铁和木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限额确定的或者受到计划分配影响的数量减少了,因此允许价格逐渐移向市场价格的水平。;
; ;
; 因此,两种经济制度并存着,一种继续中央的计划经济,而另外一种则以市场为基础。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中国的战略是寻求在市场价格的边缘获得分配计划的效率,而在这同时把变革对现有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 ;
; 所有基础商品都有两种价格,甚至经常是两种以上的价格,而且拥有两种供销系统,这种做法因此给非法的倒卖、追求租金和腐败制造了机会。关于两种价格和两种供销系统的概念是让所有人主要关心的一个问题。人们还担心会产生既定的利益,从而阻碍以后进行的改革。这些担心当然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结果证明,对经过局部改革的体制的滥用受到了相当较好的包容。从事后看来,我们可以把它归功于这个时期内机构的稳定以及系统持续的高效率。这和俄国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俄罗斯在政治与行政制度崩溃的同时也进行了激烈的改革。;
; ;
; 在这样一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