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初探
摘 要:我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能否建立起一套先进的信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信用形象、信用地位,增强信用实力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是决定每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摆在外贸企业面前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阐述。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外贸企业 信用风险 管理
一、我国外贸企业信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国际上以买方市场和信用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和贸易环境中,信用管理已成为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和方法,许多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紧张,最终利润得不到保障。因此,当前企业信用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宏观经济改革和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我国外贸企业信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片面追求贸易量,忽视信用管理。我国的外贸企业一度以贸易量、创汇额为追求目标,不用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考核自己的工作,导致盲目追求出口额的增加,而忽视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并不根据信用状况分析,而是迁就客户的要求,作为信用管理一部分的应收账款管理也显得很薄弱。账款拖欠表面上反映的是财务问题,而实际上根源于企业对交易的全过程缺少科学、规范、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
2.忽视老客户的信用管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许多外贸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付款方式来吸引国外客户。一般而言,企业对于新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或许还比较重视,可能会关注客户对其他供货商的付款记录和拖欠记录等信息,而在与老客户交易时,由于合作多年,却是完全放心。然而国际贸易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客户情况的变化,以往合作过的客户其资信状况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仅凭过去的经验而无动态更新的信息管理体系使外贸企业吃亏不少。据统计,80%的企业拖欠是由老客户造成的。而且,老客户一旦发生拖欠,企业往往碍于过去良好合作的原因,不愿意对老客户立即进行追讨,因而错过了最好的追讨时机。当企业醒悟时,其客户的经营状况已经严重恶化,甚至停产、破产,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过分害怕风险,只接受信用证交易。由于惧怕坏账风险,或者说无法管理好客户的信用风险,我国企业普遍不敢采用灵活的信用方式进行交易,过分谨慎,在出口交易中只接受银行信用的信用证,导致大量商机白白丧失,许多进口商就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或者要求我国企业在价格等其他方面作出让步。因此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仍主要采用低价的竞争策略,并由此陷入低价竞销、利润下降和被反倾销的恶性循环。
4.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避险措施。在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死守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汇结算方式,企业就会丢掉客户和市场。如今,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质量和价格上,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结算方式也成了颇具竞争力的贸易条件。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出口企业,没有长期合作伙伴,国际经验不足,但在“走出去”发展国际化经营方面不遗余力。而国外一些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些企业急于出口但经验不足的弱点,提出了苛刻的贸易条件,置国内企业于不利地位,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贸易风险。
5.各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和企业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企业感到信用风险管理虽然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
二、企业信用风险的防范与转移
1.建立系统、规范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广泛建立科学的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推动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的国际化、标准化,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第一,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理制度下进行。其中包括企业怎样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进行资信调查,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剔除信用不良的客户。外贸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论对于什么样的国外客户,我们都应该在交易前采用立体交叉的方式事先了解它的资信状况,做到知己知彼。对于新客户,必须事先得到它的资信报告;对于老客户,一般是3个月到半年得到一份新的资信报告。数据可以是企业自己整理的历史资料,可以从银行、保险公司、专业调查机构乃至同行等第三方获取,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以作参考。第二,事中控制———授信业务管理制度。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因此,企业在交易决策过程中必须制订和执行一套科学的审批方法和程序,包括“信用申请审查制度”、“信用额度审核制度”和“交易审批制度”,避免主观、盲目决策。通过这项内部授信制度,可以明确和规范与客户的信用关系,从而有效地降低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率。第三,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我国海外逾期应收外汇账款高达数百亿美元。按照一定程序,在出口企业内部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的应收账款列入信用管理制度,定期核查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失为降低坏账的可行之策。货物一经发出,就将应收账款列入信用管理档案,进行监控;按时与客户联系,督促客户及时付款;在出现逾期账款早期积极自行追讨;在逾期后期采取有效的债权确保措施,如提起诉讼、仲裁、委托专业机构追讨等,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