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思考
内容提要 本文以长三角内涵的变迁为基础,研究了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现状,并提出随着长三角推进经济国际化内外环境均已发生深刻变化,惟有转型才能提升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水平,并最终提升长三角综合实力。但转型需要实行“两条腿”走路,即夯实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微观基础及优化经济国际化战略。关键词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
2008年国务院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解决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下简称长三角)的范围定义问题,对更好地推进该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带动周边、服务全国均具有历史性意义。同时,也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这是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及先导力量的结果,是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引擎”作用的结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迫切需要转型。
一、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发展现状
IMF认为,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商品、服务和资金等要素的跨国流动规模加大、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历史进程。经济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国际化表现为贸易、资本、金融与生产的国际化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运行国际化等。其中,体制运行国际化是基础;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中级阶段;金融国际化则是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器。从微观层面看,因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因而,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企业经营国际化,主要包括资本国际化、研发国际化及营销国际化等内容。
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战略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经历了由积极参与鼓励对外开放阶段——被纳入重点开放区域阶段——利用外资起飞阶段——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国际化战略全面实施阶段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经过三十年发展,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
(一)国际化基础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长三角业已形成较强的国际化基础能力,主要包括:健全且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与国际接轨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保障机制及不断增强的国际集散能力等。
第一,健全且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
经过三十年的增长与发展,长三角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并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1978年长三角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6.01:57.83:26.16,2006年则变为3.72:54.94:41.34,二、三产业并驾齐驱,且优于珠三角及京津冀。大多数城市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或名牌产品,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及金融、保险、贸易、航运等服务业在全国具有显著的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也已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形成了松江、青浦、张江的微电子,宁波服装、家用纺织品及苏州、无锡、常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等众多颇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正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支柱。此外,长三角还集中了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它们均已发展成为主要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
第二,体制运行国际化。
首先是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卓勇良的研究表明,2002年及2004年浙、苏、沪三地的市场化综合得分分别在全国列第一、三、六及第一、二、四位。据2007年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发表的《中国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上海和广东的市场化水平最高,而浙江、江苏、福建、北京、天津次之;可见长三角三地的市场化水平在全国均进入前四。其次是市场法规体系逐渐与国际市场惯例与规则接轨。这主要表现在各地政府为国际要素流动提供着越来越稳定、透明、公平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人世以来,长三角各地通过切实推进对外开放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能提供与国际惯例相匹配的行政架构和管理方式,形成了日趋完善的国际化政策环境。
第三,不断增强的国际集散能力。
当今社会,一国/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取决于该国/地区的国际集散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长三角已拥有由空运及海运构成的发达的国际航线。空运方面,形成了以浦东机场为主,南京禄口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南通兴东机场及无锡硕放机场等为辅的国际空运网;海运方面,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南京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港口群,其中沿海港口19个,内河港口10个。以上海港为国际性的枢纽港、航运中心,江浙分别为南北两翼的海运体系已经建成。
(二)核心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国/地区经济国际化能力最主要体现在其核心国际化能力方面,即该国/地区的商品国际化水平、资本国际化水平、生产国际化水平及金融国际化水平等四个方面。实践证明,长三角在上述四个方面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第一,贸易国际化。长三角对外贸易额由2000年的1281.8亿美元,提升到2008年的9255.6亿美元,年均增长32.63%。同期,外贸依存度由2001年56%提高到2007年的11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虽然2008年长三角外贸依存度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限,仍达到98%,同样高于全国的60.2%。第二,资本国际化水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共有外商投资企业95745户,累计投资总额8188.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37.9%;注册资本4515.4亿美元,占全国的30.9%;外方认缴3705,7亿美元,占全国的38.6%。外资的流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还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研发型投资。第三,生产国际化。该指标反映的是一国/地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长三角,国内企业运行机制日益国际化,企业生产及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会计制度接轨国际亦成趋势。企业境外投资与生产不断扩大,《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上海、江苏及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列中国第二、五、六位;与此同时,长三角对外直接投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07年,苏、浙、沪三地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位于全国第二、三、四位。第四,金融国际化水平。上海作为我国最早先开放、最具重要地位的金融中心,大批跨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经进驻,并逐步形成了布局日渐完整的流通网络。截止2003年底,已有包括花旗、汇丰、渣打、德富泰等22家中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了中国(总部级)营运中心(全市22家)。江苏则引入了比利时联合银行、恒生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汇丰银行、日本瑞穗等6家外资银行和4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浙江金融开放也不甘落后,仅杭州就已有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花旗银行及渣打银行等6家外资银行成功落户。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无疑国际接轨的金融服务环境,并最终有助于长三角经济国际化的推进。
(三)经济国际化对长三角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经济国际化提升了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该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规模不断提升、跨国公司研发型投资扩大、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不仅如此,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还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主要窗口和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入世以来,长三角外贸及出口总额对中国外贸及出口增长的贡献呈现出上升趋势,分别由2000年的27.02%和28.32%提高到2007年的38.89%和39.57%,尽管受金融风暴影响,2008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仍分别达到36.13%和39.32%。
(四)总部经济在长三角表现非常明显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而将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统称。人世以来,作为长三角中心的上海因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与北京、广州一起成为拥有跨国公司总部最多的城市。截至2007年底,上海市外资总部经济项目达593家,其中国家级地区总部16家,成为国内拥有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之一。2008年上半年,上海浦东又有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通过认定。通过与上海实行错位发展战略,南京的总部经济也正在崭露头角,据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排行榜显示,南京总部经济发展能力位居全国第五。总部经济的形成给地处上海及周边的江、浙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带来了新契机。
二、长三角经济国际化转型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长三角经济国际化早已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并明显超过中国其他地区及中国整体的经济国际化水平。但现实告诉我们,长三角经济国际化必须实行转型,方能使经济国际化继续发挥提升长三角国际竞争力及综合实力的“引擎”作用,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