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简述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地理研究
; 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代都城,自金代营建中都于此,经元、明、清三朝北京已经有八百多年的都城史了。八百多年中北京城不但有着自己的城市风貌和,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都邑景观。针对这些,中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北京城市的发展脉络、城市结构、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特征.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以北京城市地理为内容的研究占有突出地位。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北京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变化特征,对于认识北京城市历史与发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北京城的发展历程虽然可以上溯至辽,并经金、元、明、清各代,但明清时期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阶段,有着不同于一般的意义。明清时期不但确定了北京城的空间格局,而且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都城发展、演变以及社会风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本文即以明清时期为基点,介绍以北京城市历史地理为主的研究成果。中国学术界对明清时期北京城市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以侯仁之先生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明清北京城市格局的研究;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以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为代表,开始转向明清北京城市、商业布局等问题的研究;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北京城市研究的关注点逐渐增多,其中居民分布格局、贵族宅院选址以及寺庙等宗教建筑的分布等,均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给以全方位关注。当然,从时段上中国学术界对于明清北京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但每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中,又不乏介入其他内容的研究。因此,本文仍然采取分类陈述的形式对相关成果进行介绍。
;
一; 有关明清北京城市格局研究
;
明清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发展,为城市格局带来新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侯仁之先生就对明清时期北京城市变化与城市格局特征形成了系统研究。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一文中首先指出明清北京城在继承元大都基本格局的基础上,完成了南北城墙的迁建、紫禁城的兴筑与皇城扩建等重要城市改造与重建工作,这一系列迁建工程对北京城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①。
;
; 1.明清北京南北城墙迁建
明代北京南北城墙的迁建分为两个阶段,明初为第一阶段,迁建的主要对象为南北城墙,迁建中首先针对大都北部的空旷地将北城墙南移五里,然后将南城墙作相应的调整,向南移动五里。经过这样一番迁建,北京城城郭与元代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整个城市发生了自北向南的推移,而且改变了元大都规则南北长、东西短长方形城廓形状,城市轮廓略显方形,同时由于积水潭引水渠的影响,新筑北城墙西南呈一斜角。侯仁之先生认为南北城墙的迁建完成于永乐十七年(1419),经过这一阶段迁建以后的北京城被称为内城。明嘉靖年间为北京城墙迁建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由于蒙古瓦刺部的频繁南下,屡屡对北京城造成威胁,开始致力于外城的修建。原议环绕京城四周,一律加筑外垣,后因物力所限,只修了正南一
————————
①; 侯仁之:《历史地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面,进而使北京城在平面图上构成了“凸”字形轮廓。对于外城修建首选南墙的原因,侯仁之先生指出当归于这里比较稠密的居民和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天坛、山川坛的存在。
在上述研究成果中,侯仁之先生指出自元至明由于、军事原因北京城市出现自北向南推移这一重要现象之外,在城市总体格局上仍袭元代旧制,既全城呈现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对称形式与以东西、南北向为主的街区规划风格。
;
; 2.紫禁城的兴筑与城市中轴线的强化
; 明初攻占元大都,在北城墙南移的同时,又平毁了元宫城,故明成祖继位后立即着手修建紫禁城与皇城。由于紫禁城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重建后的紫禁城对于北京城市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侯仁之先生就紫禁城以及与紫禁城相关的城市中轴线、大内宫殿建筑等展开了系列研究。
侯仁之先生首先指出明代紫禁城坐落在元大内旧址上,东西两墙的位置仍同元大内旧址,与北京城墙南移对应,紫禁城南北两墙也分别南移了400米和500米。紫禁城中外朝三大殿与内廷后三殿与元朝大明殿及延春阁一样,均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充分体现了中轴线的核心地位。侯仁之先生认为在北京城的设计中,城市中轴线的出现不仅仅确立了城市布局对称分布关系,而且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正因为如此,在侯仁之先生题为《北京紫禁城在规划设计上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再次强调了紫禁城与中轴线以及中轴线建筑的关系①。侯仁之先生指出,由于明代紫禁城南北墙均有向南的移动,元代延春阁故址已在紫禁城北墙之外,明王朝为了压胜前朝,在延春阁故址上堆筑起意为“镇山” 的万岁山,这座万岁山就
————————
①; 《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是今日的景山。明人堆筑万岁山的寓意虽然在于压胜前朝,但在客观上却加强了中轴线的地位与象征意义。侯仁之先生强调元代设计大都时曾在今鼓楼所在处建“中心台”、“中心阁”,并以此作为全市的几何中心;明代随着城址南移,全市的几何中心也有相应的南移,万岁山取代了元代“中心台”的位置,成为全市几何中心。
;
;
侯仁之先生在《明清北京城》一文中进一步指出①,与元代宫阙相比,明代紫禁城的另一个变化在于紫禁城的前方。元代大内前方空间有限,除去拱辰堂、留守司等衙署外,没有其他重要建筑。明代紫禁城、皇城、大城依次南移,紫禁城前方大为拓展,利用这一拓展的空间,在中心御道两侧布置了太庙、社稷两组对称建筑,同时在承天门改为天安门之前,开辟了“T”字形宫廷广场。广场两侧的宫墙外,集中布置了中央衙署,其东侧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鸿胪寺钦天监等,基本为清代沿用;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
①; 《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8—92页。
;
清朝兵制改变,逐渐废弃。
; 清代北京城基本格局变动不大,除个别地方,基本维持了明代面貌。
侯仁之先生上述研究成果在肯定了明清北京城保持着元大都以城市中轴线为核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这一基本格局的基础上,指出明代由于紫禁城、皇城、大城依次向南推移,而带来城市空间面貌的变化,这一切不但成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精粹,而且为北京城市地理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 有关城市职能建筑分布的研究;
; 由于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元大都的街区设计对于明清城市职能建筑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侯仁之先生在《元大都城》一文中指出①,元大都北城墙设有两座城门,其余三面城墙各设三座城门。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这些纵横交错的干道,在城市结构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南北干道,全城次要街道或称胡同,基本沿着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平行排列。干道宽约25米,胡同宽只6—7米。元大都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沿承下来,成为城市职能建筑分布的基础。
在上述基础上,有关学者在明清北京职能建筑分布研究中,重点探讨了明清两代的衙署、仓厂、王府、庙宇等建筑前后时代空间演替规律、布局特点等问题。其中仅就中央官署的分
————————
①; 《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77页。
;
布来看,一些学者指出元代中央官署与大都城的机构主要集中在大都城的东南部以及中部,明代伴随北京城址的南移,城市重心一改元大都坐南朝北而为坐北朝南,即中央官署集中分布在紫禁城以南的千步廊两侧,清代官署基本沿袭明代旧址,同时一些官署也表现出向皇城东南部分布的趋势.对此李孝聪指出:“清代北京城官署机构多分布于东城,而平时进出紫禁城均由东华门一途,正是导致这种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