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6413 发表于 2018-7-14 13:19:13

2018论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和知识流动

   内容摘要:本文论证了集群内部学习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继而指出,集群外部知识资源对于整个集群技术能力的更新和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因而需要集群中企业积极开展外向型技术学习活动。针对集群中企业在经济实力和吸收能力上的差异,提出了学习的分工模式,即集群中的强势企业瞄准集群外部高新知识进行外向型学习,而弱势企业则在集群内部的后续扩散中学习,从而形成“外部引进——内部扩散”的良性知识流动,以此推动集群整体技术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企业集群 技术学习 分工 知识流动
  
  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领域内纵向或横向相关的众多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一个经济群落。在我国江浙地区,这样的产业组织形态非常普遍。但这些集群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支撑,产业层次一般都比较低,持续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因此,改善整体技术能力储备是当务之急,而这又依赖于集群中的企业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学习活动以提高各自的技术能力水平。
  
  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内部途径
  
  给定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知识,那么致力于技术能力培育的企业技术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通过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来拓展其知识基础。之所以把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学习过程的起点,是因为在知识日新月异、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依靠企业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来实现知识内生增长已经不符合企业竞争的需要,相反,积极有效地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对于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和技术环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显然,在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下,外部适用知识资源的存在密度和易获取性对于企业的学习绩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两点在企业集群环境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优势超出了企业人为组建的知识联盟和创新网络。
  从知识资源的存在密度来说,由于集群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相对庞大的企业网络,其中的每个企业几乎都可以在集群边界内接触到大量的知识源——从事相似生产经营活动的同行、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以及服务于集群的当地公共技术部门,一般来说它们分别能够提供下列知识资源:产品设计思想、工艺技术诀窍、市场营销创新、组织管理程序等;依附在资本品(设备和中间产品等)上以及相应的技术服务中的知识,比较多的是关于如何应用资本品的know-how;需求信息、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主要涉及所订购产品的原型实现和制造工艺;比较专业、高深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成果。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对企业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至关重要的外部知识资源是相对分散的,企业往往置身于区际的甚至国际的知识共享网络中。而对于集群企业而言,这些知识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集的知识场。
  知识场的存在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资利用的丰富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据为己有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的高效进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极大地改善了这一点。所谓地理接近效应是指由于知识受体靠近知识源而便利了知识的获得,社会认同效应则是指受体和知识源由于共享相似的区域社会文化背景而促进知识传递。就地理接近效应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同企业职员间非正式交流频繁进行的可行性;近距离观察竞争对手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模仿的可行性;近距离带来的人员企业间流动的频繁性等;与同行、供应商、客户或者公共部门开展技术合作过程中协调和互动的便利性和及时性等。这其中,前三点属于非正式知识获取机制,而第四点则属于正式机制,是知识受体和知识源共同加以控制的知识传递过程。和地理接近效应相似,社会认同效应也同样积极作用于集群中企业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学习活动,主要表现在:和同行、供应商、客户或公共部门开展技术合作过程中的信任气氛和低机会主义风险(正式机制);企业之间人际交流过程中较低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以及知识解码的相对容易性(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因文化距离近而引起的人员频繁流动(非正式机制)。
  正是由于集群中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而且相对更容易获取,因此集群往往被看作是适合企业进行学习和开展创新的环境。马歇尔(1922)、克鲁格曼(1991)、波特(1998)、创新地理学者(1998)以及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学派(1999)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企业加入集群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它可以籍此获取扩散在集群中的知识资源。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就应是依托集群环境,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从相邻的各种知识源(竞争者、客户、供应商以及公共技术部门)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的技术能力基础。
  
  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外部途径
  
  基于集群的学习是集群中企业技术学习的主导途径,但这不应该被解读为这些企业可以放弃利用集群边界以外的知识资源。从结构上来说,集群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生产系统,只是区际甚至国际大供应链中的某个环节,同外部世界之间必然因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构建诸多联系。在集群外部,企业同样可以找到大量相关者:外部同行、外部客户、外部供应商以及外部的公共技术部门或其他一些相关组织,理论上它们显然也可以提供集群企业技术学习所需要的各种知识资源,尽管获取这些知识可能并不如近距离学习那么方便。
  但是,一直以来,似乎削弱了利用外部学习渠道的必要性,有关企业集群创新研究的文献在对集群内外两种学习渠道的讨论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然而事实上,如果集群中企业纯粹地在集群圈子内进行封闭的“自产自销”式学习,整个集群就很有可能陷入缺乏活力的泥沼。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接触相同来源,从而具有相同基本思想的技术知识,会造成学习的途径依赖效应而被一条陈旧的技术轨道所锁定,从而使企业缺乏“创造性 毁灭”的潜力而只能在原有轨道内做边际效应递减的渐进改善。如果集群内所有企业都陷入这种境况,那么整个集群就成为一个 “技术孤岛”,在产业技术发展不连续的情况下,它极有可能被外界抛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论区域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学习和知识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