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9671 发表于 2018-7-13 11:40:25

2018供给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

  
  [摘要] 在学中,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更有特征意义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换方面。其中总供给结构及其内部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本文从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视角分析了供给结构的优化对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 供给结构 增长模式 转型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更有特征意义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换方面。其中总供给结构及其内部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总供给结构就是关于生产的结构。在西方经济学中,供给结构是通过总量生产函数体现的。总量生产函数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总供给结构包括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研究总供给结构的变动规律对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投入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因此,投入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关系,投入结构包括不同部门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使用。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如下:
  1.劳动力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在经济学中,不仅劳动力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当代经济的增长和国家财富的增长主要是人力资本投入的结果,技术进步主要是依靠人力资本的积累。他认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一样,物质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减的,人力资本是边际报酬递增的。人力资本与其他方面的投资比较起来,是一种投资回报率很高的投资。此外,他还指出质量与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投资于健康、和培训)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劳动者的质量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中意义重大。
  2.资本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资本投入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增长理论中,西方经济学家都把资本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储蓄率及由此形成的资本积累将决定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资本的投入量,资本的边际收益会出现递减。因此,依靠这种不断增加资本的投入量而引起的增长必然是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模式,如果长期实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还会引起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造成国民经济的结构失衡。而新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罗默和卢卡斯在说明现代经济增长时对资本做了新的界定。新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罗默提出“知识外溢长期增长模式”,突出知识资本的作用,强调生产性投入的专业化知识(知识资本)的积累是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卢卡斯则提出“人力资本完整性增长模式”,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这两个理论结合起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新经济中的两大资本,前者突出知识的创新,后者突出知识的积累。因此,资本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3.技术结构决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在现代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效率,即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整体投入效率来实现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索洛在1957年的论文《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中,否定了传统增长理论提出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决定性因素的新观点。全要素生产率是索洛在分析经济增长因素时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在索洛提出的生产函数中不能由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解释的产出余值。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因素。索洛用全要素生产率解释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增长。他发现,美国的经济增长只有12.5%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而87.5%的增长剩余都应归因于技术进步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研究发现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后来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进一步内生化,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储蓄率和资本积累的上升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率,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率没有影响,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在于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因此,质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对传统生产要素(诸如原、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度降低,更加强调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影响。
  二、产出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产出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反映不同产业部门产量的变化关系,其实质就是研究不同产业结构之间及其内部的变化关系。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表现为各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产出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机理如下:
  1.经济增长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要求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只有保持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才能使经济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各产业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否则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只会降低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结构的演进是衡量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变动,即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其中包括存量再配置和增量再配置,这种资源的配置效应会使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从而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并且,由于资源在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非均衡程度,会大大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分工的规模和深度日益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使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包容进越来越多的形式。产业活动愈来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部门,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包括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加强。
  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次产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其中不同的部门和行业又会有不同的表现,不仅第一次、第二次产业内部不断会有新的部门分离出来进入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内部也会出现分化和重组,形成新兴的部门。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第三次产业中的部分部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次产业部门从数量到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都将会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参考文献: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钱纳里S.鲁宾逊M.塞尔奎因:《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供给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意义