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浅谈川渝黔合作构建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
内容摘要: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川渝黔 建设经济区 要意
2004年初,川渝黔高层频繁互访,重庆市与四川省签订《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提出了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谁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中占有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区域经济合作关键是区域内各个城市搞好“大合唱”,淡化行政边界,强化经济联系,把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做一体化考虑。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无疑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川渝黔共同培育经济区是大势所趋
川渝黔经济区是指四川、重庆、贵州及其辐射和相互辐射的地区在内的广阔经济地带。由于经济辐射(区域合作辐射半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川渝黔经济区也应是一个没有明显固定边界的经济区。 其基本内涵应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重点区域的川渝黔等及其辐射较强并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的经济地区。
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区域互动发展正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加快形成。去年以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区以外,东、西、南、北都有区域概念的经济区登场。它们或是老经济圈重整旗鼓,或是新经济圈加速形成。以粤港澳为成员的“大珠三角”互相开放市场,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东北经济区借助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重整河山;在安徽、江西一些毗邻长三角的城市,今年来纷纷打出“长三角”牌,寻找机会,争取融入,主动接轨,承接辐射,努力增强本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在这种寻求区域合作优势的全国性热潮中,川渝黔三省市合作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新构想是大势所趋,是“把川渝黔经济区打造成中国西部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增长极”的必由之路。它不仅有利于三省市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发挥独特作用,引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拓展新兴直辖市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纵深,畅达出海大通道;有利于解决面临的诸如产业同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等棘手的难题;有利于发挥重庆中心城市作用,对于把重庆真正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川渝黔建设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的优势
川渝两城市产业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两城市的产业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重庆制造业比较发达,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寻求产业内部的分工,提高产业聚集和辐射的半径,与成都及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分工合作的关系,构成一个互动的产业态链;成都在IT业、经济活力和市场功能方面有优势,但也要突破地域限制,寻求更大的拓展空间,与重庆合作,优势互补,把市场做得更大更强;川渝黔都有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都是西部重要的旅游城市,今年共同编制的川黔渝“金三角”(四面山——佛宝——赤水)旅游规划;将扩大旅游区域开放度,构筑川南、川东北——重庆无障碍旅游圈。
与成都相比,重庆最大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是产业竞争力。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历史上一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了以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以优质钢材和优质铝材为主的冶金工业,以合成材料、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以电子仪表、轻纺、烟草、食品加工、建材等为主的轻工业,近年来又大力发展了以通信设备、光电产品和生物技术品生产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重庆作为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在全国的工业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拥有长安、庆铃、烟草、川维、重汽、重钢、太极、西铝等利润超过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
但在产业竞争力方面,重庆存在着很多问题:国有独资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68%,这一比例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高出浙江40多个百分点,国有存量资产达1000多亿元。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创新能力差,这也造成私营资本相对弱小,活跃程度不够。此外,重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增长贡献率低。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失业工人数量巨大,社会矛盾尖锐,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重庆竞争力的提升。
在区位及交通优势方面,重庆优于成都。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重庆依托长江,特别是在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将成为长江上游的水路航运中心,万吨级轮船可直达重庆。
成都最大的综合竞争力优势:成都的IT业较发达,在企业活力方面要强于重庆,特别是私营资本比重庆活跃,多年蝉联国内“首富”的刘氏希望集团、软件业的托普、制药业的地奥,以及迈普、国腾等私企都具有不凡的实力。 成都GDP的年增长率连续两年均超过了13%,其他增长指标也很高,不仅远高于重庆,在全国大城市中也是相当高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