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关于西部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西部;信息化;产业
【论文摘要】 西部地区化进程相对迟缓,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选择,而“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最佳选择。
众所周知,相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来说,西部地区总体上讲还十分落后,主要表现为总量小、人均收入低、工业化进程迟缓、创新能力不强等等。当然,这是一种的积淀,是特殊的地域因素和种种历史原因让这个地区至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农耕经济的烙印。今天,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它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九十年代我国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西部地区在许多领域参与了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在诸多的工作中尝试着注入信息化要素,但从发展的整体层面上讲,如何将西部地区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工业化与大的信息时代实现有效对接,至今仍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
一、“大跨越”不现实
1、没有足够的投入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家底不厚实,许多地方至今仍被喻为“吃饭财政”,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作为新产业的投入。而西部企业大都为资源型企业,在当今商品相对过剩的环境下,转型的转型,破产的破产,幸存下来的多数也举步维艰,所以,即使国家有政策优惠和扶持,自己没有配套的资金,再好的项目也只能望而兴叹,更不用说培育一项产业。
2、缺乏人才支撑
信息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必须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环境(如高校、科研机构等)十分有限,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够广泛和深入,精英人才留不住,一方面在引进,另一方面又在流失,聚集不起来,形成不了大的创新氛围,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3、市场约束
落后的生产力和长期的封闭式发展,造成了西部地区生产、生活、经营、等方方面面习惯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对新生事物缺乏敏感,对变革缺乏激情,这几乎成了整个西部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要想迅速找到自己的市场难度较大,而拓展市场更需要时间,所以,市场的有限性直接约束了规模化的信息产业在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二、“以不变应万变”很危险
1、传统产业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西部地区多为资源型产业,起点上受自然资源赋禀赋的制约,过程中受天灾人祸的影响,终点上受市场供需状况的摆布,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要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制调整,这就给产业发展的预期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过剩经济曾经让西部许多红红火火的生产企业被迫转产,甚至倒闭,这就是教训。
2、经济总量的增长受限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年年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也不慢,但由于基数低,所以总量依然很小。很显然,相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说,西部地区大部份依附于自然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肯定要小得多,如果西部地区按老路走下去,而不去寻求质上的提升,那么,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可能有大的突破,而且,在东、西部同时增长的情况下,两个地区现有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3、消费结构的变化制约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对于过去的温饱型社会来说,人们对资源型产业的依存度很高,居民所得收入大部份用于吃饱穿暖。而今,社会消费结构已悄然发生变化,由于大部份人摆脱了贫困,人们的生活需求变得五花八门,吃穿的消费已不再是支出项目中的主要部份,在供给和需求相对平衡的情况下,资源型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无疑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同时,在相同产业内部还会引发激烈的竞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