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9063 发表于 2018-7-14 15:29:20

2018中国经济发展对东亚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中国持续健康稳ǚ⒄?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增长,在亚洲特别是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和地位日益增强和提高。这对东亚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东亚“FTA”的形成、东亚合作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东盟 日本
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中国经济近几年以来,欧美经济徘徊衰退,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也连连滑坡,惟独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强劲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更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正如泰国总理他信在亚洲论坛2002年会上所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对增强亚洲经济活力意义重大。中国的富裕意味着亚洲的繁荣。”事实正是如此。2000年12月30日,国家局宣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0亿美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 3%。全年对外贸易顺差22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 9%;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212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6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 5%;其中出口总额2662亿美元,增长6 8%;进口总额2436亿美元,增长8 2%;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8亿美元,增长14 9%。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在世界中的位次上升到第6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9年的1117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62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5位;外汇储备从1988年的56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32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由此可见,截止到2002年,我国生产力跃上新台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扩展。据世界最新东亚经济报告预测,2003年东亚的增长率将达到5%(见下表)。中国是2003年东亚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这说明世界银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东亚经济增长率(单位:%)
2003年 2004年
中国7.2 7.2
日本0.6 1.6
韩国4.9 5.5
越南7.0 7.0
泰国4.5 5.0
菲律宾4.0 4.5
马来西亚4.2 5.5
印度尼西亚3.3 4.0
东亚5.0 5.7
2003年,国家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预定经济增长目标为7%。经过努力,2003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普遍加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23562亿元,同比增长9 9%,比上年同期加快2 3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对外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一季度进出口总额1737亿美元,增长42 4%,比上年同期加快34 8个百分点。一季度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国民经济继续协调发展。据资料显示,在2002年世界GDP的增长中,中国的贡献份额仅次于美国;在进出口增长的贡献份额上,中国也占据了一个大的比例;在粮食、石油等大宗产品以及初级制造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份额上,中国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中国GDP总量来看,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占日本的1/4,占美国、欧盟的1/10,如果以购买力来计算,中国的GDP接近日本。中国的GDP占全球的3%~4%,贸易占全球的4%略高。以2000年进出口值为例,当年中国进口值为1941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3 2%,而同年美国20 2%,德国8 1%,日本6 3%,英国5 4%,意大利3 9%。从出口值看,当年中国出口总值达到3124亿美元,占世界出口值比重5 4%,美国占12 3%,德国8 5%,日本占8 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
;
二、对东亚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其在亚洲,尤其在东亚区域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1.在稳定和复苏东亚经济过程中起主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东亚经济增量(以时值美元计算的当年新增加的GDP)中日本占69%,韩国、新加坡占14%,中国占10%,东盟占7%。实际上,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开始停滞,五年中平均增长率只有1.4%,因此,当时的日本经济增量主要来自日元在同期约48%的大幅度升值。而1996年—1998年日元贬值31%,成为东亚金融危机的重要起因之一。这一时期,中国采取了积极的金融政策,对稳定香港经济、阻击东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东亚金融危机后的四年(1999年-2002年)复苏过程中,日本经济实际年平均增长仅0 6%,在同期东亚实际经济增量只占10%,韩国、新加坡占26%,东盟四国占20%。此时中国经济“一枝独秀”,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年经济增长保持在7%以上,在东亚经济增量中占44%。在制造业中,美欧发达工业国经济中制造业比例逐步下降,保持15%~20%的水平。而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减少过多,造成经济稳定性差。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总额中的比例超过5%,规模位居全球第四。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中国摩托车产量占世界的43%,电脑健盘占39%,家用空调占32%,洗衣机占26%,彩电占23%,化纤占21%,冰箱占19%。中国制造产品在世界上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家电、、等10个制造行业在内共80余种产品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这是近几年东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2.中国正在影响东亚发展模式,使东亚产业循环趋向完整。“雁行模式“是东亚经济增长的明显特征,在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在不断升级、转移,由此使相关经济体的经济保持持续的较高速度增长。由于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周期短,出口产品变化较大,各自规模不足,特别是以美国等外部市场为主,结果造成东亚区内市场不完整,产业循环不完整。由于中国经济增量大,潜在市场大,将来有可能利用这一市场潜力引导东亚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较完整的区域产业循环,减轻东亚对区外市场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性,现在,这一作用已经显现。例如,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之间的相互进口已占东亚地区内总进口的47%(2001),即使除去其中香港对东亚区外的转口,三者之间的贸易在东亚三个次区域贸易圈中也是最大的。又如,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扩大了对中国的出口,使其对东亚的贸易从长期的逆差转为顺差,尽管部分是在中国转移生产后出口美国,但中国市场本身也吸收了大量韩国产品,特别是在近两年,韩国对华出口急剧增长,成为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中国也成了韩国产品的又一重要和不断扩大的最终市场。3.中国促使东亚“FTA”的形成。东盟是东亚FTA(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主角,日本次之,中国是第三主角。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加入WTO后影响日趋强大,日益成为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东盟、日本、韩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东盟与中日韩10+3机制已成雏形。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促使东盟与中国的FTA进展顺利,后来居上。目前,东盟对华贸易长期保持顺差,2002年顺差额达78.56亿美元,而同期对日本贸易逆差达41.55亿美元。受中国市场潜力的吸引,2002年,日本对华投资加大,仅4月至9月,对华投资额高达1132亿日元,同比增长23.2%,而对东盟五国(新、菲、泰、马、印尼)仅为1050亿日元,同比减少34.9%。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日本作为东亚第一经济大国,在与东盟缔结FTA方面一开始态度并不积极,由于中国在此方面与东盟取得很大的进展,促使日本政府积极起来。4.金融合作步伐加速。1997-1998年亚洲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煎熬,暴露了亚洲各国在协调经济政策、共同抵御危机方面的苍白无力。菲律宾前财长德奥坎波指出,金融危机“使我们认识到货币合作的意义,并促成了清迈倡议的诞生。”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也强调,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教训就是亚洲货币必须作出更多区域合作的努力。要改变亚洲经济长期受制于欧美经济的现状,摆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即使亚洲国家暂时还无法出现一个强势货币,也应加强货币方面的合作。危机过后,东亚各国加快了货币合作的步伐。1998年10月,东盟经济部长马尼拉会议同意建立“非正式”的预警机制,以避免再次发生金融危机。2000年5月6日,东盟与中、日、韩三国财长在泰国的清迈就东亚地区财政金融合作,特别是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达成共识。2002年3月,中日双方签署了在对外资金周转情况恶化时互相通融外汇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韩国、东盟的谈判也在进行。一个通过货币合作从而建立一个抵御金融风险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即将诞生。总之,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将持续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中国经济发展对东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