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
摘 要:中国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是由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引起的。对中国1996—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巨大就业压力、不断提高的劳均资本和人力资本、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缺位。该结果对不同的模型设置和样本选择具有很强的稳健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在低发展水平组,劳均资本对劳动分配比例的负面影响更大。?关键词: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就业压力;劳均资本;人力资本?
一、 引言?
近十年来,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劳动分配比例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993—2006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 的比例从1993年的50.7%上升到1996年的54%,之后一路下降,2006年为40.5%。尤其是2002年之后,劳动分配比例加速下降,短短5年之内,劳动分配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8.5%。分省(市、自治区)来看,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劳动分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产业来看,1993—2004年间,第一产业的劳动者分配比例略有提高,第二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从39%下降到33.2%,第三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从42%下降到36.2%。?①由此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分配比例下降导致了中国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中国第二、三产业劳动分配比例为什么会下降,其变动趋势是怎样的,并利用1996—2004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各影响因素对第二、三产业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
二、相关文献综述和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大量的文献研究了发达国家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原因。Harrison(2002)把发达国家劳动分配比例的下降归因于全球化。Jayadev等(2005)进一步把其归因于资本账户开放。Bentolila等(2003)则认为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Jaumotte等(2007)对以上三种观点进行了总结,强调全球化、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变化都会影响到劳动分配比例,技术进步是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劳动分配比例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性变化会使得劳动分配比例在小幅范围内上升。Claudio等(1991)强调进口贸易降低了劳动者在谈判中应获得的额外收入。Rodrik(1997)指出国际贸易减弱了劳动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使得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Ortegay 等(2001)指出一国的国际贸易开放程度与资本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他们也强调了对外开放破坏了劳动相对于资本讨价还价的能力。Finnoff等(2006)发现女性就业比例的提高是OECD国家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重要原因。Decreuse等(2007)研究了FDI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认为FDI具有技术租赁(TechnologicalRent)效应和工资竞争(Wage Competition)效应,前者促使劳动分配比例下降,后者促使劳动分配比例上升,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得FDI存量占GDP的比重与劳动分配比例之间成U型关系。?
对于中国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原因,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劳动者在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弱势地位,因此应该通过提高劳动分配率、保护劳动者权益等办法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比例。他们的建议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工会能够真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政策(张玉梅 等,2005;张展新,2007)。?
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张红奎(2006)模拟了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外生上涨的影响,发现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普通工人工资的外生上涨无助于解决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反而会引起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间的转移,会使中国有更高的失业率,因而扩大了收入差距。赵俊康(2006)认为,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资本对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市场需求不足,其政策建议是,使用节约资本的技术,改善市场环境,调整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王德文(2007)认为,中国应该制定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缓解就业压力,矫正产品和要素市场扭曲,打破垄断体制,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姜磊(2008)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劳动分配比例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运用1996—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明中国劳动分配比例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沉重的就业压力带来的现代部门工资增长缓慢,与此同时劳动生产率却快速增长。?
三、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因素?
姜磊(2008)根据刘易斯(Lewis,1954)的二元经济模型建立了一个劳动分配比例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图1描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的发展过程。横轴L代表劳动力供给的数量,纵轴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即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 OW代表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OA代表传统部门中维持生存的平均收入水平。WS代表完全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K代表资本存量,K3K2K1。?
当资本存量为K1时,劳动力的需求曲线由劳动的边际生产曲线代表,即图1中的D1(K1)。现代部门的企业为了寻求利润最大化,将会把资本应用到现行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那一点。如果OW为现行工资,现代部门雇用的劳动力数量就为L1。于是,现代部门的总产品D1OL1F将在工资WOL1F和企业家利润WD1F之间分配,劳动分配比例就为WOL1F的面积除以D1OL1F的面积。当资本存量为K2时,劳动分配比例为WOL2G的面积除以D2OL2G的面积,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分配比例发生了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劳动分配比例取决于劳动力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劳动力需求曲线由劳动的边际生产曲线代表。在假定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劳动的边际生产曲线由劳动生产率决定。劳动生产率主要由劳均资本存量、劳动者教育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决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劳动边际生产曲线的提高,这将使劳动需求曲线与Y轴的交点上移,见图1中的D1′、D2′和D3′,劳动需求曲线相应地变为虚线D1′F、D2′G和D3′H,这有助于资本分配比例的提高,劳动分配比例则会下降。
现实中的二元经济工资水平不是不变的,劳动供给曲线也不是水平的,而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直线或曲线,见图1中的虚线WS′,其形状和位置取决于现代部门的就业压力和工会讨价还价能力,就业压力的减小和工会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将会使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变大或者使劳动供给曲线上移,这有助于劳动分配比例的提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之后,所有部门的就业都由统一的工资水平决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世界。现代部门的劳动供给曲线斜率变得更大,要素分配比例更有利于劳动者,劳动分配比例得到提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