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口因素在经济史中的逻辑地位
摘要:结构和、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客观及其变化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的自然增长根源于人的生物属性,是社会运行中经常起作用的外生变量。人口增长改变了客观环境,从而改变了个人选择的和收益,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具体选择,对整个社会有明显影响。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是人类迁移扩散和创立新行业的基本动力,上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出现,就是为对付环境压力而理性选择的结果。传统社会中的“世风日下”也是由人口增长引起的。人口增长导致劳动报酬递减,不正当手段的价值相对提高,吸引人们采取不正当手段谋求利益,社会秩序趋于混乱。人天生追求消费的多样性,但却只在生产单一产品时效率较高,于是商业应运而生,于是最有利于刺激商品交换和生产专业化的西欧,发展出了近代科学,而在那些不利于专业化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古老文明地区,社会经济在初期辉煌后都陷于停滞。没有西欧兴起并向全世界扩张,世界其他地区将一直停留于自己的中世纪。人口增长是社会运行的原始动力。在相同动力下不同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反差,必须由不同的条件给予解释。;关键词:生物属性人口增长;报酬递减;兴起社会变迁;
全文提纲:;
一、历史研究的宏观框架:S=;F(H);
二、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三、刺激人类行为的外部环境:原始条件、内生因素和外生变量;
四、人口增长的直接效应:迁移扩散;
五、作为“原因”的人口因素和作为“结果”的人口问题;
六、人口因素发生作用的机制:边际收益递减;
七、西欧经济兴起的人口模型:“人口动力论”;
八、中国历史循环的人口模型:人口循环在政治层面上的反映;
九、传统社会停滞的“人口—地理”模型;
十、“选择史观”和“唯物史观”;
十一、对人口模型不成功的运用和不得要领的批评;
十二、简短结论;
(以下是正文);
史论坛最近发布了侯建新先生原发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上的文章《试析现代中国经济研究若干误区》,该文认为,在所有制、雇佣劳动的地位和人口因素等三个问题上,中国农村经济史研究和实践存在误区。在分析了所有制和雇佣劳动问题之后,作者批评了“忽视人口问题和将一切不发达的原委都归为人口问题”的态度,建议从理论上对“人口因素”给予科学定位。;
笔者认为,侯先生谈到的几个误区无疑是存在的,但是就侯先生的论证来说,他似乎并没有给我们指出走出误区的道路,按照侯先生的指引进行研究或许只能在误区中打转。更使笔者感到遗憾的是,侯先生不但没有能够对人口因素进行“科学定位”,甚至把学者们本来正确的研究方向也给否定了。本文谈谈笔者对人口因素科学定位的设想,敬请侯先生批评指正。由于笔者的论述不符合传统唯物史观“框架”,肯定会有不少读者一时不易理解,还请读者提出批评或者多多包涵。;
;一、历史研究的宏观框架:S=;F(H);
历史学越来越重视“经济—社会史”研究,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解释不同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差异。一般认为“经济—社会史”研究也应当以唯物史观为。但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以生产力为基础,却没有解释生产力发展的原因,这就无法解释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
人们早就发现,地形、地貌、土壤、位置(经纬度)、气温、降水、人口、政治、经济、、等因素,都在社会历史运行中起了重要作用,于是不少人相信历史发展的“因素论”,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状况都是以上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综合作用”原理大概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因为谁也无法证明某一因素不起作用。但是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定某一“因素”的具体作用以及它起作用的机制。就这一关键问题来说,“综合作用”原理没有给我们任何帮助。我们还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建构社会科学的公理体系。在科学史上,古希腊的欧几里德最早在几何学中建立了公理体系。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各学科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理体系。但社会科学的进展却颇为缓慢,到现在还只有从基本假设出发,应用数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逐渐向相关领域扩张,在政治学、、历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成就,三位领军人物布坎南(1986年)、贝克尔(1992年)和诺思(1993年)相继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人都是美国人)。经济学方法和原理应用于其他学科所取得的成就(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为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体系预示了光明的前景。;
笔者以为,研究“人类行为”的经济学为历史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历史学要成为科学,也必须像经济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建立在公理体系的基础上。历史为人类行为所创造,人类行为的选择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诺思得出结论说,社会结构和经济、政治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客观环境及其变化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决定人们选择的客观因素包括原始条件、内生因素和外生变量。原始条件主要是地理环境要素;内生因素包括人口状况、物质技术成果、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的精神文化状况等;外生变量主要是气候变化和其他社会的影响。古代社会之间缺乏交往,决定社会状况的主要是自然地理条件。分析人们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如何”选择,是探讨历史终极原因的基本方法。;
所谓历史,就是社会运行的过程,而社会则是人类行为的结果。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都是满足自身需要,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则构成行为的外部刺激(外在动力)。人们面对客观环境,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当客观环境变化时,则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们行为结果的总和就构成了社会。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社会”是“人”在“特定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严格说来,“选择”过程只是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人们必须按照决策采取行动,才能创造出他们的社会和历史。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社会”直接看成是人们“选择”的结果。;
笔者把诺思的历史观称为“经济人选择史观”或者简称“选择史观”。被一些学者推崇的研究运行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在选择史观中找到它的合理位置。
人的行为具有稳定的选择原则或偏好,选择结果的差异,全在于不同的约束条件。历史可以看作是相同的人在不同的资源环境下按照相同的原则(效用最大化)作出的不同选择。这样,社会(用S表示)就是由外界环境(用H表示)和选择原则(用F表示)所决定的函数。这里外界环境是自变量,;选择原则是对应关系,选择结果是函数,其关系可以表示为;
S=;F(H) 二;、 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
;
我们可以借用美国学家马斯洛所归纳的原理,把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需要作为决定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选择倾向F)。
大量事实表明,“需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俗语所说的“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贪得无厌”,如果不考虑其贬义色彩,就都是用来表明“需要”的动态发展过程的。满足需要必须有相应的资源。相对于动态发展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引起人们争夺稀缺资源的斗争,这一斗争充满了全部历史。因此,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就包括人的需要、满足需要的资源(状况)、争夺稀缺资源的斗争手段及结局等。;
马斯洛把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它们又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前两个层次属于“生物人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社会人需要”。马斯洛没有特别为人类直接追求肌体快感的对性需要以及对抽烟、喝酒、吸毒、赌博的需要设计位置,而把它们与吃、穿、住、用等物质需要都归入“生理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