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市扩大出口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的若干建议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政策, 说明了上海市出口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 结合上海市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特点,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模型测算并分析了外商投资对上海市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发展的相应建议。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进口替代型 出口导向型 进出口 跨国并购
二战以后,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跨国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进行跨国经营等原因,国际资本流动呈现新的趋势,其中的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1993年,世界范围的外商直接投资净额为1934亿美元,而2000年猛增为8650亿美元。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分析过去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市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外商投资的变化对上海市外贸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引进直接投资的理论
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关系密切,对于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把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可以把直接投资分成两类:进口替代型引进直接投资、出口导向型引进直接投资。
进口替代型直接投资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东道国为吸引外资的流入,对外资企业提供优惠,鼓励外资投向本国优先发展的产业,外资企业的产品面向国内市场,替代以前从国际市场进口的产品,即所说的以市场换技术。其目的是节约外汇,改善国际收支条件,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增加就业机会。但是,这种战略会给东道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例如:提供就业机会的作用有限;不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威胁东道国的国内工业等。
出口导向型直接投资
70年代中期东南亚各国相继摈弃进口替代策略,开始实行出口导向的外资政策。它的特点是外资企业的最终产品面向国外市场,利用外资企业制成品出口代替过去初级产品的出品。这样,对于东道国来说,可以获取更多的外汇,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可以利用东道国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其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上海市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及出口贸易的现状
关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类型,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采用的是出口导向的外资政策,上海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龙头,本身也是我国对外加工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也一直延续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上海市的出口导向型外资引进一直以来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态势,但是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越来越频繁地对我国一些出口产品展开倾销案调查,对我国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一点我们从上海市近年来进出口数据的变化上可以看得非常明显,1999年以后上海市的对外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并且数额也由原先相对稳定的顺差额转为呈逐渐放大趋势的逆差额,可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我国加入WTO的一些经济承诺及相关发展战略有关。随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加入WTO的推动,上海市在招商引资和出口贸易中又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出口增长迅速,但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渐缓。如2003年,上海市的出口额较之前一年增长了51.2%,而同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仅仅为16.3%,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许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区投资战略改变有关。一些外资跨国公司纷纷采取立足东部地区设立总部,而将生产基地建于中西部的策略,这也导致了整个东部地区近年来招商引资速度的放缓。
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与出口规模很不相称。2003年上海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额为58.5亿美元,仅占同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7%,同期的出口总额达到484.82亿美元,将近为生产总值的64.2%,出口导向型的引资格局还不够平衡。上海市在主要年份上的FDI/GDP值要远低于利用外资状况较好的苏州地区,并且近年来该指标呈严重下滑趋势,反映出其在招商引资力度上的不足(见表1)。
吸收外资产业结构逐渐变化,出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上海2003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流向,同时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的发展速度要远快于第二产业(见表2)。而在外贸出口商品的构成方面,各部分商品所占份额保持相对稳定,其中2003年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为工业制成品和机械运输设备,主要来源为第二产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