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7928 发表于 2018-7-14 09:21:35

2018“国进民退”现象研究

  [摘要]“国进民退”在经济领域成为当下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我们这个时代的“国进民退”有别于解放初期的“国有化”,不能简单地将其判断为历史的倒退。相反,“国进民退”符合了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要求,具有现实必然性。文章首先从几个支柱行业入手,概述了“国进民退”现象在这些行业里的表现和趋势,进而从内外部因素来考量“国进民退”成为现阶段中国必然选择的原因。在国内驱动因素考察过程中,得出了“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模式是现阶段市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同时还结合大量数据证明了国家通过“国进民退”组建大型商业航母的益处。在外因的分析上,主要着眼于“国进民退”在预防外资操控本国产业以及提高我国与外商的谈判实力两方面的作用。以食品行业为切入点,深层剖析外资通过规模经济和横纵向一体化实现操控产业命脉的手法,提出了“国进民退”的紧迫性。而国际谈判部分则援引了铁矿石行业的力拓案,呼吁一个统一且有效的行为体结束目前混乱的谈判秩序。最后,为了保证客观公正性,文章还罗列了目前社会各界对“国进民退”的质疑。总体上看,“国进民退”在现今社会经济情况下利大于弊,是现实条件下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并克服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使我国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作文 http:///zuowen/
  [关键词]国进民退;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竞争力;经济安全
  [作者简介]朱晓宁,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2007级本科生,北京100871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43-04
  
  “国进民退”现象特指经济发展的“逆市场化”状态或者趋势,它表现为国有经济在某一产业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相应民营企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的缩小以及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私有化改革,希望通过MBO等操作实现国企政府计划向市场主导的转轨。但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接近尾声之时,我国的几个支柱行业却出现了“国进民退”的逆反现象,一些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型央企利用其自身的资源、资金以及政策等优势对民营资本大举进攻。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进民退”四个字就经常见诸报端,如国企“地王”,山西小煤矿面临空前整顿等等,引发了许多专家学者以及百姓的关注。
  
  一、“国进民退”现象之行业考察
  
  毫无疑问,“国进民退”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论文代写 http://

  1、房地产方面,在金融危机之前国企民企互有进退,然而进入2008年以后许多原先并不是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央企也纷纷涉足,导致民营企业在一次次的地王之战中节节败退。
  2、钢铁行业里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日照钢铁也被山东钢铁如愿吞并,这再次告诉人们如今的民营钢铁已经举步维艰,被国企吞并或控股成为家常便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年前国内钢铁增量的2/3来源于民营钢铁,当时民营资本欣欣向荣的情景已时过境迁。
  3、航空业是最早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垄断行业之一,但现在也面临着民营航空几乎全军覆灭的局面,据称国内12家民营航空公司里只有春秋、吉祥和东海三家盈利,其余均亏损。
  4、煤炭行业的“国进民退”是最引人争议的,2000年后随着煤炭市场持续升温,素有煤海之乡美誉的山西省出台了许多引导民营资本进入煤矿小企业的政策,吸引了温州、福建等地的民营资本大量涌入山西煤炭行业,但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破坏突出、安全事故频发也成为了同时期令人痛心疾首的问题。2009年山西突然出台了一份整顿关闭小煤矿的通知,明确将全省登记的2840多座矿山收归国有。
  5、在金融领域,银行信贷投放也对国企和民企“歧视性待遇”,导致大型国企持有大量银行资金却无处运用而民营企业却因为资金短缺而处境困难。   http://
  6、食品行业也一样,中粮收购蒙牛成为中国食品业最大宗国企兼并民营企业的案例。
  
  二、“国进民退”之动因考量
  
  套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总裁朱云来的话来说,“‘国进民退’不一定对,但是是客观发展的现象”。民企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国进民退”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一种倒退。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事物存在即是合理的,“国退民进”现象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现实需要。这个现实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国家对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二是对外维护经济安全的迫切现实需求。
  
  (一)对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010年我国的煤炭行业在2009年“整顿、关闭”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产业整合、兼并重组”的主题,河南、内蒙、河北和陕西等主要产煤省份可能都将陆续效仿山西模式,对小煤矿进行整合兼并。纵观当前中国能源行业,石油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四巨头主导,电力系统则由华能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华电集团公司、国电集团公司和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五大公司控制。只有煤炭行业的股权较为分散,而此次整改大大提高了煤炭行业的集中程度,显示出煤炭行业也将向石油和电力系统靠近的产业发展方向。不难看出,能源行业的寡头格局已经初具规模。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寡头”这个词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代表着一种逆市场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但很明显我国能源技术行业业已形成了“寡头竞争”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提高产业集中程度以及调整产业组织结构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大型央企在推进资源扩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以这种规模为代表的国有资本毫无疑问地扮演了“寡头”角色。
  从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组织在不断地演进,“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正在成为产业组织的一般状态(表1)。
  
  以上表格对市场、寡头和垄断组织进行了比较。单纯的市场是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自动调节来实现的,但我们知道利用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而且市场有时也会失灵。垄断是利用组织内部计划进行资源配置进而替代了价格机制,克服了市场配置时产生的较高的交易成本,但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内部组织成本。均衡来看,寡头竞争的形式是一个产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同时又避免了没有规划的盲目过度竞争。所以,“以寡头企业为产业主导,众多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是行业的一般状态。在中国,大型国企凭借其雄厚的实力,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落在它们肩上的历史使命——“寡头竞争”中的主角。总结大全 http:///html/zongjie/
  在这一轮几个重要行业大洗牌中,大型国企通过横向并购进驻行业,形成一种温和型垄断是有现实原因的。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整体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规模过小,规模经济利用水平低下,国际竞争力较差。2009年世界500强企业里,中国只有43家入选。
  第二,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社会资源大量地分散在众多小企业内,但由于它们规模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国进民退”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