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循环经济 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与知识经济一起,成为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搞清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和具体做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和容量有限的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化国家出现,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因此而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似乎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认识,人类在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些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是这一新发展观形成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废弃物战略转变的需要,也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日本从1990年开始提出垃圾减量化问题,并使东京的垃圾年增长率从8%降到1998年的5%以下,但仍有大量的垃圾产生,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急剧下降,新建又要占地。废旧物资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既可以少产生废弃物,又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
——他们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经过长时间积累,废弃物中有大量的废旧物资,如废钢铁、报废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循环再生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矿产资源生产新的产品,就能实现产品报废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本国矿产资源所剩不多,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否则就要花更多的钱从国际上去购买。
——完善的体系和公众较高的环保意识,是这两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一是出发点不同。过去我们讲废旧物资回收,主要是因为物质匮乏,通过节约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来缓解供应短缺;现在是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二是范围不同。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如废钢铁、废玻璃、废橡胶等的回收利用,而循环经济中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的废弃物,已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重点是城市的生活垃圾。三是途径不同。过去我们通过计划实现废旧物资回收再生,现在则是在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前提下,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实践和理念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OECD国家实施“污染者付费”的环保政策后,企业界也开始探索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形成了废弃物的不同利用途径和方式。此类实践分两种形式:一是在企业内部;二是发生在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特别是的积极响应。例如,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杜邦化学公司将减少(Reduce)、再用(Reuse)和循环(Recycle)作为原则,组织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创造性地形成了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到1994年底,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塑料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公司也因此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节省了大量开支。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s)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实践表明,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丹麦凯隆堡是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电厂是该园区产业链的核心。电厂给制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同样,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该园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水。炼油厂每年节水120万立方米,药厂废水处理后的90万立方米也可用来替代淡水。二是节约矿产资源。电厂用炼油厂排出的空气每年节煤30000吨(约占物料投入的2%),节油19000吨。制药厂的残渣用来制造有机肥料节约氮800吨,磷400吨。电厂和炼油厂的废弃物资源化,每年节约2800吨硫和80000吨石膏原料。三是减少废弃物排放。电厂20万吨的粉煤灰和80000吨除尘渣不再填埋;炼油厂2800吨的硫不再排到空气中;制药厂100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废渣不用填埋或填海而制造成有机肥料,供附近的农场使用。此外,还避免了约2000吨二氧化硫和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根据企业的实践提出了工业生态学(原文是Industrial Ecology, 国内有人为生态工业,或产业生态),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 Frosch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斯坦福和耶鲁大学联合办了一份《工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其基本做法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样,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当然,从目前的实现程度看,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类比概念还是比较简单而低级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生态系统还难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共生程度。尽管如此,按照工业生态学中“工业共生”、“工业代谢”的概念,来设计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还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效率原则的精髓。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WBCSD)在向联合国环发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最先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就是“既要提供价格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要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大概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用通俗的话说,生态效率有两层含义:其一,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其二,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从产出的角度看,工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因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极少甚至为零;这与我国过去提倡的“吃干榨净”的意思相近。从现实看,无论是“零排放”还是“吃干榨净”,都很难真正实现。举例来说,现在世界能源的平均综合利用效率是30%多,我国为20%多,其余的部分都被当成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了。无论未来的技术多么发达,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很难提高到100%。因此,实现“零排放”的环境目标可能只是一个理想。从投入角度看,生态工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化”(Dematerialization,有人翻译成非物化),其含义是指在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轻、变小、变薄,又要经久耐用。因此,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沃佩韬(Wuppertal)气候、能源和环境研究所前副所长Bleek在1994年提出,在一代人时间内将资源效率提高10倍,在不降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翁端:《环境材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废弃物“零排放园区”、“零排放社区”和“零排放汽车”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世界上已成立了4倍因子和10倍因子俱乐部,研究有关理论。
从技术上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1975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巴黎成立工业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该中心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列了两个计划,其中之一就是清洁生产。1989年,UNEP理事会会议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利用世行项目进行清洁生产试点。清洁生产是将污染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制造业界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生产中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绿色制造的概念。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机床敏捷制造研究所、加州大学能源研究所和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联合成立了绿色设计与制造协会,研究制造业中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问题。1996年制造工程师学会出版了绿色制造蓝皮书,其中提出的绿色制造概念是,综合考虑优化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制造系统,使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不损害人体健康,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工业废弃物的90%来自于制造业。因此,改变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形象成为制造业努力的方向。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与利益因素
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德国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废物处理的次序首先是尽量减少其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德国法律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要达到80%。欧盟和北美国家也相继制定了鼓励废物或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法律,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利用的具体目标。法国提出2003年包装材料的85%应被循环使用。奥地利的法规要求必须对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循环处理或再利用。欧盟规定到2003年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率达到重量的85%。由此可见,法律是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重要依据。
为了建立循环社会,日本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法(修订)》、《固体废弃物管理法(修订)》、《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消费法》等多项法律,与原来颁布的《容器包装与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等,构成了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框架。在《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中,日本将“循环社会”定义为自然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压力最小的社会;将那些能用但还没有利用起来的“垃圾”定义为“可再生资源”,并要求其回收;提出垃圾管理顺序为:减少产生量→再利用→回收→能量利用→安全处置;明确了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建立循环社会做出努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对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负责;政府将制定“促进建立循环社会的基本规则”;还提出了促进循环社会的措施,并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补偿费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