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生产、交换、市场
; 在研究明清史时,有值得注意的新事物,即的急剧增长与萌芽的出现,这都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程度内会促进生产的集约化和细分化,是以明清时代的工生产出现了新现象,它促进了商品粮与经济作物种植的普及,同时,也发展了农业加工和动力原料的开采和制造。明清始终是一个封建社会,它的生产中心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是这时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由于明清时代已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这时的农业生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有一部分系为满足生产原料和的需要而生产的。所以这时农业生产是多种多样的。据《天工开物》的记载。当时天下的主食为稻、麦。它说:“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小麦)、牟(大麦)、黍、稷居什三”。又云:“燕、泰、晋、豫、齐、鲁诸道,烝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而饔飧不及焉。种余麦昔五十分而一,闾阎作苦,以充朝膳”。以上推定是否正确,固有待考究,但在明代主食生产只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即高粱、玉蜀黍、蕃薯等新品种开始普及,这对于养活明清以来大量增长的人口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十四、五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谚语的出现,到了清代,以及东北的粮食生产也发展很快,福建的军糈民食有一部分仰给于台运。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苧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其著者,则蚕桑的栽育几遍天下,江浙、四川则为著名产地,还有柘叶,山东、贵州、四川均有种植。特别是棉花种植的普及,种遍天下是明清时代的一件大事,“有木棉、草棉两者,花有白紫二色,种者白居十九,紫居十一”①。又有“江花出楚中,……北花出畿辅、山东,……浙花出余姚”②诸称。棉花种植普及的原因,自然由于商品生产的发达所刺激而成的。江苏的棉花种植,即和当时商人的大量贩运有关。“自上海、练川(嘉定县练祁塘)以运及吾州(太仓州),岗身高仰,合于土宜。隆、万中(1567年——1619年),闽商大至,州赖以饶”③。浙江的余姚亦然,“姚邑之北乡濒海,沿海百四十余里,皆植木棉。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闽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④。山东兖州府的郸城,“土宜木棉,贾人转鬻于江南,为市肆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矣”⑤。就是这些地方棉花的种植,完全为满足市场的需要,二是出于政府的需要,以绵布、绵花折算米、麦来纳税的。洪武九年(1376年)夏四月己丑云:“绵苧布一匹,折米六斗,麦七斗”。又洪武三十年(1397年)冬十月癸未条:“绵布一匹折一石,……绵花一斤折米二斗”⑥。三则是政府和地方官的鼓励。明初“下令,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
————————————————
; ①; 宋应星:《天工开物》。
; ②; 徐光启;《农政全书》。
; ②; 吴伟业:《梅林家藏稿》卷10,木棉咏井序。
; ④; 光绪《余姚县志》卷26,物产。
; ⑤; 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
; ⑨; 《明太祖实录》卷255。
;
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其田多者,率以是为差。有司亲临督勤情,不如令者有罚”①.这种不问地方具体条件,一律种植棉花,虽然做到自给,然却妨害了集中,这也影响到棉布业生产长期停留于家内工业的阶段。至于麻、苧的生产,亦极普遍。随着纺织业的发展,染料作物的种植也兴盛起来。所以当时各地山区遍布有种植菁、靛的菁民、蓝徒、靛客,他们的产品称为山货,是农家的一项重大收入。此外,还有烟、芋、蔗等作物,亦为明清的新兴行业。其他如果树、花草、材、茶、油料作物以及林木等等,也都因地制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品种和数量的增长,这就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手工业的繁荣。江南《无为州志》纪云:
;
明志云:白土丝,郡所出也,畜养缫绎去涮与甚。木棉山乡种艺颇多,民贫不暇自谋,率货之外商。苧麻园种亦夥。红蓝、青蓝、白蜡、黄蜡及白蜜诸品,时亦有焉。酒则有蜜淋离、秋露白豆酒、蜡酒、廛井濁醪常飡耳.以豆作乳,柔适胜他境。顷来邻江居山三民,类能榨造油纸,油以芝麻、桖、菜子为之,纸用楮皮,瘠土为劳,岂直免游食之哉食乎。
按州境民家虽工蚕桑,不为专业,地颇产棉,而南乡善纺织,其布较他郡为佳。种麻者少,市所鬻者多自江南来,麦秋时菜子广有,沿江州地所产尤多,油坊亦夥,贩榨饼行丹阳者,顷获利焉。绵料纸张,造自北李家街者,颇堪适用,其余无多②。
;
又如山东青州、章邱一带:
————————
①; 《明太祖实录》卷17。
②; 乾隆《无为州志》卷7,物产。
;
其地近长白山,产薪炭,亦多园林,富于梨枣。其次,明季人皆错南山内外而居,多槲
材可以构室,而锦川为诸水所汇,有菱藕芦苇之利。清平多植桑,善饲蚕,能织纱帽。下三乡地宜棉花①。青州多槲,俗曰山桑,叶大如桑,登、莱、青、兖四府凡有山谷之处无不种植,不论顷亩,以一个所饲为一把手,有多至千手之家,不供赋税,坐享千金之富②。
;
重要的是,明中叶以后社会分工的发达,把手工业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的生产,已开始出现逐渐脱离农家副业的趋向。如江南松江的棉布业,“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③.苏州、南京的丝织业,“城中与长洲东西分治,西较东为喧闹,居民大半工技”,“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④。其他如江西的陶瓷业,闽浙赣边界山区的造纸业、制茶业以及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品制造业,都有着显著的发展。
随着农业加工和手工业生产的发达,生产资料的生产也跟着发展起来。明代煤铁生产有很大的进步,地区分布很广,数量亦多。宋元以后,中国各地早有用煤的习惯,称为“会燃烧的黑石头”。所以《天工开物》记云:“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锻炼金石之用。……煤有三种,有明煤、碎煤、末煤。明煤大块如斗许,燕、齐、秦、晋生之。……碎煤有两种,多产吴、楚。……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广、荆州等处间有之”⑤。这些煤炭是当时冶炼工业的主要动力燃料,并且在燃料消耗上比例很大,占有百分之七十。“凡火炉中之炽铁用炭,
————————
; ①;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37,山东3。
; ②; 光绪《临朐县志》卷8,风土。
; ③;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90,松江府部。
; ④; 同上书,卷676,苏川府部。
; ⑤;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11。
;
煤炭居其七,木炭居其三”①。煤的用途和产量的增长,又和炼铁工业分不开的。关于铁冶,《明史.食货志》所载,颇为详尽:“铁冶所,洪武六年置。江西进贤、新喻、分宜,湖广兴国、黄梅,山东莱芜,广东阳山,陕西鞏昌,山西吉州二,太原、泽,潞各一,凡十三所,岁输铁七百四十六万余斤。河南、四川亦有铁冶。十二年益以茶陵。……十八年罢各布政司铁冶。既而工部言:‘山西交城产云子铁,旧贡十万斤,缮治兵器,他处无有’乃复设。已而武昌、吉州以次复焉。末年,以工部言,复尽开,令民得自采炼,每三十分取其二。永乐时,设四川龙州、遼东都司三万卫铁冶。……弘治十七年,广东归善县请开铁冶,……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以盐课提举司领之,禁私贩如盐法。嘉靖三十四年,开建宁、延乎诸府铁冶。隆万以后,率因旧制,未尝特开云”②。这些铁矿的生产规模,是很可观的。兹引广东为例言之:
;
铁莫良于广铁。广中产铁之山,凡有黄水参流,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