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2836 发表于 2018-7-14 09:21:55

2018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及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能源结构、发展水平、对外引资和技术创新等挑战。中国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正确评估减排任务、促进低碳制度创新及法律体系建设、征收资源税和碳税、坚持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及国际合作等。
  【关键词】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可持续发展
    
  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第15次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决议大幅度减少碳排放。面对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美国着力开发清洁燃料,英国提倡“低碳经济”模式,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循环经济促进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自1990到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强度下降46%,已成为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我国当前面临较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必然要求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实质是资源的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及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2008年联合国将世界环境日的口号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减排义务实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进一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找到了较为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作文 http:///zuowen/

  
  2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1 国际低碳政策和措施
  1)英国。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英国气候政策的一大特色,其目标是力争在2010年将CO2减排20%,到2050年削减60%。①针对不同的能源品种征收气候变化税;②设立碳基金,协调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媒体等各方面力量共同培育低碳经济;③规范排放贸易机制,所有减排参与者必须按规定检测和报告企业每年的排放状况。
  2)日本。日本构建低碳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依靠政府主导、创新科技、革新制度、重视示范试点及加强国际合作。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防止气候变暖的对策—福田蓝图,包括关于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并提出到2050年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的目标。
  3)美国。美国虽未加入《京都议定书》,但近年来亦非常重视节能减排: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颁布《低碳经济法案》。其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是通过法律保护美国由于依赖外国石油带来的经济和战略风险,将研发清洁能源置于优先位置,通过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复苏并使其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2.2 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http://
  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2位,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为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日本的1.69倍。中国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法律及政策体系,大力发展节能和低碳技术,选取特定地区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区,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激励各行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
  
  3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策略
  当前环境气候问题已成国际社会共识,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 坚持国家利益、正确评估减排任务和责任
  我国的碳排放增长要考虑自身特定的发展阶段因素,尤其是高碳产品出口引起的碳排放问题,减少在减排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避免陷入发达国家借气候问题给中国设计的陷阱。在进行低碳经济的国际合作中,要坚持严格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对技术和项目严格把关,增强碳排放交易的透明度,防止清洁发展机制等项目成为发达国家廉价的减排工具。
  3.2 促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制定,这是解决中国高碳创新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应加快制订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改革能源体制,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3.3 税收调节
  碳税的征收是一种政府的强制性调控手段,我国应逐步开始征收资源税和碳税,对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使用税收杠杆限制其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率,并将所得收入投入低碳技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