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从误区中探寻出路
【摘 要】当前,城市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人们对城市化理解的偏差,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城市病”。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人们对我国城市化认识的种种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有所帮助。【关键词】城市化 误区 对策
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各有侧重。总的来说,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是一种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由于盲目追求城市化,片面理解城市化,形成了对城市化认识的种种误区,使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的“城市病”。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走向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辉煌成就。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国家工业化的推动力。首先,城市化带来了工业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其次,城市化使人民生活变得丰富而复杂,个人的自主性得到增强;再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的发展超出了正常轨道,城市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来愈严重等等。
二、对城市化认识上的误区
1.误区一:“因城而市”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城市的产生应该是一个“因市而城”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了要素的聚集,进而带来市场的发展,随后各种公共基础设施、政策、人们的活动等都开始与市场的扩大和完善相适应,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进而开始作为一个行为个体来与外界进行交流,这时,城市就形成了。
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经常追求的是与之相反的“因城而市”的过程。即为了追求高的城市化率和城市化推进速度,而依靠政策,人为地将非城市划进城市范围,这些区域通常没有与城市的标准相符的市场化水平和配套建设、服务基础。所以它们是“名为城市,实非城市”。
2.误区二:城市实力就是经济实力
城市实力就是城市发展的保障力。城市化的质量不单单要求城市化外在的表现力(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的迁移数等),更要体现城市的后继发展能力。所以,城市实力的主要指标应包括: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人均GDP)、政府的实力指标(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人均居民收入)等。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实力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标,从而导致各地政府盲目追求GDP,而忽略了政府职能、居民生活质量等许多重要方面的发展。这样的城市化进程必然陷入一种畸形的不均衡状态,也无法使人们切实体会到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积极效应。
3.误区三:重城市工业的发展,轻乡村农业的进步
在一味追求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片面强调现代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相应的进步。长期实行向现代城市工业严重倾斜的产业政策,不重视甚至以削弱农业为代价来支持现代工业的发展,其结果不但是农业落后,城市工业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这种政策和观念的倚重,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土地问题。对城市化、工业化的强调,使得大量原来的农业土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很多地区出现了粮仓空库的现象。尽管政府一再表示,我国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但是,“粮食安全”已然成为了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近日就有学者指出,城市化造成的农用土地减少、土地使用成本大幅提高,是造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大量的失地农民涌入城市,由于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做一些相对较为低级、简单的体力劳动,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难以维持在城市中的生活,没有了土地,以前的“自给自足”生活也没有了保证。这就使得这一部分人落入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尴尬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